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5897|评论: 25

[转帖] 第一批(被忽悠)去干体力活的年轻人,已经后悔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3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轻人,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去干体力活吧。

他们说,那没有24小时stand by,只有到点下班。

他们说,那没有遥不可及的OKR,没有老板PUA。

他们说,那没有焦虑,没有内卷,没有精神内耗。

信他们个鬼。

如果体力活儿是个dream job,那些写文章的人为啥还要在键盘上向你传达它的美好,他们应该奔跑在送外卖的路上啊。

他们对入坑的美好极尽渲染,却对出坑的艰难闭口不谈。

干体力活,你不一定能减少作为劳动力的烦恼,但一定会增加对财力的烦恼。

根据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22》数据,按行业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中,平均工资垫底的,全部是以体力活工作为主的行业。

85
图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2》

靠脑力月薪过万,靠体力年薪4万。

虽然不知道干体力活对体力有多高要求,但肯定对财力有很高要求吧?

一、尝鲜和维生,完全是两码事

98年女孩唐琦,毕业于211大学,去年底被互联网公司裁员后,决定去面包店打工。

两年的高强度脑力消耗,榨干了唐琦对体面工作的所有热情。除了日常996和时不时肝到凌晨的加班,每一次和领导拉锯,和客户扯皮,和同事撕逼,和自己内耗,都在无限助长着她工作的痛苦。

那两年里,公司楼下的面包店就是她治愈自己的重要场所。无论是加班的深夜还是赶早会的清晨,只要闻到黄油和咖啡的香气,她就能平添一丝幸福感。

裁员之后,她投了一段时间简历,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索性决定尝试一下轻体力活,钟爱的面包店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她的第一选择。

不同于写字楼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招聘,唐琦只是打了个电话,就得到了一份面包店的工作。

没有面试,直接排班。

主要工作内容是收银,理货,打包,早班8点~14点,晚班15点~21点,时薪15元,一周一结,短期工自己申请休息日,长期工月休六天。

工作第一周,唐琦发贴分享了自己的心情:

“真的好快乐,每天被面包的香气包围就很幸福,没有OKR和KPI,到点下班。当天没卖掉的面包,还能自己拿两个吃。虽然站6个小时有点累,但回家倒头就能睡,再也没失眠过”。

工作第三周,唐琦更新了自己的状态:

“感觉身体上有点累,但精神上还是挺快乐的。也有一些小的烦恼,一是忘记关空调或倒垃圾会扣钱,扣钱的时候真的很心疼,二是我作为路痴,每个班次期间要送三五次外卖有点费劲。”

工作即将满两个月时,唐琦决定离开。

“没什么特别的原因,整体工作都比较开心,但是不想干了。”

她在回复评论时零星展示了这份工作在快乐之外的面貌。

比如久站后隐隐作痛的腰椎和脚后跟。

比如即使做长期工也被默认不签合同不交社保。

比如月底发现不足三千的收入甚至无法覆盖基本生活开销。

比如为了节省开支,她经常用滞销面包代替早餐和晚餐,两个月不到胖了八斤。

她为面包的香气而来,但离开的时候,她一个面包都没带走。

在唐琦发帖的评论区,有人回复说:

楼主好单纯,没有面试就直接排班,什么条件都不要,来个人就要的,可想而知人员流动性有多大,根本没人能长干,绝对不是什么好工作。

尝鲜和维生,完全是两码事。

去肯德基炸薯条,去瑞幸摇咖啡,去一点点卖奶茶,去85度C烤面包。

在看似美好的轻体力活扎堆的餐饮界,永远有人在循着香味去尝试,又毫不犹豫地离开。

《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显示,餐饮行业的人员流动率在20%~30%左右,而在其他行业,这个数字一般为5%~10%。

因为收入实在是捉襟见肘,又无可上升。

职友集近一年189492份职位样本数据显示,全国服务员收入占比最大的区间,是3000元~4500元,占比达48.6%。

85
图源职友集网

不仅收入低,基本社保也很难保障。

即使是全国头部连锁餐饮品牌老乡鸡,也在上市前夕被爆未全员缴社保的问题。在高流动性的餐饮行业,企业和员工的社保意识难以比肩其他行业,沉疴已久。

85
图源老乡鸡集团招股书

当你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会觉得那些餐馆面包店咖啡厅很香。但当你站在打工人的立场时,就不一定会觉得香了。

二、体力活的卷,你真的吃得消吗?

