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882|评论: 9

[转帖] 饶毅和司马南眼看就要得逞了,没留神却被自己人抄了后路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2-12-26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饶毅和司马南眼看就要得逞了,没留神却被自己人抄了后路[color=var(--weui-FG-2)]

[color=var(--weui-FG-2)]

[color=var(--weui-FG-2)]小睡睡很帅

这几天世界上最有名、最有资格扮演科学家的人——饶啊啊啊啊啊………毅毅毅毅……粉墨登场,亲自抹黑了一下被广大群众信任和喜爱的张医生,颇有进展。

他最有共同语言和共同价值观的老朋友司马南一看时机成熟了啊,今天也祭出一篇狠文,列出张医生一大串的“罪状”,脸都不要了,面具也不戴了,大有一幅要“梭哈”一把的意思——之前还假惺惺地称张文宏为“好医生”、呢,今天直接就要把好医生扣上“大罪人”的若干顶帽子,每一条都让人看了心惊肉跳,与饶毅发明的“大按摩师”帽子遥相呼应。

这俩近期爆红的“表演艺术家”、老戏骨,看来是豁出去了呀,显然他们觉得已经成竹在胸——经过几天来他俩一唱一和像二人转似的不断给张医生罗织的种种罪名,似乎已经给许多不明真相、正在忙着应付或轻或重的“阳”症状中的人们造成了极深的误解,张文宏医生在一些人心目中的治学严谨、诚实靠谱、医术精湛、有责任心的美好形象,眼看就要不保了……

好可怕,原来饶毅和司马南一联手,竟然能有如此改天换地的能量场?不会吧???

果然,烂泥就是扶不上墙的,傻逼总是迟早会被打脸的——司马南他们还没来得及喝庆功酒呢,就被啪啪啪啪啪打脸了,而且,最搞笑的是,这回他是被“自己人”打得脸,这个自己人就是他的得意门生、最有才的弟子——明德先生。

而且,打脸的原因也很有戏剧性——因为明啊啊啊啊啊……德德德德德先生不太识字,没看明白人家张文宏的论文,所以弄巧成拙了:

以下是来自“冰川思想库”的作者何原的分析,我直接引用部分截图,基本可以说明问题了:

640 640 640 640 640 640 640 640
所以啊,饶毅和司马南这些天用来攻击和抹黑张文宏医生的大部分论据,都是基于误传,显然就是站不住脚的——拿张医生根本没说过的话来抹黑,这就很无聊而且很无耻了。

而且,最有趣的是,张医生这些真实准确的表述得以有机会再次呈现出来有力回击那些抹黑之词,竟然是因为明啊啊啊啊……德德德先生自己是文盲看不懂论文的真实意思,以为是抓到了什么有力的证据要拿来当攻击“武器”,没想到反而为张医生证明了清白。

真是苍天有眼,不会轻易给坏人机会。

其实张医生对待奥密克戎的态度一直都是特别谨慎的,甚至在大多数人都把奥密克戎当成“大号流感”的时候,张医生也是最冷静的那一个:

640
其实张医生本人就是个一心放着防疫的人,他压根都不关心饶毅啊司马南这些人整天又蹦又跳又闹腾着表演的“精彩节目”,所以司马南得逞也好,落空也好,根本没影响到张医生的初心。

这一出闹剧又是以饶毅和司马南们扑了个大空而收场,张医生踏踏实实、埋头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更加为人们所敬仰。

希望那些闲人、自封的“科学家”们少打一些鬼主意,克制一下自己的嫉妒心,多多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多点为大伙做些实事,积点阴德吧……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2-12-27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张文宏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四季度要结束时,不是吹嘘百分之九十以上无症状感染者吗?不敢认了吗?
而另外还有一个科学家高福,我们知道多少。

发表于 2022-12-27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风来 发表于 2022-12-27 12:39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张文宏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四季度要结束时,不是吹嘘百分之 ...

