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爱国
王恩山《对美国说ON》的文章大意是:1946年,钱伟长放弃了年薪8万美元的优厚待遇,从美国回到清华大学任教,月工资仅为15万金圆券,只够买两个暧瓶。迫于生计,只好同时在几所大学任教,但仍不得温饱。1948年,友人捎信告之,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亟愿他回该校复职,携全家去定居,并给予优厚待遇。于是,钱到美国大使馆办理签证。但在填写申请表时,发现最后一栏写有“若中美交战,你是否忠于美国?”一项。钱伟长毅然填上“ON"。时局混乱之时,他选择了留在祖国。
钱先生作为大学教授,由美国而中国;又迫于生计,为了全家人的温饱问题,想复去美国。一个现社会实中人,这样做其实很普遍,也没有什么特别新奇之处,大起大落的荣辱沉浮。是没什么可张扬的。王之所以要谈钱先生这些旧事,目的当然是说,钱先生如何爱国,为了忠于祖国,宁可放弃自己个人利益,不作民族败类。希望我们向钱先生学习,具有民族气节,把国家利益放在自己个人利益之上。我也想就如何爱国的问题,谈一点看法。
人与人之间,关系越密切,越容易视为自己人,危急关头最有希望帮助自己的人。你看海外华人,当他们权益受到侵害时,就会把中国当成自己的靠山。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密,除了后天的交往,更取决于血缘亲情。有血缘亲情的人,相处在一起,有天然的亲近感;兄弟亲,手足情,打断骨头连着筋。兄弟就像一只桶,打烂了也好箍笼。同胞兄弟即使闹翻天,表面上恩断义继,刀割水洗,却永远挣不断一个亲字。朋友就是一口缸了,打破没商量。看不管平日怎样如胶似膝,莫逆于心。一旦撕破面皮,就很难和好如初。也许自此割席断交,割袍断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不归了。因此,打架还要亲兄弟,上阵还要父子兵。
这就决定了,同文同种同民族的人,组成自己的国家。人们就不会有被外视,被歧视,更被欺凌当小兄弟的感觉。就可以趾高气扬做人,堂堂正正做事;不需看他人脸色,小心大哥有可能不满意了。所以,世界上无论哪个民族,都希望建立自己的国家。无论哪个人,都会爱自己的国家。岳飞要抗金;文天祥要抗元;史可法要抗清;抗日战争时,四川军阀刘湘也毅然带兵出川抗日,连自己出生入死打出来的地盘都可以不要了。国家有难时,人们都会本能地要为国家出力。爱国,是不容置疑的。
因此,我们谈爱国,层次应该放在高处,要谈如何爱?国家文明进步,高素质的国民情操、道德修养;让社会关系更加和谐,人们友好相处。这样良好社会氛围,是每个人的梦想。而这,决定于政府行为,是政府打造出来的。我们谈爱国,就要关心政治,高度重视政府的作为。而不能当一个看客,对政治漠不关心。
衡阳柏坊铜矿 唐铁云 2022年12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