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782|评论: 6

信用信息修复是征信修复吗?央行成都:征信修复均为诈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31 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0130182658472914.png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后文简称“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后文简称“《办法》”)将于2023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到“满足相关条件的信用主体均可按要求申请信用信息修复”。随后,记者发现,一些“不良征信可修复”、“贷款逾期记录可消除”的营销信息也不胫而走。信用信息修复和征信修复是一回事吗?
国家发改委:信用信息修复不是征信修复
《办法》第三条明确指出,信用信息修复是指信用主体为积极改善自身信用状况,在纠正失信行为、履行相关义务后提出申请,由认定单位或者归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移除或终止公示失信信息的活动。
20230130182658492743.png
信用中国网站截图
国家发改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办法》主要针对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中国”网站和地方公共信用信息上公示的失信信息,包括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行政处罚信息和其他失信信息等。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凡出现在以上平台的信息,均适用于《办法》。
但信用信息修复绝不是征信修复,工作人员介绍,《办法》所涉及到的信息由国家发改委负责管理,个人征信是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服务,相关信息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管理。
央行四川分中心:“征信修复”等推广均为诈骗
信用信息可以修复,朋友圈中“清除不良信用记录”的广告是真的吗?带着疑问,记者向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求证,工作人员明确指出,《办法》仅针对国家发改委负责管理的信用信息,所有“征信修复”类信息均为诈骗。对征信问题如有异议,可以提出申诉,征信不存在征信修复一说。
20230130182658515565.png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网站截图
据了解,人们常说的信用报告来自国家设立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该库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负责建设、运行和维护。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中相关规定,我国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为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5年,超过5年的,予以删除。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也提醒广大市民,各类“不良信用记录铲单”是骗局,在未经证实个人信用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无论是征信机构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均不得擅自对信用记录进行修改。如果确实有了不良信用记录,最重要的就是尽快终止不良行为,重建良好的信用记录。
(川网传媒·四川手机报记者 徐浩煊)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3-1-31 08:25
征信修复为什么非要五年时间?即使失信的90%以上如果当时情非得以没有苦衷,相信谁也不愿意这样,对于人的一生来讲能有几个五年?而且创业的激情又有多少个五年?疫情之后如何提振我们伤痕累累的经济,对于当初那些年轻不懂事陷入网贷陷阱,仅逾期了几百上千的贷款户,他们本就为网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为什么不能为他们给予一些机会获得帮助,为什么不能改为一年二年而要与欠了国家几千万上亿的资金一概而论全部为五年?国家有关部门早就应该修改这些多少年前的过时的规定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3-1-31 11:38
征信修复5年太长了,应该改为一年。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3-1-31 13:58
就是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3-1-31 16:36
打脸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3-1-31 19:57
国家应该考虑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3-2-2 15:46
有些贷款应免了,非洲17国都全免了!哈哈,这是不可能的,内外有别嘛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