      高福是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家,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时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是一个人品正派敢说真话的科学家。
      张医生是基层医务工作者,他掌握的数据应该是可信的。奥密克戎有各种变异毒株,引发的症状也不同,比如美国感染了奥密克戎就是轻微感冒症状,成都感染了的人大多数有吞刀片的感受。是半年前上海流行的毒株与现在不同还是有其他原因,大家稍安勿躁。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7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风来 发表于 2022-12-27 12:39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张文宏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四季度要结束时,不是吹嘘百分之 ...

你好好看看张文宏说了什么?那些话是他说的?

发表于 2022-12-27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歌说事 发表于 2022-12-27 14:22
你好好看看张文宏说了什么?那些话是他说的?

谎言是掩盖不住的,有视频为证,自己去搜。瞎咧咧谁不会。

科学不能靠忽悠。张难道不知ADE效应吗?高中知识就行了。打了苗苗就防重症了?事实打脸吧。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7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致命的98%!我们到底有没有冤枉张文宏?我找到了事实依据
[color=rgba(0, 0, 0, 0.3)]


作者|老肖(一剑)
张文宏过去有多火,现在就有多惨;过去有多少人捧他,现在就有多少人踩他。
过去捧他的人原来称他为“良心专家”、“民族脊梁”、“国家英雄”,现在踩他的人称他为“黑心专家”、“民族败类”、“国家罪人”,而这两类人几乎是同一批人。
同一拨人一夜之间转变了立场,张文宏一夜之间英雄变狗熊,都因那个数据——98%之故。
网传张文宏曾说新冠患者98%是无症状的,结果放开之后,人们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发高烧、浑身疼、刀片嗓,在大多数人身上都体现了,无症状则绝迹了。
生病痛苦之余的人于是开始大骂张文宏是个骗子,睁眼说瞎话。陆续有自媒体爆款文章直接兴师问罪,《那98%不发烧不咳嗽的无症状感染者,放开后离奇消失了》、《请华山感染正面回应:是病毒变异更强了,还是论文造假误导决策了》,篇篇像匕首一样,投向张文宏的心脏。
那么,我们到底有没有冤枉张文宏?他到底有没有说过这样的结论来误导国人?
我觉得我们还是要靠事实说话,不能为泄一时之愤,混淆了是非。
我们从张文宏公开正式发表的报告中来寻找“98%”这个关键数据。
张文宏的调查原文发布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时间是6月中旬,现据说疾控中心网站已找不到原文。
我手中的原文为知乎网友贴于知乎处的PDF文件,并用科大讯飞在线工具进行了翻译。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1595635/answer/2814206611
640
翻遍原文,没有98%这一数据出处。
张的这篇论文,其研究基础是626863例奥密克戎感染病例中的33816名(SARS-CoV-2阳性参与者)非重症新冠肺炎者,其中包括了无症状感染者。
640
640
640
33816例“阳性参与者”分成非风险组和风险组,风险组的定义为:
640
其通俗的解释就是更容易发展成重症的新冠肺炎感染者。
根据这些参考病例继续得出以下调查结论:
640
一是无症状占比大约为77%上下。
二是调查者中4%含有发热症状,而最多的是咳嗽(19%),其次为乏力(5.2%)。
这一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低于上海截至4月20日的日常通报数据(89.3%),同时低于当时全国其他地区数据(78.9%)。
640
640
也低于12月2日广州通报的“九成”。
640
可见,当时官方的数据都指出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大致为90%左右,张的调查未脱离当时(2022年6月)全国的主流研究结论,而且比官方数据还要更为保守。
调查的最后一段提到了本次调查的三个局限性。
640
根据这三点可知,此次调查的目的应该是在于分析非重症患者转重症的可能性。
最后奉上报告的主要结论:
640
翻遍了张文宏团队的报告,都没有发现一处有“98%”。印象中,我也不记得在哪个场合,张文宏口头说过这个数据。
张文宏团队的科研工作是很严谨的,任何结论都是严格的前提条件、统计基础做支撑。
因此,不管张文宏的其他观点对还是错,但他确确实实没有说过“98%的感染者都是无症状”这句话,人们拿这句话来攻击他是不对的。
各大城市的官方,包括国家卫健委都说过无症状感染者接近或达到9成,偏偏只有张文宏没说过,但最终成为箭靶的却成了张文宏,实在很奇怪。
那么,为何我们的切实感受又是这个奥密克绒比想象中的厉害多了呢?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随着毒株变化,感染者症状也会有些许改变。现在南方、北方主要流行毒株,也有些差异。
2、不再全员核酸,无症状感染者消失了。目前感染患者均为有症状主动就诊或自检患者,相应的有症状比例便大幅增高。还有,核酸检测比抗原敏感,之前规定CT值40以下即为阳性,现在则修正为35。
抗原检出阳性的CT值更低,所以会滞后于症状出现。大量体内病毒载量较低的无症状,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考虑到如北京这样庞大的人口基数,如果1000多万人感染,四五百万人症状较重,加上缺医少药,必然惊恐。
3、国内人群接种的第一批次疫苗来自于原始病毒株,病毒多次变异之后,疫苗保护效果越来越弱,很难阻止新冠病毒再次感染。
并且,大面积疫苗接种的最后一针,已经超过半年甚至一年,按国内外研究,其抗体水平已经衰减到非常微弱的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外都强烈建议补打第三第四加强针和序贯接种的缘由。
4、北方正值严冬,是更有利于奥密克戎扩散的季节,更与冬季病毒性流感流行迭加,有自媒体披露,北京有人去测过流感核酸,发现事实上是双相感染,病情较重,病程较长。正值供暖季节,室内密闭空间人员聚集,鲜少开窗通风,导致病毒载量飙升。
现在全国正处在疫情发展的高峰期,许多人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病痛的煎熬。有了98%这个出气口,大家都把怨气撒到这上面,情绪上可以理解。
但是,我们还是要讲究实事求是,不能冤枉了好人,也不能放过了坏人。否则,只会让为众人抱薪者冻毙于风雪,却让鸡鸣狗盗之徒登堂入室。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7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风来 发表于 2022-12-27 16:22
谎言是掩盖不住的,有视频为证,自己去搜。瞎咧咧谁不会。

