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人人,还是为了人人为我
《帮助他便是回报我》一文说:周君到美国肯塔基求学时,只身一人异国他乡,生活极为不便。这时,一位名叫费希的老人让周君住到他家。孤旅中的周君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和照顾。半年后,周君要转学到另一个州,他动情地对费希说:“你们一家于我素昧平生,却对我这么好。我们中国人讲有恩不报非君子,我真不知如何来回报您的恩情。”费希却说:“别这么说,人总有遇到困难的时候。相信你今后也会遇到需要帮助的人。那时,你能够帮助他,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费希老人的话,让周君接触到了另一种不同的感恩观。之前,中国人说谎,虚伪,自卑,怯懦,自以为是,逃避责任之类的毛病,周君身上都有。费希老人这些话,让他体会到人类之爱,不只是简单施恩与报恩的一对一关系,而是人与之间相互传递的最本质的关系。
人生于世,不可能孤立地存在,生活中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别说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来了,必须要有别人帮助,才能摆脱困境。自己睡在床上好好的,忽然就得了急病,必须要有人帮忙,才能及时送到医院得到救治。就是平时的工作,也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你一时疏忽,和别人说说笑笑就下班走了,竟然忘记自己使用的那台机器开关没关。不是同事帮你关上,烧坏了机器,就要给工厂带来几百万的损失了。而一个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就要懂得帮助别人。只有平时多帮助别人,自己有了困难时,才能很好地得到别人的帮助。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是真实的社会存在。人会爱一条跟自己毫无关系的毛毛虫?而对自己有害的老鼠,看到了还会打死它。
尤其当人人都能发扬爱心,处处关心帮助别人时。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充满爱心的社会环境。而一个人处于充满爱心的社会环境中时,就无论自己处在何时,身在何地,得了什么急病,遇到了什么大灾大难,都不愁得不到别人的帮助了。
所以,我们中国人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崇高精神,美国人费希要说,你能够帮助别人,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这其实是站在社会层面看人生,是把自已跟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关心的是整个社会的和谐;是追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更高境界,不把施恩与报恩局限于个人了。不仅美国人懂得这些,中国人甚至比他们更加明白。否则,中华民族就不会有五千年文明史了。
费希老人的仁慈博爱之心,其实就是我们中国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崇高精神的表现,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道德。作者怎么能用费希老人的行为拔高美国人,说成是美国人独有的美德,以贬损中国人;更把“说谎,虚伪,自卑,怯懦,自以为是,逃避责任”说成是中国人的特征呢?人有善恶两面,给一个善的契机,就会表现善,给一个恶的契机,就会表现恶。而无论行善作恶,每个人都可能作,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别说“说谎,虚伪,自卑,怯懦,自以为是,逃避责任”的缺点,美国人同样有;抢劫、强奸的恶行,美国人可能比中国人做得更突出。中国人受到五千年温享受恭谦让的醺陶,懂得谦逊礼让。看郑和下西洋,每到一地,都是施舍。西方人到了海外,就是掠夺,和你讲谦逊礼让吗?当今中国不少人的这种崇洋媚外心态,是必须要给予严厉谴责的。
衡阳柏坊铜矿唐铁云于2012-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