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重点人群医疗服务有关情况”。新冠病毒感染者也有一些小婴儿,能不能用捂汗的物理方式帮助他们退烧?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表示,不能。
>>捂汗可能有生命危险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表示,两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孩子,能选择的退热药物只有对乙酰氨基酚。两个月以下的孩子,不能口服退热药,建议包括新生儿在内的两个月以下的小婴儿一旦出现发烧,及时送到医院,让医护人员帮助孩子。
王荃说,凡是小婴儿,我们都不同意以捂汗的方式进行退热。因为小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皮肤散热是他非常重要的退热途径,如果给孩子穿得过多,盖得过多,让他没有办法通过皮肤散热,在捂热的情况下体温会越来越高,甚至达到40度以上,这个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且有一部分孩子可能会发生严重的捂热综合症,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脱水、神经系统损伤等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王荃介绍,在这部分孩子发烧的时候,除了医务人员的帮助,另外应该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凉爽、通风的环境,适当减少衣物,以提高孩子的舒适度为主。
>>孩子发生热性惊厥如何应对?
王荃表示,一旦孩子发生热性惊厥,几乎所有家长都会非常紧张、非常焦虑。同时,热性惊厥是儿科急诊非常常见的疾病。一旦发生热性惊厥,首先把孩子平放在床上,可以解开他的衣领,让孩子的呼吸道保持通畅。第三,让孩子头偏向一侧,让孩子保持右侧卧位。一般孩子热性惊厥持续的时间是3-5分钟,当热性惊厥停止,可以尽快把孩子送到医院。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热性惊厥不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不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抗原检测会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情况
国家药监局有关人员表示,由于方法学本身限制,抗原检测过程中会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的情况。“假阴性”指本来有感染,结果没有显示阳性;“假阳性”指本来没有感染,结果呈现阳性。专家建议,对于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症状5天内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抗原检测试剂进行检测。
>>再次感染新冠是否会对免疫系统造成损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瑞典的研究发现,二次或者三次感染奥密克戎不同的毒株,症状非常轻,基本是无症状或者轻型病例。从二次感染的时间来看,一般有一段间隔,不会说感染以后很快再次感染,同一个毒株再次感染概率极低,就是感染了,也不会出现明显的表现。
>>未来新冠毒株会如何演变?
新冠病毒的演变趋势是什么?是否会出现传染性和致死率都很高的毒株?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介绍,奥密克戎从2021年11月份出现以来,截至到2022年12月18日,已经从BA1到BA5这5个分支演变为709个亚分支,其中重组产生的病毒是72个。整个变异的趋势以免疫逃逸为主,免疫逃逸会造成人群传播优势增加,这是它的变异趋势。
将来它会不会传播力增强,致死能力增强?这个可能性比较小。现在奥密克戎演变出709个亚分支,住院、重症、死亡病例明显低于早期的德尔塔株和其他的VOC变异株,700个分支没有看到重症和死亡增加,将来的变异趋势总体来说变成致病性明显增加的可能性比较小。从整体来说,产生既高传染性,又致病性增高的毒株可能性比较小。
>>新冠死亡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为了科学、实事求是反映新冠疫情造成的死亡情况,卫健委最近组织专家进行了论证,印发了相应的通知,明确对相关死亡病例进行判断。主要是两个方面,由于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呼吸衰竭导致的死亡归类为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以其他疾病,基础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心梗等疾病导致的死亡不把它归类为新冠导致的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