科学不能靠忽悠。张难道不知ADE效应吗?高 ...

https://mp.weixin.qq.com/s/3BU-tumBuBm-qOGi9Gfxtg

发表于 2022-12-28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歌说事 发表于 2022-12-27 22:45
https://mp.weixin.qq.com/s/3BU-tumBuBm-qOGi9Gfxtg

z-1.jpg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9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98%无症状不是张文宏说的,是谣言宿主司马南们编的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丨何原

三年大疫,严防死守的动态清零堤坝,于11月底毫无先兆地放开。

此起彼伏的发烧、疼痛,老人的呻吟甚至消逝,反思,诘问,较真,都是应该且必须的。

张文宏,也一时间成为如远方青木、司马南般“木马”病毒攻击的标靶。

这和质疑、批判无干,而是一场颠倒黑白、罗织构陷,涤荡科学理性和人性底线的病毒式攻击。

一方忙着救人,一方忙着骂人——这是一场独角戏,被攻击的一方,一个都不搭理;另一方则抡着家伙,你方唱罢我登场。

也不,张文宏事实上早已有过“回应”。

2021年7月,他在一个访谈中说:

“事实上,我是一直被人欺负惯的……一个就是你也这样欺负人家;一个就是,如果你书读多了,就不和这些人有关系,那他怎么欺负你呢?”

今年11月,他写了一篇《何以颜福庆》,一字一句,披肝沥胆,是分析先贤,也是夫子自道:

“他生平从不在意别人的歌颂,也不在乎自己的地位,他只在意自己服务的患者和大众。”



“颜福庆终其一生,无畏,不媚,与使命相始终,与历史共进退,从未放弃过发展现代医学、打造公共卫生体系和为人群服务的决心。”



“他留给我们更为宝贵的,是一生坦荡纯粹、与命运共舞的胸怀,无论命运之神眷顾也好、捉弄也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始至终奉行为人群服务的精神。”

他还需要回应什么呢?


