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民日报:目前无证据表明新冠有后遗症。
新冠疫情三年,这是场艰辛的抗疫之路。如果我们把武汉的疫情看作是国外投毒,那么武汉疫情控制后的反反复复,不得不说这里或许有阴谋。
就拿新冠后遗症来说,是谁杜撰了200多种后遗症,又在什么节点抛出这种后遗症来影响我国的抗疫大局,吓唬我国民众谈“疫”色变呢?
回顾这几年历史,武汉疫情控制后,我国积极研发疫苗,当2021年上半年开始大面积接种新冠疫苗时,全国人民都把疫苗接种率,视为开放的时间表。
在那年的10月,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给出了开放时间表。见下面视频:
[color=rgba(0, 0, 0, 0.5)]
英-雄-剑
[color=rgba(255, 255, 255, 0.9)]
,赞83
【点击详见:期待钟南山院士再次“出山”】钟南山院士给出的时间,当疫苗接种到80-85%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开放,并且在年底和年初就可以达到这个标准。
所谓的年底年初,就是2021年底-2022年初。
如果我国开放了,那么已经在全国布局的那些核酸检测企业,他们去哪里挣钱呢?
如果我们开放了,那么想通过疫情来搞垮中国经济的境外敌对势力,他们的阴是不是就破灭了?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就在2022年初,在我国的社交媒体上,却有一大批号在大肆渲染有200多种新冠后遗症。
这可是一个博眼球的新闻,对于特别“怕死”的中国人而言,来得恰是时候。因为疫苗接种基本都已完成了。然而,接种了疫苗的人员,也能核酸检测出“阳性”来。
这就给了检测企业做生意的机会,做核酸检测时,不管接没接种疫苗,全员核酸,这种开创性发明创造是多么的伟大。
与大面积全员核酸想配合的,便是媒体上的“200多种新冠后遗症”的炒作。
请看:
据英雄剑搜索,在网上最先报道有200多种后遗症的,是这个叫做“新西兰中文先驱网”,于2022年的1月23日说奥密克戎有200多种后遗症。诸位要知道,那个时候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才刚刚被发现一个多月。。
这个媒体,在头条和微博上都有账号,资料介绍一栏的地址填写的是“境外”。
如果我们说境外敌对势力渗透,这种制造虚假信息的媒体是不是一种渗透呢?
有了这个媒体的报道,如是就有一批媒体跟风炒作。
3月6日,这个资料显示为“科技公司的CEO”也发布了200多种后遗症,并且还推荐起了中药。
在小红书的短视频平台,弄一个国外的女子,讲述200多种后遗症。试想,就算这个女子是一个新冠愈后的患者,她就算有后遗症,难道200多种后遗症都在她一个人身上吗?
就算有后遗症,也会是感染痊愈后才有的症状;如果是200多种,这个需要大量愈后群体,大量症状中才能够得出来的数据。
直到今年10月26日,竟然这个又是境外的“新加坡万事通”,还在我国和企鹅号上炒作新冠后遗症多达200多种。
诸位试想,200多种是个量化数字,而在这类文章中,从来没有哪一篇文章把200多种后遗症的症状罗列清楚,并且这些文章前面都是拉虎皮当大旗,把“世卫组织”扯出来。
其实,我国的疫情防控在前两年,按照自己的节奏,从严防境外输入和境内反弹,积极研发疫苗,并积极接种疫苗,做得非常成功。如钟南山所说“过去两年,我们走的路还是对的”。
截至11月底,全球80亿人共接种新冠疫苗129.9亿剂次,然而14亿中国人就接种了34.4亿多剂次。
就在我国新冠疫苗接种达到85%的时候,蹊跷的上海疫情,加之新冠后遗症的大肆炒作,全员核酸检测便粉墨登场,如火如荼。
这是一个什么局?
杜撰后遗症制造恐慌,上海疫情制造580多个80岁以上的老人死亡(并且无一人是新冠病毒直接导致的死亡)的数字,所击穿的是新冠疫苗的作用退出舞台,鲜有人再提疫苗。
于是,无休无止的核酸检测成了抗疫的唯一手段。
直到河南富士康员工被新冠传闻吓得“出跳事件”发生后,人们才意识到过去近三年,把病毒妖魔化的宣传是错误的。病毒本身不可怕,但在民众心中已经被200多种后遗症等等不实传言,以及美国死亡一百多万人(平均年龄83岁),吓得迷失了方向。
当全球都在纷纷开放,当新冠病毒变异后,并没有人宣传的那样离奇妖魔,可我们的大多数国人脑子里根深蒂固,谈“疫”色变。
现在才意识到,国人的过度恐惧,对疫情防控其实是不利的。于是很多专家开始出来发声,没有证据表明新冠有后遗症。主流权威媒体也开始报道起来了。
“至少尚没有证据表明有后遗症”。这是11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教授、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总领队崇雨田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作出解答。
崇雨田教授还说:当前新冠感染者在康复出舱后已基本不具备传染性;即使是复阳,也不太可能传播病毒,对于社区来说是安全的。
关于后遗症,崇雨田教授表示,后遗症在医学上的定义:一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的功能长期未能恢复正常,才会被认为是后遗症。
有的病人的临床表现可能持续比较长,比如味觉嗅觉丧失、关节痛、记忆力下降、胸口疼痛、咳嗽等,有的学者把这些称为“长新冠”。但崇雨田认为,尚不能将其归类为“新冠肺炎的后遗症”。“目前学界并未确认新冠肺炎有后遗症。”
疫到如今,我们经历了三年,全球已经有6亿人感染,这么多感染者,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可供研究,应该不缺少可供研究的数据。
让新冠康复者现身说法,这是英雄剑一年多前就说过的观点。我们把阳性和所谓的密接,都给拉去集中隔离,是怎么治疗的,给了什么吃的,阳性人员、无症状人员是怎么康复的等等。
这是一个信息开放的时代,怎么样消除人们的恐惧心理。今天,是不是要让那些杜撰出200多种新冠后遗症的媒体付出代价?是不是在查境外敌对势力的时候,从这些杜撰后遗症的账号查起?
其实,是有很多人认为今年从上海疫情以来,就是一个很蹊跷的现象;今年核酸企业火爆的生意,发生在我国疫苗接种之后,总让人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