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思想——我经常这样比喻,激情好比人的撇,思想好比人的捺,一撇一捺如人的一灵一肉,支撑起人字立体的一生,这一撇一捺如教师的双翼,飞翔起为师大写的一生。 我的课堂有激情,讲话时也是充满激情,这是我引以自豪的。试想,教师没有对教育的激情,其言谈举止中怎能感染与带动儿童流淌出生命涌动的韵律?面对幼小的生命,我们该怎样相信教育的可能性,在等待、唤醒与期待中为儿童的未来送上一程?我们的耐力、坚守是否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说真的,作为“小学老师”,你应该感受其中的“无穷大”,永恒的童心,让我们这些长大了的儿童不因地位变化,环境变化改变教师为人师的初心,永葆一颗无限的热忱。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站在课堂,实际上是教师站在世纪之交的高度,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与思想见解,带领学生,在大文化的背景下,对教育进行宏观的、根本性的反思,重新树立一种观念,一种思想。让学生超越你,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他们。这是教师基于自己的学养、积淀、课程资源,基于国家课程又超越国家课程的再造。 今天教室里走出多少优秀教师,将决定着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明天和未来培养出多少聪慧而又高尚的人。只有当教师从课堂里面走出来的时候,这个学校的教育才是成熟的,这个国家的教育才有可能培养智慧和高尚的教育专家。一个好教师就是一种好教育。决定教育成败的是站在讲台前的那个人——教师。 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一个因道德、知识和才能而受聘,并全身心投入事业的人;一个不断获得知识与社会经验的人;一个能完成多项令人振奋的任务的人;一个富有创造精神的人;一个随时能从经验和教训中学习的人;一个从人品到才干都受到尊敬的人。 本文转载于窦桂梅博客,部分内容有所删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