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27|评论: 0

[诗词歌赋] 【原创】神州山河漫游记【*308*】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3-1-12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十二章 宝岛台湾美名扬

5 玉山
玉山山脉号称是  宝岛屋脊耸天立  纵贯台湾岛中部  五座山峰最峭丽
海拔三千五百米  主峰三九九七米  最高山峰在亚洲  东部沿海属第一
其余四峰环拱在  主峰之南北东西  形成五岳朝天景  雄峙宝岛更壮丽
宝岛玉山处热带  山高长年大雪积  远望晶莹耀如玉  尤以月夜而望之
玉山积雪台八景  望玉山诗赞颂是  浮岚高卷日初升  一片晴光照眼明
积雪不消三伏后  冰层常讶四时成  疑他匹练非吴市  遮莫胥涛向越城
大璞已教天地凿  山灵隐卧不须惊  银装素裹玉山巅  传说妈祖婆居住
台湾岛人都敬奉  她是玉帝二女儿  一天她们姐妹仨  拨开云雾望下界
但见大地景迷人  偷偷下凡到人间  昆仑瑶池大姐到  三妹选中五指山
二姐看上此玉山  这里山高路艰险  没有马匹运输难  得知大姐瑶池边
黄泥琼浆做马匹  要来一袋就回转  途中一只小泥马  掉到福建沿海边
不知名的小岛上  龙腾虎跃大马变  该岛就叫马祖岛  二姐高兴回台湾
把小泥马撒山地  高头大马整齐变  岛民各地建寺庙  奉祀二姐作纪念
取名称作马祖庙  高兴赐马恩德愿  因马与妈是同音  慢慢妈祖庙就唤
二姐尊为妈祖婆  赠马佳话世代传  那时台湾光秃秃  妈祖婆去五指山
要来许多竹子苗  栽种台湾各荒山  到处长出嫩绿竹  竹海葱茏映蓝天
许多地名带竹字  新竹竹东与竹南  还有路竹和竹山  妈祖功绩得纪念
海南菠萝大又甜  妈祖又来派玉山  凤凰去衔菠萝秧  种在玉山怀抱间
长出菠萝像凤凰  各个美丽耐人看  味道像玉山雪梨  沁人心脾且香甜
台湾岛民称凤梨  五洲四海美名传  险途五关十八拐  玉山峰巅绝难攀
王必昌在台湾赋  惊异慷慨发感叹  非人迹之所能遍  亦山径之所未镌
也许因为此缘故  妈祖选中玉山巅  通往玉山顶路上  矗立一块蟒头岩
关于蟒头岩来历  民间亦有神话传  从前玉山西山脚  住着射手小青年
有个叫秀姑姑娘  住在玉山东山边  能织善绣手艺巧  两人情投意合愿
订下终身到白头  射手骑马去迎亲  听说山上岩洞里  一条巨蟒总伤人
吞食小孩和家畜  他便跨马去找寻  找到巨蟒盘踞处  金箭射瞎蟒两眼
遂之砍下大蟒头  垂死挣扎巨蟒身  玉鱗飞洒玉山顶  山顶变得白晶莹
射手背起大蟒头  快速向秀姑家赶  不料秀姑在头天  被队官兵抢下山
射手拍马急追赶  轿中救出秀姑还  官兵在后紧紧追  射手打马奔高山
危机之中把蟒头  身后一扔蟒口变  变成一个大山洞  追来官兵猛然见
以为他们躲里面  纷纷就往洞里钻  大蟒头把口一闭  几百官兵吞里面
后来蟒头化岩石  留至今日蟒头岩
6 朝天宫
最为著名妈祖庙  云林北港朝天宫  此庙全台四百多  规模最大香火盛
就是北港朝天宫  每年百万人朝圣  妈祖信徒大圣地  延续至今自古称
笃信妈祖台湾人  妈祖来历各不同  神话传说她原是  玉帝女儿在天宫
更富世俗人情说  说她来自世人中  福建莆田湄州岛  父亲林愿是乡绅
母亲亦是大善人  膝下三女都康健  唯一儿子却体弱  很让二老忧心担
林母求观音送子  观音考察林家情  二老行善足得子  只是当下男杰盛
就缺女杰救世人  于是观音暗行令  杰出女孩林家生  孩子一月无哭声
遂即取名叫林默  林默从小极聪明  信佛吃斋水性好  好行善事救苍生
一次父兄遭海难  林默得知于梦中  神游前往去营救  衔其父亲托其兄
刚至海边闻母唤  马上张嘴来答应  结果其父落海中  唯其兄得救成功
林默悔恨不自己  后来辞母把天升  专职救苦救难急  妈祖女神人人敬
朝天宫里妈祖像  相传康熙三三年  莆田湄州朝天阁  树璧和尚来奉献
天上圣母人尊称  路经北港到台湾  当地闽籍人多拜  供奉小祠即修建
最早仅盖茅屋祠  后来雍正第八年  又将茅屋易瓦祠  几经损毁又重建
