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一轮机构改革公务员的减员降薪
一、基本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居高不下十分引人关注。据相关分析,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财政供养人员占人口的比率明显偏高。这就直接导致政府财政负担过重。据相关计算,目前用于财政供养人员的费用已经占到财政税收的40%左右,成为国家和地方财政的较大负担,这种情况大大挤压了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和提供各类社会福利的空间,甚至使得一些地方的财政入不敷出。由于种种原因,最近一些年广义财政收入开始出现了较大赤字,包含城投在内的地方政府债务率飙升。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1.各地公务员区域差别大。
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公务员差距非常大,不能一概而论。从工资待遇方面说,发达地区与贫穷落后地区公务员基本工资都差不多,但是整体收入差距能达3-4倍。苏南浙北珠三角公务员待遇整体很不错,但是河南县城、乡镇公务员年收入也只有六七万,仅仅够养家糊口,有时候还不能按时发放。
2.不同部门之间差距大。
另外,不同部门的公务员,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部门管钱管物,会有人送礼,会有人请吃饭。有的部门就是清水衙门,基本上不会有人求办事请吃饭,也就是靠工资养家糊口而已,工资减半可能养家糊口都困难。其实,体制内就是个围城,里边并不是什么都好。很多事情,普通人可以做,公务员不能做。稳定,也是一个机会成本,有时候也意味着稳定的穷。稳定,有时候也意味着枯燥单调,受了委屈,工作也不能说换就换、说不干就不干。
3.工作量与人员不成正比。
至于减员的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部门,确实职能单一,辅助处室多业务处室少,应该合并,适当压缩编制。还有一个就业的问题,现在就业压力本来就很大,公务员再大力度减员,会进一步加大就业市场压力。对公务员社保、医保问题持有异议,社保视同缴费问题、医保报销比例问题、退休金标准问题,目前来看公务员这方面确实是有一定优势,但是双轨制并轨之后,差距在缩小,以后估计会更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