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柴门关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是秦蜀古道的简称。秦蜀古道是中国最为重要的文化线路之一, 其起点在古代长安(现在的陕西西安),终点是现在的四川成都。蜀道全长约4000公里,分布于陕、甘、川三地交界的秦岭、巴山等地势险要地段。
在阿坝州九寨沟县与甘肃省文县交界处,有一条入川咽喉,叫柴门关。柴门关位于九寨沟县郭元乡青龙村。此地位于县城南端,接甘肃文县哈南寨,为川甘两省交界处,也是秦蜀古道上的重要关隘。这里下临白水江,上依峭壁,中为九寨沟—文县公路,自古为“西蜀之保障”,亦全川之咽喉,关外峭壁上镌刻有“秦川锁钥”四个大字。
清雍正初年设关门楼阁,派兵营驻守。咸丰庚申事变,关楼毁于战火。光绪八年(1882年)松潘总兵夏毓秀与陕甘镇会哨于柴门关外马尾墩,见关危路险,南坪安危全系此关,于是与地方乡绅会商,由官府出资和地方筹款,修补岩道,复建关卡。夏毓秀亲题“秦川锁钥”牌匾悬于关楼之上。随着时代推移,特别是现代公路修通后,关楼湮泼,牌匾荡然无存。如今孤存“秦蜀交界”四个大字勒于峭壁,上刻有题记,上书:四川南坪营所属关外八寨:马尾山寨、盐土山寨、草地沟寨、杨家湾寨、登龙山寨、水田寨、固水沟寨、斜坡寨。
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六日,四川松潘卫守备罗林刻石;2006年,当地村民在柴门关半山崖挖出掩埋多年的秦川锁钥石刻,仍立于此地。
古人诗云:“内是川江外是秦,一夫据险万夫驯,边关启闭增雄壮,锁住风光不漏春。”通过诗句,可见柴门关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险峻的地势。
柴门关,这里是当年邓艾偷袭蜀国走的阴平道上的重要关隘,历来为秦蜀之间的分界。
古阴平有两江之险、四大雄关之固,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两江指的是白龙江和白水江,四大雄关是玉垒关、柴门关、临江关、青塘关。
临江关拱卫阶州入文门户,玉垒关控扼通陇去蜀之咽喉,青塘关以防偷袭者弄险,柴门关则是拦截松(松潘)、扶(九寨沟县东北)进关去秦到陇甚至下川北的锁钥,数地安危全系于一身。
其他三关在甘肃文县境内,惟有柴门关在四川境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南坪县)九寨沟县属松潘县一个区。据民国张典主修《松潘县志》关隘记载,“柴门关,县北南坪镇之南,与甘肃文县马尾墩连界。清总镇夏毓秀题‘陇蜀锁钥’四字额”。清朝时甘肃与陕西受陕甘总督管辖,陕西古称秦,在柴门关下石壁里刻有“秦川锁钥”石刻。
许多年前行走于郭元的山山水水,对于秦蜀交界的柴门关只是一种两山巍峨峭壁立,一夫当关万人阻,岁月苍桑隐黍稻,金戈铁马古战场的荒凉羊肠小道的记忆。那时柴门关所在的青龙村因在九寨沟县海拔最低处,只有1080米,气候宜人,只见稻花飘香,柴门关秦川锁钥处杂草丛生,乱石嶙峋,早已不见古关隘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气势!
转眼间离开柴门关二十余载,人生蹉跎岁月,打开心灵的柴扉时,不经意间青春不在,已是中年起起落落,而后晴空万里,福缘后生。
2006年,在柴门关遗址发现了一块约3米长、2米宽的石碑,上面记录了守关卡军事编制等情况,碑刻上还发现了两枚古时的印章。柴门关成为阿坝州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九寨沟“8.8”地震,尔后经过灾后重建工作,为柴门关建设三国文化景区的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作为九寨沟全域旅游中重要景点之一,柴门关景区从规划到建设都得到了全面的升级,目前已经成为AAA级景区。截至目前,柴门关景区已经打造了包括古栈道、雍正时期题词石刻、柴门关驿站在内的多个旅游景点
前次走近柴门关,半山岩上“柴门关”几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白水江上川甘友谊长桥飞架两岸,城垛掩映在青山绿水中。信步走来,开发三国文化,打造秦川文化,昔日荒芜之地而如今,栈道,箭靶,冷兵器,茅草屋,三国人物,石阶,碑文诉说历史……佛要金装,人要衣裳!追寻历史,展现如今,变化如斯,记之。
柴门关(一)
两山巍峨峭壁立,一夫当关万莫开。
岁月苍桑啖蜀稻,金戈铁马古输闲。
二十余载人生蹉,雨后天晴福缘寻。
云锁柴门半掩关,争如无事隐青山。
傍晚行走于河边柴门关,一轮明月从山顶冉冉升起,云在天地间游走。
一阵阵凉爽的晚风吹过,吹到了笑迎四方宾客的柴门关。再顺流而下到甘肃文县,三国时邓艾走阴平道,翻摩天岭, 取江油,破成都(猛追湾在今天的成华区),古时征战地,能有几人活着回到故乡?
我们亦处秦蜀交界之地,何不走近柴门关体验三国文化,品尝九寨美食,想故乡,想亲人,想想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更加珍惜和平时光!
明月寄相思,高楼应已睡!
柴门关(二)
明月出东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十里,吹度柴门关。
三国阴平道,邓至猛追湾。
由来征战地,能有几人还?
游子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和平最等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