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038|评论: 0

[原创] 吃货苏东坡:人间烟火气足以慰平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5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余光中说:
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为他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为他太苦哈哈,恐怕太严肃;而苏东坡就很好,他很有趣,我们可以做很好的朋友。
1.jpg
大江东去,浪淘尽,是我们很多人都能朗朗上口的句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是每到中秋总会被想起的一句诗词。
还有我们平时说的:胸有成竹不识庐山真面目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些,都与一个人有关。那人便是——苏东坡!
然而,提到苏东坡,有时人们想到的或许还不是这些:而是他的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羹等系列东坡美食。这也难怪!美味,人欲也。东坡比常人更懂得苦中作乐,吃也吃得波澜壮阔。用他自己的话说,老饕二字,也确可概括他的一生。
2.jpg
赵孟頫《苏东坡小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
苏轼-《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
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
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
尚费官家压酒囊。
他在长江里摸鱼,到西山做饼,城郊的野菜,市场上的猪肉……他一个也不放过。官场上失的意,全都化为动力。完完全全点满了这个技能点。像料理江鲜的《煮鱼法》,调制菜羮的《东坡羹颂》,以及流传千古的东坡肉做法《猪肉颂》,为后世吃货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
3.jpg
苏东坡在黄州创造的那些个菜里,最富盛名的当属——东坡肉。东坡肉,用的是猪肉。在北宋的时候,猪肉不怎么受待见,大家都喜欢吃羊肉,被贬黄州的苏东坡吃不起羊肉,只能吃猪肉。但黄州此地虽多猪肉,却没有美味的猪肉做法,所以他才说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具体怎么做?
4.jpg
原版的正宗东坡肉做法非常简单,根据《猪肉颂》的记载,把锅洗干净,少加点水,猪肉放到锅里,盖上盖子,耐心等待,炖够火候,就大功告成。这其实就是——白水煮肉!
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人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猪肉颂》
煮出来,
是这样:
5.jpg
和你想象中的东坡肉是不是有些出入?但这才是苏轼正宗的东坡肉而我们今天吃的东坡肉大多是改进过,精挑细选好猪肉,加入糖,酱油,料酒的做法,始见于明朝。
6.jpg
这种精心做的猪肉,口感软而不烂,肥而不腻,十分好吃。
然而,这可能并非苏轼的初衷。
2
东坡先生卜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称家之有无。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盖易具而可常享。
——《菜羹赋》
东坡羹,就是苏轼的吃草代表作。他在《东坡羹颂》中,记录了这道菜的做法:把大白菜,头菜等蔬菜洗干净;将锅碗内壁抹油,切碎菜下锅;放入姜汁,用油碗覆盖而不能碰触菜羹;最后,将盛米的蒸屉放到锅上。菜熟后放上屉盖,利用蒸汽煮饭。这样,不仅东坡羹做好了,饭也顺手煮熟了。倒是一道适合懒人的快手料理。东坡颇为自得地评论这道菜: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
7.jpg
后来,苏东坡又受到排挤,被贬岭南惠州,连猪肉也吃不着了。
因为是谪官,所以他不敢跟当地权贵争抢好的羊肉,只好吩咐杀羊的人,给他留点没人要的羊脊骨。准备好get东坡同款烤羊脊骨:
先将羊脊骨彻底煮透,再用黄酒浇在骨头上,点盐少许,用火烘烤,等待骨肉微焦,便可食用。
8.jpg
苏轼终日在羊脊骨间摘剔碎肉,自称就像吃海鲜虾蟹一样。
就连给弟弟苏辙的信中,也不乏调侃: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
意为这种吃法是不错,只是每次自己把骨头上的肉挑剔光了,导致身边的几只狗都很不开心。
不过,让美食博主苏东坡想不到的是,当年让他家的狗很不开心的那道菜,在千百年后被叫做羊蝎子。今天看来,可算是眼光毒辣。
3
苏轼后来又被贬到更为荒远的海南儋州。在当时,流放海南堪称极刑。刚到海南时,生活条件极其恶劣,最重要就是:没有肉吃!这对苏吃货而言,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好在,在探寻野味的过程中,苏东坡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生蚝!
9.jpg
他直言:肉与浆入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
曾经一本正经地写信给儿子,让他千万不要公开海南生蚝的秘密。因为担心朝中大臣知道后会跑来海南跟他抢。
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蠔。
剖之,得数升。
肉与浆入水与酒并煮,
食之甚美,未始有也。
又取其大者,炙熟,正尔啖嚼……
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
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
分我此美也。”——《食蚝》
10.jpg
黄州的东坡肉、惠州的羊蝎子、儋州的生蚝,
众人皆知苏东坡,
是个快意人生的吃货,
谁又能了解他心中的苦闷?
1094年,
苏轼被贬惠州的一年前,妻子去世,
而就在被贬惠州的两年后,
侍妾朝云也因水土不服去世。
846年后,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评价苏轼,
是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或许,这才是苏东坡,
真正想要留给后人的东西吧!
不是诗文、不是政论、
甚至不是万古流芳的名声,
而是那份用随手能够企及的食材,
温暖生命中苦难的淡然。
这就是苏东坡,
一个竹杖芒鞋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老饕。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