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208|评论: 10

[转帖] 国内港口空箱堆积如山,业内:当下东南亚到欧美出口量快速上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6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全球海运需求飙升,运价高涨、拥堵严重,用于海运运输的集装箱也成了紧俏货,一时间“一箱难求”,几乎重现了古时的“洛阳纸贵”。

         然而,两年后,海运需求进入低点,运价跌回疫情前水平,全球运力和集装箱均严重过剩。在全球各大港口,空集装箱堆积如山。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3-2-16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堆积在港口的集装箱

  “我们现在已经很少加班了。以前加班时,通常是上班12小时,休息12小时,现在是上班12小时,休息24小时。”在上海港开集装箱卡车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界面新闻,如今港口有很多空集装箱,他们的工作量也因此受到影响。

  另据财新报道,有集装箱航运人士称,当前全球集装箱规模超过5000万标准箱,集装箱过剩比例超过10%。

  集装箱可用指数CAx也印证了这一点。据全球线上集装箱租赁和交易平台ContainerxChange近日发布的数据,与过去三年相比,今年1月份中国港口的拥挤程度更高,这表明中国有更多的集装箱可用。

  “有更多的集装箱可用”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集装箱可用指数CAx由ContainerxChange发布,是衡量港口进港集装箱与出港集装箱的比率,指数高于0.5,表明港口的进港集装箱多于出港集装箱,容易造成空箱在港口堆积的情况;指数低于0.5,则表明出港集装箱多于进港集装箱,从而形成“一箱难求”的局面。

  ContainerxChange发布的报告还显示,与过去三年相比,上海、宁波、天津等港口的CAx指数保持高位。

  具体来看,今年前10周,上海40英尺集装箱CAx的数值均高于去年同期,其中第二周达到0.66,之后几周稳定在0.64。

  作为对比,2022年第三周,上海40英尺集装箱CAx的数值只有0.48,最高时也仅为0.59。

  1000
1000

  ContainerxChange数据显示,今年前10周,上海20英尺集装箱CAx的数值均高于去年同期。截图来自ContainerxChange

  实际上,2022年拥堵情况已经开始大幅缓解,运价也在持续下滑,集装箱使用步入常规化状态。在“一箱难求”时期,上海港的集装箱可用指数长时间低于0.1,例如2021年11月底到12月初,该指数低达0.07。

  在美国洛杉矶港,空箱堆积情况更为严峻。CAx指数显示,2023年前10周,洛杉矶40英尺集装箱CAx的数值维持在0.78以上,最高时达到了0.83。而在去年的前十周,这一数值最高达0.91。

  另外,北欧的安特卫普港等也在0.8以上,意味着欧美消费地港口空箱堆积情况超过国内水平。

1000

  ContainerxChange数据显示,今年前10周,洛杉矶20英尺集装箱CAx的数值较去年有所下降,但依旧处在0.73-0.79的高位。截图来自ContainerxChange

  

 楼主| 发表于 2023-2-16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缓解堆积或许还需2、3个月

  对于集装箱过剩背后的原因,货代李先生告诉界面新闻,这主要是因为年前没有等来出口订单爆发,很多工厂提前放假,空集装箱没能及时转运出去,从而造成港口空箱积压,而年后本来就是淡季,出口量不高,于是空箱持续累积。

  界面新闻曾报道,自今年春节后,船公司可能取消一半从亚洲出发的航班,这意味着春节期间中国出口的货量有所减少。

  李先生还预计,要到5月份外贸才能迎来恢复,而按照往年情况,出口在3月之后就应该出现上涨。

  另外,某海运公司员工告诉界面新闻,当下东南亚到欧美出口量快速上升,也是导致国内出口减少、空集装箱增多的因素之一。

  全球第五大班轮公司赫伯罗特首席执行官曾表示,尽管当前集装箱运费继续下行,但随着补库存需求的增加,商品和运输服务的订单量将再次回升。他预计回暖或将在3月或6月发生。

  除此之外,集装箱制造企业在过去一两年内大量生产集装箱,2021年全球生产了超过700万标准箱集装箱,是常规年份的近3倍。

  作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商,中集集团在2021年因为生产集装箱“赚翻了”。

  中集集团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营收达1637亿元,同比增长73.8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达66.65亿元,同比上升24.59%,是该公司成立以来的最好业绩。

  但到了2022年,情况就出现了显著变化。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集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7.68亿元,同比下降17.06%;净利润30.53亿元,同比下降30.51%。

  中集集团表示,这主要是受地缘政治事件及海外通胀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贸易放缓,海运集装箱的需求从2021年的历史高位逐渐回归正常。据中集集团2022年度业绩预告,该公司去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43%-55%。

  与此同时,港口拥堵情况自去年以来逐步缓解,空箱周转率提升,也加剧了集装箱过剩的现象。

  根据德路里发布的《港口与码头洞察报告》最新调查结果,全球范围内,2020-2022年船舶在港口的排队时间显著高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2019年,排队时间超过船舶在港总时长的17%,2021年和2022年,待泊时间增加到总时长的25%以上。德路里预计,2023年船舶待泊时间和港口运营状态将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集装箱过剩将带来一系列后续影响。ContainerxChange在其发布的《2023年的23个航运业趋势》中分析称,随着市场中集装箱过剩,航运公司要么继续减少船舶运力,要么继续空船航行。例如,马士基一直在调整亚洲至其它大陆的运力,在这种情况下,预计2023年海运业将迎来价格战。

 楼主| 发表于 2023-2-16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1000

发表于 2023-2-16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战狼外交功不可没

发表于 2023-2-16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连续发文评论中美关系
《人民日报》2月1日评论员文章《中美必须找到正确相处之道》
2月2日《“脱钩断链”行不通,深化合作是出路》
2月3日《阵营对抗没有前途,互利共赢人心所向》

急了

发表于 2023-2-16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360截图20230216211141047.jpg

发表于 2023-2-16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对中国进口订单下降了40%,接近腰斩,的确令人惊恐。(做生意得跟甲方处好关系,不能见面就骂,把乙方当甲方做).
人家外需可没怎么走弱。只是不到你这里买罢了,人家最强的武器就是海量的内需和能让绿纸回流的投资环境。

可能大家都想不到,欧洲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我们在北美是商品需求中可能已经排在第三了,第二可能是北美联盟,就是加拿大、墨西哥的进口。之前美中贸易总额每年大概7000亿美元,其中出口美国大概5000多亿美元。每年对美贸易顺差3000多亿美元,占了我国每年外贸总顺差的绝大部分。

发表于 2023-2-16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外贸企业通常是年末接来年春夏季的外贸订单。美国对中国进口的订单断崖下跌,其原因有二,主要的一个是长期的美日等国推动的供应链转移,另一个才是美国加息导致萧条,整体需求不足。

发表于 2023-2-16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知道,二十年来,中国经济之所以高速发展,关键就在于依靠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就是:投资、出口与消费。可以说投资、出口和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而三驾马车关键要素则在于出口,外贸经济是中国财政收入的一大重要来源,在2000年外贸经济繁荣的时候,最高纳税额能够达到中国的纳税额的四分之一。没有出口就没有钱投资,更没有老百姓的消费。

发表于 2023-2-19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