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去了熊猫基地,没想到游客那么多!
不仅人多,由于地面缺乏明显的箭头标识和科学合理的分流措施,导致很多游客挤作一团,排队两个小时,全是看人头了,熊猫没看几眼!
很不理解,扩建之后的熊猫基地,明明占地规模扩大了不止一倍,为什么观赏熊猫的难度却大大增加?
我参考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公众号上的步行推荐图,但是地图非常简陋,信息量不大,根据这个地图,根本无法知道怎么走,也无法像在线地图一样定位自己的位置。
(公众号上的地图 信息量严重不足)
当前,成都熊猫基地不同熊猫之间的网络人气相差很大,很多游客是去看“和花”等明星熊猫的,这就造成了它们出现的地方形成大量聚集性人流。有游客提前2、3个小时前去占位,就为了目睹明星熊猫上“体育课”。作为普通游客,带着孩子从外地过来,只不过是想多看几只熊猫,路被粉丝堵得水泄不通,严重影响了观赏体验。
提几个建议:
一、加强方向引导,倡导分流。例如当老园区人员聚集较多时,通过人工分流引导至新园区, 在地面、显著位置设置箭头和标识,指引方向,引导游客向其他区域流动,帮助游客以更简单、更轻松、路线更明确的方式游园。
二、发布更合理、更科学的高清路线规划图。地图应该更清晰,内容更丰富,起到能够一目了然看清楚最佳路线的作用。路线图应做好分类,提供一些最省时的路线,最省力的路线,半天路线,全天路线等,线上地图与园内标识相结合,令游客一目了然。
三、针对幼年熊猫别墅游客陡增的现状,采取合理措施缓解。下午2点,观看幼年熊猫上“体育课”的人最多,但是这个时间段也通常是基地客流量最大的时候,建议调整“体育课”时间,或者扩大观赏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