终于清宣统三年  庞大工程重建完  庙宇占地二千平  巍峨宏伟大正殿
毓麟宫与双公庙  聚奎阁和灵虚殿  还有古雅文昌庙  三界公祠等主建
庞大严谨建筑群  独领风骚于台湾  天宫主殿供奉着  天上圣母神像艳
镇殿妈与湄州妈  均为天妃即妈祖  妈祖分身三十尊  天上圣母两侧伫
千里眼和顺风耳  二神被妈祖收服  原是桃花山妖精  观海听洋助妈祖
搜寻海上遇难者  后殿主祀妈祖的  父母兄姐诸亲人  团聚一堂皆欢乐
通俗佛教人情味  典型反映不用说  每年妈祖诞辰日  大甲妈祖回此地
回娘家来拜父母  后殿成为热闹地  规模最大朝天宫  素有全台总庙称
神像湄州本土来  祭典中心在此宫  民间祭神来各地  抬着神佛来游行
锣鼓喧天极热烈  庆祝妈祖隆重生  农历三月二三日  妈祖诞辰日神圣
正月十五香客来  直至三月底高峰  整个北港都弥漫  香火烟雾笼罩浓
宏大建群朝天宫  对联格外有特色  内容较杂几十副  世俗情感分外多
这些对联细品味  怀念之情不必说  壮丽朝天宫大门  醒目对联十分亲
古昔湄州昭圣迹  即今寰宇付慈云  正殿对联有很多  歌颂妈祖大德功
上联朝廷隆祀典  下联天地毓神灵  上联朝典千秋肃  下联天恩万古存
圣功无极参天地  母德莫名冠古今  上联曰朝令更新  接着曰崇高庙宇
下联曰天生独使  接着曰救护海疆  上联朝政重明禋  接着曰海邦奉祀
下联天心怜涉险  接着曰湄岛扬灵  世间无水不朝宗  接岂止黄河一派
天上有妃能降福  接何愁碧浪千重  此联到处台湾人  殷切渴望去朝宗
众多楹联更突出  后殿中室有一副  上联曰朝感圣女  接着曰封赠父母
下联曰天嘉后德  接着曰荣及姊兄  佛教世俗人情味  此联表现最鲜明
7 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在台南  还有赤嵌楼古迹  颇负盛名在台湾  旅台游客必游地
其中夕照尤著名  名列台八景之一  每当夕阳西下时  落日染红海水寂
归帆片片海霞中  古城残垣肃穆立  青榕摇影令人迷  怀古忧思赫然起
荷兰侵占台湾岛  明朝天启年间里  那时台南市西区  还是海湾较荒僻
九个沙屿外纵列  一六二四年荷兰  鲲鯓沙屿建炮台  后扩城堡由此建
热兰遮城当时称  海上城堡由此唤  荷属东印度运来  砌成城堡大红砖
前后用了整十年  百姓叫它台湾城  红毛城或赤嵌城  永历十五郑成功
率军东征来台湾  苦战九月攻其城  并将它作为王府  故而又称王府城
成功怀念起师地  泉州安平镇大名  台湾二字在闽语  谐音埋完不吉利
台湾城改安平县  郑成功后又病逝  子孙将城作内府  清康熙二二年时
政治中心又迁移  轰然失去首府地  安平改隶凤山县  又经地震风雨毁
古城逐渐便慌圮  后来英军又攻击  掠夺樟脑打台湾  炮击古城尽被毁
仅余城墙一个角  同治十三年日鬼  借口牡丹山事件  强占台湾罪滔天
安平古城被改造  海关人员宿舍建  内城断垣全铲平  日式房屋重修建
热恋遮城彻底毁  后在一九三零年  日台总督为筹备  台湾三百年纪念
日式房屋全拆掉  新式洋馆又兴建  用以展览招游客  安平古堡至今唤
其实古堡并不古  历史只有六十年  一六五三年荷兰  普罗民遮城又建
相隔台江望热兰  互为犄角矗台南  成为荷兰统治台  两大政务之机关
城楼高三点六丈  结构实用又美观  周长四五点三丈  屋宇棱堡与瞭亭
还有地窖和水井  赤嵌楼名百姓称  台湾省通志记载  此地赤嵌楼名称
原是普罗民遮城  建于江边闽人称  水涯高处为之墈  讹作为嵌呼其名
台地砖瓦皆赤色  朝曦夕照若霞蒸  故与安平称赤嵌  郑成功收复台湾
将其作为军机室  其子郑经后改变  改成火药军械库  此后几百之年间
人为自然力破坏  其楼逐渐毁坏完  本来面貌无人晓  只有清修县志里
还有一些文字记  县志卷首八景里  赤嵌夕照显一斑  今存赤嵌楼已是
一九六五年改建  钢骨水泥阁楼起  昔日楼前那条江  亦早已销声匿迹
该楼已失赤嵌意  沿用旧称而已是  安平夕照驰名久  到此一游觅遗迹
                     ——【待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