▲2022年11月13日《新民晚报》第16版(图/新民网)

欺负人的“木马”们,相继给张文宏医生罗织过很多“原罪”,把各种莫须有的标签雪片般摁在他脸上,诸如代货辉瑞、大号流感、肝病医生不懂传染病之类。上个周末,又冒出标签化的两个数字:98%和4%,大加挞伐。

有必要分析,这组人工复制、无中生有的“木”“马”病毒,是怎样出笼和不胫而走的?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是怎样一步步营造用“假到离谱”“蒙骗大众的邪恶风气”(远山青木语)。

且看流调。

01
读不懂论文,闹出关公战秦琼的笑话

“远山青木”公号那篇《那98%不发烧不咳嗽的无症状感染者,放开后离奇地消失了》,周末霸屏。

他说互联网有记忆,记了什么呢——张文宏团队6月18日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上刊发的大样本数据研究。该号为此扔出两行据称“过于颠覆常识”的黑体字截图:

(3)上海市核酸检测阳性总数的98%无症状



(4)奥密克戎的轻症感染者,有发烧症状的只占4%

明德先生也披挂上阵,一篇《请华山感染正面回应:是病毒变异更强了,还是论文造假误导决策了》。这位挺老实地截图了张文宏团队的论文英文版。这下子,倒狠狠打了那两位的脸了,人论文说的是:高危组无症状比例76.2%,非高危组无症状比例78.6%。

张文宏团队论文说的明白,样本采自“早期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者”,翻成大白话,就是指方舱舱友——包括当初抖音上跳广场舞、做健身操的人们。明德不乐意了,拎出天津的一份英文的数据研究质疑,人家无症状才1.6%?你离谱,你造假!


▲论文《中国天津接种奥密克戎BA.1疫苗后感染的疾病概况》(图/网络)

殊不知,天津的样本人群是定点医院,张医生的样本则在方舱。定点医院基本收治的是确诊轻中症、重症患者,方舱则是无症状和轻症,两者可比吗?明德先生,你是酷爱关公战秦琼?

巧了,张医生团队也有定点医院中关于老年人等脆弱人群的数据研究,无症状占比多少?比天津研究还低!

那篇今年夏天上线的定点医院研究,在采样老年人群中,根据合并症数量的多少分亚组,轻症患者占52.58%-59.59%、中症占37.34%-40.50%、重症占1.94-4.44%、危重占0.52%-2.13%,无症状比例仅为0.36%-0.52%。

这一系列数据,证实了老年人群在新冠病毒感染中是高危群体,重症/危重症比例都显著高于年轻人,并证实疫苗全程/三针加强接种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感染新冠后的重症率。

这也就能解释了,后续包括张医生团队在内的全国多个专家团队,何以反复呼吁号召有接种条件的老年人接种疫苗,并反复呼吁在第一波疫情高峰期内一定要保护老年人的原因。


▲《上海奥密克戎中老年重症风险因素和保护原因》(图/网络)

转过头来,再问“木马”:98%的数字何在?如青木所言,“离奇地消失了”。

以青木之矛攻青木之盾:

“那批人是在赤裸裸的撒谎和造谣,弥天下之大谎,光天化日之下用假到离谱的数据蒙骗群众。那这些假数据到底是哪来的?这股用假数据蒙骗大众的邪恶风气,源头在哪里?”

——问得铿锵,大赞!“木马”先生,请回答。

02
流调“木马”病毒谣言的“宿主”,源头疑似“吴国发”

周末无聊,继续流调谣言宿主。

12月起,一大堆自媒体号群发了一篇网文《上海疫情数据样本|得出10项颠覆性结论》(下称“结论”),有的更直接:《张文宏透露上海疫情数据:得出10项颠覆性结论》。

其中赫然出现了“木马”们截图的98%和4%,包括一段自说自话的推导。


图/“财闻观道”公众号

但,你家小作文,和人家张文宏有什么关系!

