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22|评论: 0

1月300城卖地收入同比降超四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5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3年1月份,全国300城各类用地出让金达808.94亿元,同比下降40.99%;成交楼面均价为1036元/平方米,同比下跌15.91%;平均溢价率为2.73%,较去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房企拿地方面,1月份TOP100房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29.4%,仅为591亿元,拿地企业以地方城投及本土民企为主。

另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1月份全国主要地级市土地成交251宗,成交规划建筑面积为1538.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0.61%,环比下降91.89%;土地出让金为564.22亿元,同比下跌49.59%,环比下跌91.81%。其中纯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为764.1万平方米,同比下跌56.47%,环比下跌91.81%。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2月7日晚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当前房地产销售还在探底,1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31.7%,较去年同期降幅扩大8.6个百分点,较去年12月单月同比下降29.4%的降幅仍有所扩大,使得企业拿地意愿较弱;另一方面,1月恰逢春节假期,重点城市仅一城土拍,供应量呈季节性回落。”

房企拿地节奏明显变缓,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地区继续领跑全国。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月份长三角TOP10房企合计拿地金额达124亿元,居四大城市群之首;粤港澳大湾区TOP10企业拿地金额82亿元,位列第二;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金额77亿元,位列第三。从拿地面积来看,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面积以248万平方米位居四区域之首,超越长三角TOP10企业。

从1月份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TOP10来看,1月入榜地块中多数位于长三角地区。如宁波共入榜3宗地块,其中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以东片区地块以总价25亿元位居榜首;佛山入榜2宗地块,总成交价为39亿元。

受春节假期影响,全国土地供应量呈季节性回落,企业拿地节奏明显变缓。1月份TOP100企业拿地总额591亿元,同比下降29.4%。

“根据市场变化,房企的城市布局策略在调整。全国性房企拿地更加聚焦成熟城市群,如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此外,房企城市布局在深耕,缩小拿地城市数量,更加在优质城市深耕,减少非业务重点城市拿地投资。”刘水分析道。

从1月份房企新增货值来看,绿城中国以全口径新增货值83亿元排在榜首;广州润川房地产开发、中关村发展紧随其后,新增货值规模分别为75亿元和6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百强房企中TOP10企业1月新增货值总额628亿元,占TOP100企业的24.9%。不过,榜单上仍然以央国企、地方城投为主,民营房企拿地意愿并未回暖。

“部分央国企及混合所有企业,有融资优势,财务状况良好,受市场深度调整的冲击较小,拿地力度相对较强。”刘水分析指出,“根据市场形势,这些企业会相应调整拿地策略。如果市场销售持续深度调整,三四线城市需求支撑偏弱,这些企业会更加注重拿地的精准性、拿地质量,聚焦重点城市深耕,放缓拿地节奏。”

土拍政策或迎新变化,进入2023年,土地出让金压力陡然增加。

中指研究院在“2023年1月土地市场总结与全年趋势展望”报告中指出,2021年下半年土拍开始遇冷,为鼓励参拍,各地土地出让金缴清周期延至2022年,2022年土拍热度进一步下滑,各地土地出让金缴清周期延至2023年。

“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压力加剧,且短期内并无土地财政替代方案,因此需要加大供地规模、加强土地推介力度,以达到土地财政收入目标。”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场研究负责人张凯2月7日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2月8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指出,地方政府应提前3个月公开拟出让地块清单,商品住宅去化周期长、土地流拍率高、市场需求明显不足的城市需控制供地规模。这也意味着集中供地政策迎来重大调整。

记者注意到,1月份,天津、杭州、苏州、郑州均完成2023年首次地块公告,其中杭州供应13宗,苏州供应11宗,与2022年一批相比出现了较明显缩量,但供应地块品质更佳,核心板块占比更高。但天津与郑州无论是供地宗数、面积、均价、起始价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另据诸葛找房数据,1月份城市土地出让金TOP10榜单中,长三角城市土地收金表现相对亮眼,占据半数份额。另外,土地出让金TOP10榜单中也有北京、广州两个一线城市的身影,分别实现21亿元、30亿元的土地收金。



多省份公布1月财政收入:区域间有所分化,卖地收入降幅仍大
近期,多地公布1月财政收支“账本”。澎湃新闻梳理发现,截至目前,至少已有北京、河南、江西、海南、内蒙古、甘肃等地披露今年1月财政收支情况。

从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来看,江西、河南、内蒙古同比有所增长,增幅分别为14.3%、10%、8.2%;海南、甘肃、北京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17.3%、12%、3.7%。

北京市财政局表示,1月全市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是受去年同期高基数、高增速影响,仍好于预期,为一季度收入“开门红”奠定良好基础。

数据显示,北京全市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67.8亿元、下降3.7%。从主要收入项目看,北京全市地方级税收收入完成768.2亿元,下降5.3%;税收占比88.5%,收入质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三大主体税种呈“两升一降”态势,其中,增值税完成302.8亿元、增长4.1%,北京市财政局表示,增长主要是由于市场主体经营活动逐步恢复,企业营业收入有所增加带动。个人所得税完成121.7亿元、增长10.6%,增长主要是由于职工薪酬有所增加以及部分企业在春节前发放年终奖带动。企业所得税完成207.8亿元,下降12.5%,下降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专项政策性缓税一次性入库形成较高基数所致。

海南省财政厅数据显示,1月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6.4亿元,同比下降17.3%。其中,税收收入96亿元,同比下降19.7%。值得注意的是,海南1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也面临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情况,数据显示,去年1月,海南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8亿元,增长28.8%。

此外,甘肃省财政厅数据显示,1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7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税收收入71.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1.5%,下降6.8%。三大主体税种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企业所得税下降幅度最大,为19.8%。

江西、河南、内蒙古三地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则同比增长。

江西省财政厅数据显示,1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2.9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304.8亿元,税收占比65.8%。

河南省财政厅数据显示,1月份,全省财政总收入715.8亿元,增长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5亿元,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333.7亿元,增长4%;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1.8%。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数据显示,1月份,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3.5亿元,增长8.2%,其中,税收收入368亿元,增长8.7%。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表示,全区煤炭产量和价格继续保持稳定,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为财政收入首月“开门红”奠定了基础。

作为能源大省,内蒙古去年财政收入表现亮眼。内蒙古财政厅表示,过去一年,面对能源供给冲击,内蒙古充分释放先进煤炭产能,用实际行动扛起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的使命,促进了全区财政收入超预期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24.4亿元,比上年增加474.4亿元,增长20.2%(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27%)。

此外,部分地方还公布了1月政府性基金收入,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均同比下降。其中,海南1月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20.9亿元,下降72.2%。江西1月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117.3亿元,同比下降6.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01.8亿元,同比下降12.6%。甘肃1月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10.5亿元,下降53.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7.3亿元,下降63.4%。

部分省市还公布了1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从公开的数据看,河南、江西、内蒙古同比增长,海南、甘肃同比下降。

具体看,河南1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66.8亿元,增长13.6%,其中,民生支出967.4亿元,增长13.9%。江西1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903.1亿元,同比增长11.1%。内蒙古1月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9亿元,增长7.3%。

此外,海南1月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9亿元,下降34.5%。甘肃1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4.1亿元,下降8.2%,从主要支出科目看,卫生健康、节能环保支出增幅较大,分别为109.6%、76.2%。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