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354|评论: 3

[转帖] 网曝经常上央视的俄罗斯问题“专家”王晓伟是骗子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2-12-18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曝经常上央视的俄罗斯问题“专家”王晓伟是骗子



蝶雪飞花






王晓伟冒用“莫斯科大学外籍教授”身份在中央电视台接受采访 640 王晓伟以“莫斯科国立大学副教授”“莫斯科大学外籍教授”发表学术论文

640



据“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公众号曝料,长期以“莫斯科大学副教授”“莫斯科大学外籍教授”等身份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以及中央电视台、《北京日报》等媒体担任讲座与采访专家的王晓伟系假冒身份。
“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公众号称:受莫斯科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委托,发布该系的一则声明,全文如下:
俄罗斯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关于中国公民王晓伟假冒我系教职员工的正式声明
文件号:№483-22/119-03签发日期:2022年12月16日
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声明——中国公民王晓伟与我系以及莫斯科大学没有任何关系。社会学系目前不存在包括中国公民在内的被任命为“外籍教授”职务的外国公民。王晓伟在其公开活动中对自己身份的宣称仅代表其个人,与社会学系与莫斯科国立大学无关。
目前,莫斯科国立大学社会学系仅与正式的科学研究机构以及高等教育机构展开合作。
社会学系科研副主任巴·尼· 卡涅夫斯基(签字,盖章)
640 莫斯科国立大学声明俄文原件
640 王晓伟冒用“莫斯科大学外籍教授”身份在北京大学讲学
640

640 王晓伟对外自我简介

640
— END —

[size=18.768px]《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数名专家多认同,俄罗斯外交官的行事风格很有特点,他们敢说敢干,自主性较强,但从来不离谱。
[size=18.768px]
[size=18.768px]莫斯科大学外籍教授王晓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俄罗斯外交风格的形成主要源于民族特性、政府重视外交及国家国际地位的变迁。在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俄罗斯就重视外交工作,比大部分国家要早。从彼得大帝时期到20世纪,外交为其开疆拓土和提升国家地位做出很大贡献;苏联时期,作为超级大国,需要更强的外交。这两点造就了比较强势的外交官风格。
[size=18.768px]
[size=18.768px]高飞说,整个外交舞台近代以来形成一种共同风格——法式风格,强调说话委婉、讲求礼仪等。俄罗斯作为“战斗民族”,确实有一些地方与众不同,但这并非导致其独特外交风格的主要原因。仔细观察,俄外交真正出现问题,基本上是在和西方对手及波罗的海国家之间发生。
[size=18.768px]据了解,在外交官的培养上,俄罗斯两所学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所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它的外语和国际关系领域研究都很好,尤其是它有一套完善的机制,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拥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另一所是俄罗斯外交学院,它更多的是职业外交官的培训项目。
[size=18.768px]
[size=18.768px]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在俄罗斯是当之无愧的“外交官摇篮”,像拉夫罗夫、俄驻德大使格里宁等都毕业于该学院。《环球时报》记者2015年曾受邀前往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据记者观察,该校学生普遍语言水平较高。不少学生告诉记者,他们到该校读书就是为了进入俄外交部门。
[size=18.768px]
[size=18.768px]高飞说,俄罗斯外交官的水平一般提升较快,很年轻时就被允许独当一面。另一方面,俄罗斯的外交队伍比较稳定,外交官在俄是一个值得自豪的职业,经常会做一辈子。俄外交部在国家层面的决策地位也较高,拉夫罗夫在领导层能排到第四位。
[size=18.768px]王晓伟表示,他曾在俄罗斯看到不少孩子在冰天雪地中玩耍,父母不担心他们被冻伤。俄外交官机制中有残酷的淘汰制度,同其教育有类似之处。他们会从中学时期开始物色人才,真正进行外交官录用时又会有很高的淘汰率。
[size=18.768px]俄罗斯外交官也有明显污点——酗酒。4月9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当地警方拦下一辆醉酒驾车的俄外交官车辆;今年2月,俄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一秘普霍夫因醉驾酿成严重车祸……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苏联外交官阿尔卡季·舍甫琴柯,1978年叛逃美国后被苏联方面指责“酗酒、好色”。
[size=18.768px]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尔嘉耶夫曾说,“俄罗斯没有创造中性文化的天赋。”不少人认为,俄外交理念有同样特点,中庸没有地位。但不能一概而论。“全球力量平衡发生变化,俄罗斯外交官的理念与苏联时期的主要任务都是实现相互理解,找到一些妥协,但风格在逐渐改变。”柏林俄罗斯问题学者迪平豪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苏联外交官的培训方式让人想到克格勃培训模式,现在更多属于“学院派”。
[size=18.768px]近年来,俄罗斯外交官越来越显示出‘混合外交’风格。”迪平豪斯说,现在他们常通过社交媒体发表看法,并借用音乐、诗歌等软实力。只是这种“混合外交”被西方媒体批评为“欺骗、迷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8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弄清王晓伟的身份很重要



李未熟擒


王晓伟,一个近年非常叫响的名字,经常出入国家顶级电视台和各大网站,力挺俄罗斯。

前天,有自媒体披露,他包的一个馅太大,把皮撑破了。于是,俄罗斯的皮,感觉受到了伤害,说话了:

俄罗斯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社会学系
关于中国公民王晓伟假冒我系教职员工的正式声明
文件号:№483-22/119-03
签发日期:2022年12月16日
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声明——中国公民王晓伟与我系以及莫斯科大学没有任何关系。社会学系目前不存在包括中国公民在内的被任命为“外籍教授”职务的外国公民。王晓伟在其公开活动中对自己身份的宣称仅代表其个人,与社会学系与莫斯科国立大学无关。目前,莫斯科国立大学社会学系仅与正式的科学研究机构以及高等教育机构展开合作。

