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的限行今天大家看到了,说实话就我们宜宾人闹嘛了,外市外省的也就吐槽了个“奇葩”。
有人说可能是因为这个:
截图来自附件
宜宾也没连续坐庄倒数第一,空气质量我往前翻了好几年,不说年,每个月都是轮流坐庄,成都也当过倒数第一。也不看看近几年宜宾的发展史势头,多少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如火如荼。国内外还没有哪一个城市GDP腾飞不带一点环境副作用的,所以接受批评和下力气整治肯定是应该的,但也要多方多渠道努力,不能揪着通行的机动车就狠起薅。直接污染来了就单双号限行,还是稍微有点欠考虑。要知道跑在路上的机动车,相当于大宜宾遍布全身的经济大动脉里的红细胞,载的人就是血氧。动不动就镇定掉一半的红细胞,血氧含量下去轻则气喘,重则浑身器官衰竭。
对比下宜宾在川内第二把交椅唯一的竞品绵阳:
绵阳 488.3万(常住人口2021) 111万(机动车保有量2021) 3626.9亿(GDP2022)
宜宾 460.5万(常住人口2021) 107万(机动车保有量2021) 3427.8亿(GDP2022)
百度上中经数据展示的图
绵阳市政府官网内容截图
百度上中经数据展示的图
宜宾广播电视台官网上2021年12月2日,说的截止当时保有量107万
宜宾政府官网上统计报告是民用汽车有54万,民用轿车46万
宜宾不像绵阳政府官网有明白易懂的数据,反正我没找到完整全年数据。就算宜宾和绵阳的机动车保有量数量一样吧!更多的常住人口和更高的GDP,限行方案却是这样的:
不晓得是不是我们宜宾整了些大项目,已经觉得在省内已经可以双手插兜,看不到对手了。要知道近两年成都搞同城没圈绵阳,四川搞大项目和交通倾斜宜宾也比绵阳多,但是别人自己做大做强已经跑到南充去注资(辐射)修了个当地十多年没修起来的机场,让南充人民欢欣鼓舞迎来第二机场。如果宜宾托大搞个真么狠的限行,增加有钱人群的出行成本(再买个车上个牌),增加底层人群的时间(有也开不成)成本,对经济活力的影响也许不用几年,就2023年年底通过跟绵阳GDP的差距是缩小还是增大就看的出来了。
由此,建议我们宜宾相关部门参考下兄弟城市的限行和环保政策,环保不能缺位,但也要全方面衡量。不要就盯着机动车限行,多方面多渠道保障宜宾的空气质量,像工地喷淋系统的普及,工业污染的管理,垃圾焚烧的整治这些都该注意。
政策的出台也要允许老百姓根据实际情况砍价,限可以,我们先从每天两号轮流限着来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