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626|评论: 0

邛茶咏(外二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6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胡立嘉

邛 茶 咏
      地曰临邛,水名䢺江,山号东蒙。钟灵毓秀,承丰壤之滋润。得天独厚,受甘露之普降。灵山异茶,凝就云雾之质。趁明前明后,采得嫩芽如璧,纤手细揉,文火慢焙,谓之碧螺、谓之竹叶、谓之晨露、谓之迎春。汤清而味纯,沫成华浮,宛如积雪。斗茶之风,上达于天子,下被于幽人。遥想当年,汉长卿饮茶解消渴;唐陆羽品之著《茶经);黄鲁直填词《满庭芳);清康熙为之动容,挥毫御题称贡品。茶马道上,铜铃悠扬。马蹄声声,千年回荡。蒙藏弟兄,喜之若狂。看高原青烟袅袅,奶茶飘香,放怀一曲舞锅庄。
640.png




邛州花秋御茶园记
      茶,中华之奇珍也!或曰茶、曰蔎、曰槚、日荈,“吴人曰茗,蜀人称茶。”世之茶在蜀,蜀之茶在西川也。茶之为物,乃凝岷峨之秀气,钟沫若之灵禀,采天地阴阳之精华而成,是以“冲淡闲洁,韵高致静”,故为天赐神物。
      蜀之西隅有邛州,故秦临邛县也。县之西南五十里,有花秋山,唐时火井旧县所属,历代邛州贡茶皆出于此。大唐《国史补》云:“风俗贵茶,其名品益众”,“剑南蒙顶、邛州火井,思安,皆品第之最著者也。”花秋之山高不过百丈,上无危峰绝巘,下有清溪环抱,气势柔美,地接蔡蒙,与蒙山同脉同源,宜乎嘉木灵卉。汉时吴理真植茶于蒙顶。稍次,临邛效之,花秋山即辟园种茶也。景帝末,蜀中才子司马相如客于此,饮茶,著《凡将篇》。王褒《僮约》“武阳买茶”者,茶市也。茶之出,雅州、邛州也。
      唐时之邛州,位列陆羽《茶经》名茶八区四十三州也。然《新唐书》之国中名茶区仅二十也,邛州与苏、常、衡、雅诸州并举,不分伯仲。
      宋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其品精绝。《九域志》:“邛州有火井茶场。邛州贡茶,造茶为饼二两,印龙凤形于上,饰及金箔,每八饼为一斤,入贡。”至此,邛茶朝贡不绝。遂于宋太祖乾德、开宝年间,又在花秋山扩大“御茶园”,广植御茶树,迄今已逾千年矣。
      及至清康熙十九年,又有邛州官员令刘建国者,将花秋御茶园之茶,瑞贡天朝,令康熙龙颜大悦,挥笔御题“天下第一 圃”。花秋御茶,名扬四海。弹指一挥, 转眼三百年过去,御茶园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千年御茶王老干新枝,百年老茶树生机盎然,好一派欣欣向荣景象。登山览胜,发怀古之幽情,吟咏清人吴秋农诗句:“火井槽边万树丛,马驮车载千城空。性醇味厚解毒疠,此茶一出凡品空。”举杯尽饮,透人心脾。
赞曰:花秋名茶,虽草木之微,亦尽其德。其性中和,其味致清,轻身提神,还童振枯,养颜益寿,越众饮而独高!
640.jpg




花秋千年古茶树记
      古之茶树多出自川滇,凡逾千年者,多野生古茶树也。
      蜀西古临邛,秦时旧县也,山区多产茶。及至唐宋,茶风日盛,茶园日广,茶业日兴,尤以火井、思安为最。
      火井所属之花秋,山林秀美、气势柔和,宜嘉木灵卉生长也。唐宋广辟茶园,遍植茶树,几近千亩。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往事越千年,人工所植古茶树,早已寥若晨星。幸在公元二千0五年五月,岁时乙酉暮春,有茶叶专家踏勘花秋之山,遍寻古茶园之遗踪。得百年以上古茶树数百株,近千年者十数株。遂以当代科学测定之法,测得其一树龄达一千零三十六年者。据此推之,当为宋太祖开宝三年所植也。其所属灌木,高逾六尺,冠大如盖。枝似苍铁,虬龙盘曲;叶如碧玉,绿云轻绾。郁郁生机,盎然勃发。此乃人工所植之千年古茶树,古茶树之王矣!此茶树王乃花秋山宋代火井茶场之实证,与宋代火井茶入贡文献相佐证,延留至今,弥足珍贵,不亦茶界美谈、天下奇观乎!是以为记。
640 (1).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