去年9月,浙江一个外卖小哥晒出自己的当月工资条,税后到手工资有12147.1元。

85
图源:社交网站

视频下面一片羡慕夸赞,其中一个在日企工作的人评论说:

“211本科会计专业,在职硕士,现在在一家日企上班,每天工作8小时,双休,税后8900左右。突然感觉寒窗苦读这些年,也没有得到太大的收获。”

85
图源:社交网站

外卖员比外企员工单月收入高,是事实,却只是部分事实。

一万二的月薪背后,是外卖小哥一个月跑了1862单的拼命,是平均每天62单,每天只睡4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跑20个小时,连续跑30天的点滴血汗。

这样的工作强度无疑卷过了大多数外卖员同行,以至于都有同行评论说:

这是拿命在挣钱。


85
图源:社交网站

不仅是工作强度,当送外卖被更多人视为过渡性兼职后,外卖员的工作机会和接单量也开始“卷”了。

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共有527万名骑手在美团平台获得收入。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直接升至624万名。

去年2月,饿了么发布的一组数据也显示,平台超四成骑手为全职,近六成有其他收入的骑手中,近四成骑手有本职工作,另有近三成骑手在其他平台从事配送工作。

点外卖的人少了,送外卖的人多了。

在北京、广州等地的部分外卖站点,由于涌入就业的外来人口较多,站点甚至出现了骑手“招满了”的情况。为了保证骑手每个人的接单量和月工资不被挤压,部分站点选择不继续对外扩招。

人多单少,抢单和收入下滑也不可避免。

2022年年底,在外卖运力需求趋于平稳后,北京每单基础配送费从7.5元降至4元,长沙配送费从4元下调至3.5元,连恶劣天气补贴、奖励、推荐费也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更多过来人坦言,送外卖,已不再是轻松月入过万的工作。

85
图源:社交网站

一个关于体力活的真相是,除了传统认知里的天花板低,收入低,无上升通道等缺陷,体力活普遍采用的按时计酬和按件计酬方式,也代表着毫无积累意义的重复劳动。

无法摸鱼,手停口停。

有人想去送外卖,发现月入过万的前提是“至少跑满14个小时”,日晒雨淋,风雨无休,没有PUA,但有投诉罚款,不用操心有OKR,但要操心没有社保。

有人想去码头搬海鲜,发现自认再大的力气也扛不住三天的搬箱装卸,一个月拼命卖力气也能赚个八九千,但卖不了一个月力气就跑路的人更是十之八九。

有人想进厂打工,发现招聘500人报名5万人,一天工作12小时,站着不让坐,吃饭上厕所都要跑着去,赶单无休,一周一倒夜班,连拧螺丝都要求工作经验和吃苦耐劳。

许多人会将体力活当成工作的退路,直到他们真正走上那条路的那一天。

《四重奏》里唱,人生只有三条道,上坡道,下坡道,没想到。

三、一些正确打开方式

前段时间,B站一则视频《我:毕业5年,存款5000;她:中传硕士,火锅店保洁》冲上热门,两位名校毕业的主人公弯弯和超超自嘲式地诉说了自己的境遇。

85

而如今,超超已经在成都找到了工作开始上班,弯弯也宣布正式开启了自媒体事业。

85
图源微博

她们没有在失意中躺平,也没有在看似低门槛的体力活里迷失自我。因为在现实生活里,对于弯弯以及更多和弯弯相似的年轻人们来说,体力活可以是短择,但绝不会是真正的长择。


在豆瓣“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小组里,有一个精华贴《分享我做全职收纳师一年的体验》,帖主分享了自己从跨境电商公司离职后,投身家政收纳行业的真实经历。