10条中,第一条称疫苗保护率极低,没意义,这一望而知为“假”,——众所周知,张医生从来都苦口婆心,说疫苗对老年人,对防重症防死亡意义极大,强烈建议尽快建立疫苗免疫屏障,呼吁推广加强针接种、序贯接种(张文宏有论文研究,异源疫苗接种效果大大强于同源疫苗。大白话就是不能总打国产灭活),认为这是“放开”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惜乎和他反复提醒的药物储备、分级诊疗等一样,均难以落地,特别是老年人加强针及序贯接种占比极低,在病毒面前近乎“祼奔”。

伪造证据,指鹿为马,“木马”们确实是专业的。

再循踪追索,从“财闻观道”等公号索引中,看到“吴国发”,6月30日就首发了这篇“结论”文,将张文宏团队论文中33816名早期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确诊病例),误植为当时上海卫健委官方报道的所有“确诊病例”——两者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关公再一次被迫战了秦琼。


图/“财闻观道”公众号

“98%”就这样粉墨登场!

炮制者将论文提到的方舱感染者中23%为确诊比例,结合上海全市报道9%的确诊病例数据,做了23%*9%=2%的错误计算,用确诊率*确诊率,缩小了真实的确诊病例比例,推出子虚乌有的98%无症状率。

“吴国发”是谁?百度了一下,一位在乌有之乡频频发文的学者么?就是那个声嘶力竭要保护“全网最帅大爷”司马南的乌有之乡,原来是司马南的老朋友?

伏笔埋在半年前。上个周末,“木马”们对着一个虚构的标靶,狂轰滥炸。

4%,倒是其来有自。

在2022年3月张文宏团队另一篇论文中,报告了研究纳入的奥密克戎核酸阳性患者中,发热症状比例为4%,咳嗽/咳痰症状为19%。

敲黑板!这是所有感染者中的占比,包括无症状感染者+确诊病例。“结论”文错误描述为是确诊轻症患者中发热占比4%,等于将上海当时发热数量人群从数万人缩减成了千把人——“木马”们,偷换概念,你们用得很熟练!

03
关于无症状感染者比例的一些横向比较

3-5月份之间,上海流行奥密克戎BA.2毒株。张文宏团队发现,基于核酸全检条件下,在非重症(相当于方舱人群)患者中,有77%的无症状比例。这比上海官方公布的91%无症状比例低得多。

12月2日广州市卫健委的数据,在多轮核酸检测下,广州疫情累计报告16.27万例,无症状感染者约达90%。


图/微博用户@广东台触电新闻

北京,依据国家卫健委新冠疫情通报,从10月28日到12月5日新增例本土感染者53042名,其中无症状感染者占比为76%,和张文宏团队的上海疫情数据惊人相似。

在防疫政策调整之前,全国核酸近乎全检的省市区,无症状比例均高企不下。仅以11月24日为例:

据国家卫健委通报,确诊病例+无症状的比例——北京:274+1164,上海:4+44,广东:781+8241,重庆:178+6157,内蒙古:131+745,甘肃:14+983,新疆:19+925;无症状占比(小数点后四舍五入)分别为北京80.9%,上海91.7%,广东91.3%,重庆97.2%,内蒙古85%,甘肃98.6%,新疆97.99%。

这一天,本土确诊病例总计2145例,本土无症状25754例,无症状占比为92.3%。

这样的数据,每天见诸国家卫健委疫情信息通报。试问“木马”,为何不去质疑国家卫健委和各地卫健委通报的准确性,而要冲着一个虚构的“98%”穷追猛打?

制假批假,误导舆论,用心险恶,昭然若揭。

04
为何这一波疫情的北方症状,重于3-5月间的上海疫情

爬梳了一个周末,读了太多文献和专家观点,不专业地分析一下,北方有症状及症状偏重者人数相对较多,或有这样一些因素:

1、随着毒株变化,感染者症状也会有些许改变。现在南方、北方主要流行毒株,也有些许差异。

2、不再核酸全检,无症状感染者消失了。目前感染患者均为有症状主动就诊或自检患者,相应的有症状比例便大幅增高。还有,核酸检测比抗原敏感,之前规定CT值40以下即为阳性,现在则修正为35。

抗原检出阳性的CT值更低,所以会滞后于症状出现。大量体内病毒载量较低的无症状,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考虑到如北京这样庞大的人口基数,如果1000多万人感染,四五百万人症状较重,加上缺医少药,必然惊恐。

