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于“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援”,克里姆林宫方面最新的回答却很有“技巧”。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的回应是:“不认为有必要就此发表评论,中方已经驳斥了这个消息”。从他的发言来看,俄官方并未承认或否认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只是重复了中方的表态。这就很奇怪了,辟谣不过就是一句话甚至一个词的事情,俄方如此含糊的表态,有没有考虑中方的感受呢?俄方到此有何考虑?
外交语境需要简单确切的回答,俄罗斯官方态度模糊,摆出一副“由中方决定”的样子,如果从善意的角度理解,这是尊重中国的立场。但也很容易被西方媒体曲解为“俄官方并未否认中国军援”,进一步散布更加耸人听闻的谣言。严格来说,俄官方的这种表态有点潦草,不算负责任。因为俄罗斯作为主要当事方之一,只要说一句“绝无此事”,就能站定为中国辟谣的立场,但可惜俄官方却没有这么做。
(俄官方的态度,并不难理解)
而且,这不是佩斯科夫第一次回应这个问题了。大约一周前,他还对此事有过一次回应,同样没有明确表态,同样只说“中方已经辟谣”,俄方并没有什么话需要说的。
俄罗斯官方多次对此保持模糊态度,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实过于严酷。如今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超过一年,前线俄军虽不至于缺衣少食、弹药不足,但极其缺少高技术装备。俄罗斯本国的军工生产也无力保持供应,之前开发的不少国产新型武器,其实严重依赖从欧美日等西方国家进口的元器件,尤其是芯片一类。
(在开战初期的“闪电战”失败后,俄军就得打一场苦仗、硬仗了)
俄罗斯如今受到西方制裁,原材料和零部件都断绝了来源,仅靠库存根本不足以维持前线巨大的消耗。加上去年夏秋季几场败仗下来,不得不战术性后撤,俄军装备损失更为惊人,已经到了需要把苏联时代制造的卡车、坦克都搬出来了的地步,先进装备的需求有多急迫可想而知。
以工业制造实力和科研水平来看,除了中国,没有第二个国家有能力向俄罗斯提供数量和质量都完全满足需求的先进装备。但中国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初就宣布,不会向这场冲突的任何一方提供武器,而且数日前刚刚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里面一共12条,明确表示希望能以和平方式,终结这场战争,消除乌克兰危机。
(和平解决,依然是代价最小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