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了却没人敢出来了”!
北京迎来全面放开后的第一波疫情冲击
12月7日“新十条”落地后,在奥密克戎的猛烈攻势下,全国持续出现感染病例,尤其是在北京,囤药、囤抗原成了刚需。
与此同时,随着阳性病例不断增多,北京的大街上、商场里,人流量也肉眼可见地变少了。
1、出行人数急剧下降
今天上午,北京地铁发布的数据显示,昨天(周一)北京地铁日客流仅171万人次。
而9月份周一基本上都在700多万,10月份周一是在600多万,11月份周一就开始下滑到三四百万了,如今的171万是新低。
不少出行的人反映,“本应拥挤的早高峰时段,地铁站里面却很冷清,车厢里也空空荡荡的”。
这也就意味着,全面放开之后,大家都不敢出门了。
2、商场客流严重下滑
出行的人变少了,商场客流量也是“惨不忍睹”。
就在昨天,刚刚恢复营业的北京西单明珠商场,发布通知又关闭了部分楼层。
通知里写道:“我们本以为一下可以恢复到正常的营业状态,但没想到西单地区的客流居然仍是寥寥无几,西单明珠商场内也同样仅有稀少的顾客,经公司五天来的营业状态统计,西单明珠商场内顾客流量未有丝毫改善,原本拥挤的主通道只见零星顾客……”
随着病毒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有人直言,北京可能正在遭遇全面放开后的新冠疫情第一波高峰冲击。
“员工阳了、外卖停了、顾客不来了”……
餐饮业正面临新的挑战
连日来,北京餐饮门店陆续恢复堂食,按理说街头巷尾久违的烟火气应该就快回来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面放开之后,北京餐饮回暖可能并不会像大家想象得那么快到来,北京餐饮人依然面临着新的困难。
1、“外卖骑手阳了一大半,门店爆单了也没人送!”
在全面放开之前,虽然堂食受影响,但餐厅好歹还能做外卖,但是现在“中招”的骑手越来越多,餐饮外卖配送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当下,北京许多餐厅的现状是:柜台上摆满了打包好的餐食,等了半个小时甚至一个钟头都没有骑手来取。
一位粥店老板表示,因为近期许多人感染病毒后嗓子不舒服只能喝粥,店里生意好到爆单原本是好事,怎奈没有骑手接单。“有些骑手阳了没办法送,甚至花钱取消分配到的订单,这在平时是难以想象的。”
据职餐网最爱点外卖的同事反映,他昨天点了两家店都没有召唤到骑手只好作罢,同时家附近的两家达美乐披萨也停止了配送,这让他愁闷不已。
前几天,小编在点外卖的时候也发现,一家甜品店突然增加了配送费,该店老板表示,配送费增加是因为骑手比较少,运力紧张不好接单,不加小费都没有骑手接,门店有的单子配送费高达五六十。
而放眼望去整个外卖APP,几乎每家的配送费都涨了好几倍,但即使这样也很少有骑手接单。在各大社交平台,有不少顾客吐槽“下单了一两个小时都没有人接单,街上的骑手明显比以往少了很多。”
2、顾客害怕被感染,不敢出门吃饭了
除了外卖运力下降,北京餐饮人还面临着客流量下滑的难题。
从前阳性病例都被拉去隔离了,大家去餐厅吃饭还没那么害怕,但是现在自北京实施开放政策后,除餐饮场所外其他场所不再查48小时核酸,只凭绿码可随意进出,在这个状况下阴性和阳性随时可能密切接触,一旦和阳性接触后大概率就会被传染。
这让许多顾客对出门吃饭这件事变得越来越谨慎。就拿小编自己来讲,在家居家了20多天,昨天好不容易出门溜达,走在路上却有一种看谁都是阳性的感觉,没敢多待就回家了,更别提去餐厅吃饭了。
有网友上周日去到北京人流量前三的商场吃饭,感叹“即使是整个北京餐厅不能堂食的5-6月份,都没见过如此萧条的场景,整个商场大约1/6-1/7的门店是关闭状态,其中不乏一些大品牌。”
“周日的中午,人流量少得好像是一个工作日,最多是以往正常水平的1/5可能还要更少。平时热热闹闹的亲子区也是门可罗雀,小朋友但凡把口罩碰掉了,坐在一边的家长就会跟触电了一样噌的一下子弹起来,飞奔到小朋友身边把他口罩戴好。甚至我吃饭的餐厅里,隔壁的隔壁桌吃完饭在那聊天,也是戴着口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