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的苍溪县城有陶、罗、杨、李四大家族。 杨姓有“通达鼎合,昌元生贞,祥泰德法”十二个大房。
杨氏家族的名人:杨家法,清附贡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首任县视学。(《民国苍溪县志》杨家法传:杨家法,字心传。淸附贡生。性磊落,遇事持大体。光绪末建设学堂,任县视学。首倡办师范讲习所,所取皆端粹士复。苦心经营,设立城鎭鄕小学数十处。邑令姜秉善奖其劳,酬百金。初办学堂邑视学薪金尚无的款乃谢曰:桑梓义务吾职也,再三却之。其任事慷慨类如此,家中藏书甚富,士人多至其家取观不厌,邑学之兴与有力焉。其爲文有奇特气,尤工诗,稿多散逸。有咏梅一律载艺文。生平不喜近俗吏,以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避匪患举家寓阆,年余卒而归葬。)
咏雪梅
杨家法
寒破重衾梦,天飞六出花。
霁开朝旭上,雪压老梅斜。
我自冰心抱,人休傲骨夸。
新醅浮大白,不羡五侯家。
《民国苍溪县志》“祀蒼溪名宦祠”之姜秉善中有:“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民大飢乃赈粜兼施委邑绅陶鸿恩杨家法董其事筹办累月一钱无私全沽甚衆”。
另听杨氏族人说,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武生杨定泰,大门悬有“都澜府”匾额。
杨家巷,顾名思义,是杨姓人家居住的巷子。它始于老城墙上从新街通济桥北边高高的石坎上,止于经文庙向西的老城壕上。小时记得杨家巷的门牌有杨家巷11号,应该是共有11套院子。
从南到北,高底差估计有二十多米,长度有近两百米,破碎的石板路上有两三处石坎坎。
杨家巷1号在巷子东首,大院很深,朝南的大门内是长长的院坝,西边是一溜平房的偏房,东边有宽宽的通道连接偏院,最里边是大厅,正房等。
杨家巷1号家办过直字印刷社。
民国33年(1944年)西川税务管理局,阆中直接税务分局,苍溪查征所职员合伙开设直字印刷社。一年后转杨姓经营,承印公私表册、皇历、春帖、布告、请帖、名片等,黑、兰、红三色的印刷品,很精美的。1949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解放苍溪的有关文告,就是在直字印刷社印刷并由进步青年张贴在县城几个城门洞的。1950年后转给弋姓为太兴太石印社,共和国成立后并入县印刷厂。
这家的主人,曾是民国35年(1946年)由杨姓族人创办杨氏进年小学(还创办了幼稚园)的“私立杨氏进年小学董事会”的副董事长。 当年的进年小学有教室八间,礼堂一间,教师学生寝室三间,厨房、厕所等。课桌有100多套(连二桌)、大小黑板及乒乓台、篮球架等。教师的薪金比公立学校高点,学生不收学杂费,只交书籍费,贫苦学生免交。在进年小学毕业的有五个高小班。共和国成立后进年小学并入城厢镇中心小学校。
进杨家巷,西边有近二十米长的东西走向的短巷子通向“都澜府”院子。
“都澜府”院子与曾经的城关民校院子,应是杨家巷最长的院子,几乎占了整个巷子的五分之四。
“都澜府”院子,南至通往陶家巷的大路边,北至城关民校院子,它的东边紧靠巷子还有两套院子。它应是四个相连的院子组成。南边的一套到大门正对的一套,高低差足足有一层楼高,由楼梯相连。楼梯的东边是有木栏杆走楼的房间。大门北边是大厅、地枕楼的厢房,再往北进有院坝,有大厅厢房;再往北,小天井上有一米多高的石坎,上边又是平房。
“都澜府”院子,共和国成立后建过农具厂。里边车间三个(木工、金钳工、锻工)宿舍住有五十多人,可见其面积之大。
农具厂是是共和国成立后苍溪最早的工厂,1952年为农具生产社,58年大跃进时并入超英机械厂,工业下马后恢复为农具厂。农具厂的铁木农具不论质量还是产量,均系全县之首。这个集中了全县技艺精湛的工人的集体工厂,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曾用简陋的设备,主要依靠自己,有时甚至是手工,生产出冲床、龙门刨床、万能铣床、农用汽车等。创造了利用柴油机带动的地摇杆上车削冲床大飞轮、用木头的床身刨削龙门刨金床身、用立式镗床给万能铣床机身及升降台镗孔、用用工做农用汽车钢件齿轮的奇迹。
再往北走,就是原城关民校。老人叫它陶家院子,其实是杨家女嫁陶家后,杨家送给陶家的。也许这就是杨家巷子为啥有陶姓院子的原因。五十年代创办的城关民校,由小学到初中,教师中出了高级教师,政协委员,幼儿园园长;学生中有研究生,有县委常委、政协主席,副县长等。现在的陵江小学,原址就是原城关民校。
这个院子的东边是“通记家”的院子(也许是现存的保存较好的四合院)。五十年代它外边建有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是超英机械厂的办公楼,后为县食品公司。
杨家巷11号院子,里面有专治恶疮恶癣的贺老中医(就是文革中被从药铺赶回家,还有不少人找到家中求医)。有小小的叫火神庙巷儿通往朝东开的大门,院子一进三院,穹形望板通向有圆门的东西两个带天井的偏院。粗大的柱头,大厅榻屋中精美的牌匾、雕花门窗,特别是榻屋供神祖牌位的门扇上三国、二十四孝等故事的圆雕,美仑美奂。
杨家巷的院子,坐北朝南,但大门门楼差不多是如文庙的大成殿般“坐西向东”,想来有明县令李辅所谓“取震卦文明之象”之意。
共和国成立后的杨家巷子,在工业和教育事业上的成就,是只教书或收租吃饭,坐吃山空的杨家人想不到的。
20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