85
图源豆瓣

在这篇帖子里,帖主描写了做家政收纳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体验和薪资待遇。

一方面,有早出晚归连轴转的辛劳,也有一天下来因为不断弓腰而腰椎酸痛的身体,偶尔面对成堆的杂物做到加班时的崩溃,还要应对气场不合的客户和在氛围奇怪的家庭中沟通不畅的不自在。

另一方面,底薪5000元税后4500元,有五险没一金,部门做得最好的3年多的老收纳师年前旺季最多能拿2万多,但这是在几乎满勤+推销收纳用品+套餐提成+续费奖金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更多人只能拿到五六千元。

对比之下显得格外单薄的优点是,你会有收纳整理完的成就感,也会有因为肢体上过于忙碌而平静下来的内心。

最后,帖主表示已经又一次投身了写字楼格子间工作。

与其帮别人收纳,还是让格子间收纳了我吧。

85

在干体力活这件事上,你要么清晰地明白这是短择,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过渡,要么做好准备为自己打工,以后能攒资源拎起一摊事儿。

比如做家政,自己出卖时间去赚打工底薪,最多混个温饱,但如果积累了家政行业经验和客户资源,自己做一个收纳师团队是更有希望赚到钱的。

比如开花店,依赖散客卖花大概率会入不敷出,但去跑通酒店婚庆资源成为合作供应商,是有更高概率赚钱的。

比如去工地搬砖,低廉的日结工资和高强度的劳作是很难坚持的,但学习行业知识和结识相关同行,积累资源做包工头,是更能坚持下去的。

有人干体力活是为了挣钱,有人却以为他是为了陶冶情操。

就像体力活小组里有一个名为“我在工地绑钢筋一年”的帖子,帖主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对干体力活的喜悦和热爱。

当真的有土木专业的年轻人,对此感兴趣来问女生怎么去找工地工作时,楼主的回答是:

“没做过去找的话有点难,我是跟我父母一起的。”

85

四、尽量去做能向下兼容的工作

在我们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中,之所以很难将高学历年轻人和体力活联系起来,是因为轻体力活被广泛默认为是更低门槛、针对更弱势群体的工作机会。

打零工干体力活谋生,是一部分人弯腰向下的退路,也是一部分人踮起脚才能够到的机会。

以日本为例。

根据日本总务省2020年公布的调查数据,70岁老人的就业率方面,男性为45.7%,女性为29.4%。在日本就业的老年人中,有一半由企业提供岗位,其中近8成是零工或兼职等非正规就业。

老年男性更多从事司机、保安、收银员、交通指挥、分拣零售等较为轻松的工作。

85

而老年女性只能去做更劳累、更没有钱赚的工作,比如保洁,保姆,餐馆女工,甚至是老年性交易。

85

因为在谋生这件事上,他们已经没得选了。

当你从事脑力工作心怀不满时,体力工作或许会被视为一条更轻松的退路。

而当你从事体力工作却心怀不满时,回到脑力工作那条路上的难度会变得更大。

那些“北大毕业生送外卖”“211硕士去开叉车”的新闻之所以是新闻,是因为在整体的社会现实中依然是罕见的。

啥叫新闻?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初中辍学去干体力活不是新闻,高学历大学生去干体力活才是新闻。

啥叫真实?

他们说干体力活没有精神内耗是部分真实,他们没说的干体力活收入低又辛苦根本没空精神内耗才是整体真实。

有人说部分真实也是真实,但更多人相信,有刻意隐瞒的部分真实只是谎言。

尽量去做能向下兼容的工作,因为你是在为自己积累向下兼容的空间。

当你站在高处,你可以看见退路,但当你站在低处时,你会发现已经退无可退。

况且一个人和他的困境,在从事体力活之后,并不会自动消失。

不必美化任何一条你没有走过的道路。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0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3-4-17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咋说都对~反正你也不是当事人,只是查查数据而已

发表于 2023-4-17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一种可能人家也不想干体力活的呢?