                 社会学系科研副主任

                 巴·尼· 卡涅夫斯基

                   (签字、盖章)

而各处关于王晓伟的宣传资料,都言之凿凿地称他为莫斯科大学外籍教授,是莫大骄子,在莫大十年磨一剑,2011年被莫大聘为外籍教授。

图片

图片

说他是莫大教授的,说了10多年,说他冒充莫大教授的,说了两天。是与不是,这事照说是个重要新闻,怎么不见我国媒体、我国相关单位就此发表意见呢?怎么不见王晓伟先生立即出面“澄清事实”呢?这就有点怪了。

我完全不懂俄文,对于莫斯科大学的那纸声明,先是一惊,后来冷静了一下:现在假新闻多呢,某自媒体伪造一份莫斯科大学文件,岂不是易于反掌?我还准备托原来的同事,请俄文教授看看真伪,后来,我也没有这个兴趣了。人家教授只能翻译成中文,哪里有能力判断一个声明的真假?

所以,我把我的疑问提出来,请万能的网络辨别真假。

如果真,王晓伟教授要出面说明情况,这不是一个小事。

如果假,王晓伟教授要出面辟谣,并且通过法律途径追究造谣人员的责任。

无论真假,大众媒体都得出来说话,请过这位特别嘉宾做过节目的媒体,更是有必要出来说话,要么一起撕开王教授的画皮,要么维护王教授的美好名声,这事不能就这样糊里糊涂被人“糟蹋”了。

王教授在俄罗斯十年磨了一把教授的剑,后来一直接着磨,现在已经磨成了国家的顶级专家。这把剑,但愿不是双刃的。

关于王教授职称真假的问题,我只说到这里。下面,我想说的是,即便王教授是真的——

我不是唯职称论者,职称不能说明一切问题,没有职称的人,比某些有职称的人,术业还专攻些的,多得很,德行还清朗些的,多得很。而我,对于职称这个东东,还有切肤之痛,于是对职称,我长期以来有自己的偏见。

从报社提前退休时,我的职称是主任记者,副高而已。我没有赖在报社等评了正高再出来,说不定退休了还评不上呢?后来到武汉工商学院任教,自以为新闻评论学的教学,是武汉高校一流的教师,朋友私下也认定我是该校一个名嘴,学生欢迎的程度,读者可以打听。

学校感觉给我副高工资对不起我,于是,他们组织9个专家对我的职称申报材料给予严格审查,最后被评为教授,发了无限期聘任证书,按照1949年前教授评定标准,我应该感谢学校并且自认为无愧。

陈平、张维为、金灿荣,都是真教授呢,可是他们那些违反常识的言论,那些不如一个农民的逻辑,那些毒害广大受众的演讲,配得上教授的称号吗?

即便没有教授职称,王晓伟先生如果对俄罗斯问题的研究有独到见解,也是专家,至少我不认为非莫大的外籍教授就对俄罗斯问题没有发言权。关键的问题来了:到各大电视台当特约嘉宾,或者当专家系列地讲俄罗斯问题,不能只是图解政治,因为这些地方,是新闻传播机构,广大受众要的是新闻,是新闻背后的新闻。即便是研究机构,也应该在现有材料上得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结论,仍然不允许图解政治。

新闻有什么用?它还真不是让广大受众看热闹的平台。对于统治者说来,它可以“观民风、知得失”,诗经采集的初心,就是这个意义,所以原始的新闻对于国家的管理者,有制定和调整政策的作用。对于广大受众说来,新闻可以让他们“求生存、图发展”,即一家人先吃饱,再吃好。

以俄乌冲突论,客观地、正确地捕捉新闻,传播新闻,对于我国广大受众,就能够正确地引导谁对谁错,谁是侵略者谁是被侵略者,从而站在正义一方,支持正义,反对邪恶,为世界和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对于决策部门来说,可以通过新闻制定正确的外交政策,布局有利于我国未来发展的外交大棋。

可是,王晓伟嘉宾说了些什么呢?他认定马里乌波尔钢厂地下室里有北约的大鱼,在他们这一群人的鼓噪下,好大一批鹅粉一致认定里面有北约将军,最后,全部人员放弃抵抗被俘之后,谣言不攻自破,大鱼没有了,也没有见王晓伟等专家出面再说说这个事,实在让人失望。

图片

图片

在不少无德嘉宾的误导下,许多受众失去了对俄乌战争正确判断的能力,不少人认敌为友,让人痛心疾首。

是受众糊涂吗?不是。你天长日久请这些忽悠百姓的专家,打着外籍专家的旗号,更具迷惑性。比如,王晓伟假如不是莫斯科大学外籍教授,为什么要打着莫大教授的旗号深度解析俄乌冲突?来自前沿啊,熟悉俄乌啊,接地气啊。如果打着欧美某大学外籍教授旗号说俄乌,人们一眼就识破了骗局:那些大学哪有这样迷糊的专家?

瓦釜之所以雷鸣,是因为它实在可以发音,且有关部门放弃了黄钟而选择了瓦釜,倒不是瓦釜的声音有三日绕梁的余韵。

发表于 2022-12-18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骗子成堆

发表于 2022-12-18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谢歌说事
链接:https://www.mala.cn/thread-16429791-1-1.html
来源:麻辣社区  - 四川网络社区

陈平、张维为、金灿荣,都是真教授呢,可是他们那些违反常识的言论,那些不如一个农民的逻辑,那些毒害广大受众的演讲,配得上教授的称号吗?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