3、国内人群接种的第一批次疫苗来自于原始病毒株,病毒多次变异之后,疫苗保护效果越来越弱,很难阻止新冠病毒再次感染。

并且,大面积疫苗接种的最后一针,已经超过半年甚至一年,按国内外研究,其抗体水平已经衰减到非常微弱的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外都强烈建议补打第三第四加强针和序贯接种的缘由。

4、北方正值严冬,是更有利于奥密克戎扩散的季节,更与冬季病毒性流感流行迭加,有自媒体披露,北京有人去测过流感核酸,发现事实上是双相感染,病情较重,病程较长。正值供暖季节,室内密闭空间人员聚集,鲜少开窗通风,导致病毒载量飙升。

05
被罗织、修改过的“记忆”,“大号流感”的黑白颠倒。

互联网是有“记忆”,可惜,有些“记忆”是被“木马”病毒们刻意搓扁揉圆,谬种流传的。

仅举一例,流传甚广的“张文宏认为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一说,和辉瑞带货、肝病医生一样,就是被“木马”之流刻意罗织的。

多家媒体今年年初报道,张文宏发出警告:影像显示,奥密克戎会咬人!这是指2022年1月8日光华科技公益论坛上他说的一段话:

一些自媒体说奥密克戎引发的是“大号流感”,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他研究奥密克戎感染者的医学影像后认为,这种变异株“会咬人”。一个国家和地区需要强大的免疫屏障和医疗资源,才能抵御奥密克戎的威胁。



在今年4月28日人民日报一篇报道中,他再次重申:

要特别重视疫情给脆弱人群生命健康带来的挑战,“奥密克戎毒株不是‘大号流感’,它会‘咬人’”。

张文宏也从来没有说过,奥密克戎仅仅只攻击上呼吸道。

颠倒黑白,一至于此!

而他6月那篇论文,分析非高危人群和高危人群的重症比例,其用意很明晰:找出这些高危因素,才能及时筛选并保护脆弱人群——这确实是抗疫的重中之重。

然而,在“木马”们极其“专业”的病毒式造谣和传谣攻击下,事实原本的模样,还有人记得吗?

正要结尾,看到@刘兴鹏大夫的更新博文:


图/微博用户@刘兴鹏大夫

是圣诞节。刚刚从病房回到家,有点累。染病至今已经快2周了,体力还未完全恢复。连续看了几个重症肺炎患者后心情也有点沉重。

做为医生除了继续坚持别无选择,但我在想:这一波重症高峰总会熬过去,但以后呢?从目前看,未来我们将不得不与奥密克戎家族共存了。今天我只想谈一点给到家人的防护计划:

1.大家每半年打一次疫苗,尽可能不再打灭活疫苗,而是打异种疫苗。而且如果幸运的话,最好是打研究证据最充分的mRNA疫苗。

2.我需要千方百计为父母准备两盒Paxlovid以备他们下次感染后第一时间使用。他俩都快80岁了,未来随着年龄增长只会越来越高危。

据我有限的知识,迄今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提供最高级别的科学证据)证实,能够有效降低高危人群新冠重症率的药物只有Paxlovid。另一种也曾被寄予厚望的药物Molnupiravir刚刚被证明不能降低重症和死亡(柳叶刀杂志12月22日见刊)。

3.未来假如父母不幸再次中招,尤其是我母亲(她有糖尿病及超重),我会对他们进行严密的观察,如有缺氧加重表现,将第一时间收入院治疗,而切不可在家靠某瘟胶囊扛过去!于我而言,过去这一周通过救治新冠重症病人得来的经验太珍贵了….

一线医生是有共识的:序贯接种、抗重症药物包括进口药准备、老年人的保护和及时救治。

本来是极其科学理性的举措,被“木马”们强行意识形态站队,用外国药就意味卖国,这才是误导决策,误导舆论。

(本文来自自由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号)
发表于 2022-12-29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看不起饶毅、施一公这类去国外学分子生物的所谓博士,成天在国内制造新闻,就没有认真搞过科研。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