发表于 2023-4-17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职三个多月,靠炒股炒期货为生,三个月赚了有三万,但天天除了看盘就很无聊,有时看盘一周也没符合交易条件。也想过去富士康做操作工体验生活,也想过去做外卖打法无聊时间,但还是觉得太苦没有实践,于是三个月后太无聊了只能继续找原来软件工程师的工作,纯粹是为了不脱离社会,打法时间。
发表于 2023-4-17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的信息永远受欢迎。需要更多接地气的文章。赞

发表于 2023-4-17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服务员比我们兽医助理工资更高
发表于 2023-4-17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常来说,如果不是以肮脏、凶狠的手段逼人下跪挣钱的话,只有心地丑陋肮脏的人才会跪着挣钱,她们/他们的目的是挣了钱之后横行霸道为非作歹。

发表于 2023-4-17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工资设计结构把人当人看的话,就不会有人跪着挣钱了。

发表于 2023-4-17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好

发表于 2023-4-17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个记号,先去搬砖,休息的时候再看
发表于 2023-4-17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谈几句吧,我是68年的老年人了,还有几年就退了,在我年轻的时候啊,考大学挺难的,我后来上了一个成人大学毕业了,以为能找到很好的工作,结果也就是在通讯行业当了一个工人,不过很轻松,啥事没有,天天听磁带,听歌曲,流行歌曲,后来去了林场,在林场工作了有三年吧,这三年也属于下沉了,说是干部还不是干部,是现场员走走道比划比划,但是不出力,指导工人干活,虽然岁数小,也挺有满足感的,有点虚荣感吧,后来临场离家里头太远,家里老年人对身体不好,主要老年人是老干部,工作量,活动量都少,岁数一大,病都找上来了,为了伺候老人,我就调回了林业局这里,也就是后来的这个通讯科,这个通讯科行业,随着这个通讯行业的发展的变化太大了,原先我们这是个微波通信,原来这个微波通讯被取缔了,变成了,无线通信了,这样我就在当年2002年下岗了,下岗了之后我就开始琢磨我能干点啥呀,平时好喝点小酒,炒个菜,整个烧烤啥的,后来朋友开烧烤店,我就去他那里打工,每个月600块钱,钱虽然不多,但是可以吃到好多羊肉串,还可以喝点酒,混了两个月,觉得没啥意思,后来又去了小肥羊火锅店,也就是连锁的那个小肥羊火锅店,来自包头的火锅店,又干了俩月,

发表于 2023-4-17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诈骗集团的“高效”筛选策略吧😆 傻者上钩~~ “你家儿子已经被我绑票 迅速汇我账号50万赎回!!”

发表于 2023-4-17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政策极力推荐去做什么事的时候,说明该件事是政策需要做的。
发表于 2023-4-17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悔没饿死?不如一直失业饿死好?

发表于 2023-4-17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低门槛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没有竞争力,意味可以随时舍弃,也意味着随时可以被舍弃

发表于 2023-4-17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好工作的重要性

发表于 2023-4-17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完成了一次社会毒打体验。现在国内总体还是劳动力过剩的状态,远不是欧美那种体力劳动也可以获得体面收入的状态。
发表于 2023-4-17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稍微理智一点的思维来思考体力活这个工种,就知道肯定年轻人是不可能长久做的。工资低不说,关键是不能得到成长,每天就是重复机械的生活,和想象中的所谓的自由,有着不小的差距,如果实在想体验生活,可以尝试一下

发表于 2023-4-17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她为面包的香气而来,但离开的时候,她一个面包都没带走。

发表于 2023-4-17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情况不同,有些人的确有资本去体验体力工作的充实,但仅仅是“体验”,留有退路的。有些是纯粹抱着幻想、孤注一掷地去换一种活法,那结果大概率是被现实按地上摩擦。像作者开头说的“ 如果体力活儿是个dream job,那些写文章的人为啥还要在键盘上向你传达它的美好,他们应该奔跑在送外卖的路上啊。” 真香的事情谁那么乐意分享。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