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人的春节:为何在“正月初一”过年?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田兆元表示,中国幅员辽阔,要制定一个通行全国的历法很难。“《太初历》是一个相对合理的阴历历法,还兼顾到了阳历的二十四节气。根据《太初历》的历法,阴历的‘春节’和阳历的‘立春’,时间差不多都在一年的‘岁首’前后,基本相合,新年和立春时间基本靠在一起,落下闳作为春节形象代言人,符合中国人的需要,可以担当中国年文化的符号代表。”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博士后游红霞曾来阆中考察,“所谓春节,指的是上一年的结束和新一年的开始,其基本含义是除旧迎新。这便涉及中国人对于自然更替周期的认识了,春节作为一个岁时节令,是以历法为基础的。”真正从历法上规定了“元月即春节”,将“迎接新年”与“迎接春天”对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华夏传统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启斌表示,汉武帝采纳落下闳等人的意见,把24节气太阳历法纳入了《太初历》。包含泥土气息的民间小历就一直以“24个节气名词”方式,隐藏于皇家正朔系统中长达两千多年,表面上看,虽只有24个节气名词,但是它始终是一部独立而又完整的历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