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对话仰山论坛的书家
(作者悟者太华)
电视台有个书法频道,2004年开办至今已有19个年头,主要围绕书法主题播放信息,其中有个栏目为(仰山书法论坛)。近年来,我开始了书法兴趣,每天都要定时观看书法频道的相关内容,(仰山书法论坛)也是我重点关注的栏目,这个栏目是中国书协认定的大腕级别书法家参与论坛,对书法的发展有推动的功效。前不久,我收视了这个栏目的论坛发言,论坛主题是“对现代书法的定义”。收看后,其中有书协副主席的发言激起了我的思考:
有一位曾是中国书协副主席发言的关键词是:“古人写毛笔字是规矩、辨认、实用,不是书法。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寒食帖)都不是艺术,经过发展变化,现在的书法才是艺术。”
另一个也是曾任书协的副主席发言很滑稽,他说:“有的人想;‘唱歌吧,嗓子不行,跳舞吧,脚短了,弹钢琴吧,手粗了,画画吧,美感差,什么都不行?那就写字吧!’他不知道写字它不是书法,更不是艺术,写字与书法根本不是一回事。”
我认为:就艺术本身而言,他不是某一个门类的称谓,而是具有艺术价值的事物达到了一种境界、一定的高度,超越一般现象的质,无论什么事,那个时期,就泥人玩好了也是艺术。写毛笔字能达到古人书法家遵循的法则就是书法,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能被社会公认的书法上品都可称得上是艺术。
古人与现代人的毛笔字好与不好是程度问题,不存在古代人写好毛笔字就只能是字,现代人写好毛笔字就是艺术,我认为,只是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三大法帖是习书者公认的极品,是无人能及的佳作,多数习书者都从中吸收了养分,如书圣的书法都不是艺术,那这个世界还存在书法艺吗?!!!从历史规律看,一个时期能有几个书家的作品能流传千古就不错了,难道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就是圣人多吗?我看还是多一点敬畏之心为好。
我观察,不是每一个喜爱书法的人都想成为艺术大师,是因书法有修身养性的功效,可从线条变化中感受快乐,且每一个喜爱者有着不同的乐趣。书法绝不是几个大师的天地,应是更多喜爱者的乐园,不可拥有话语权就走心放言,有了量的积累就一定有质的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