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夕,照相师任乾初被推选为达县临时治安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到亭子与解放军洽谈和平解放事宜。12月15日,任乾初带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达县市民的热烈欢迎中由通川桥进入达县城。1950年,任亁初送大儿子任久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家人合影。第一排,三人戴大红花者:左一任乾初、中任久成、右任久成母曾贤如(1950摄)
解放前夕,丝烟商文汉章参加达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欢迎解放军入城,并送正在读高中的18岁大儿子文毓峰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随部队抗美援朝,1953年荣获三等功臣,达县人民政府授予奖牌,组织学生、居民载歌载舞在南门上丝烟铺门口(现知味苑)举行庆功仪式。 (1953年摄)
达城位于秦巴腹地,物产丰富。十八世纪,湖北、陕西、重庆来达城经商的商贩逐渐增多,由南门码头上岸,河岸商摊兴旺,成为商品交换聚集之地。商人修房建屋,商业街逐步形成,商铺兴旺发达,生机勃勃,吸引着四周乡民迁徙到达城谋生。
“山那边人”是指清朝后期翻过铁山来达城的人,尤以渠县涌兴、贵福、清河坝人居多。那时,“山那边人”大多是生意人,特别多,并形成了“山那边人”现象,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
达城解放前夕,国民党军政要员纷纷逃遁,达城处于无政府状态。1949年12月,达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成立。“山那边人”、生意人大多参加达县临时治安委员会,从事筹集粮秣、柴草及维持社会治安等工作,组织民众手持彩旗到通川桥欢迎解放军进入达城,留下了光彩的一页。
“山那边人”多是农村人,聪明能干,具有开创精神,在城市创业,颇为成功。现就我知道的“山那边人”叙写,以年龄为序。
缝纫师杨文亮(1900—1948年):渠县涌兴人,小时上过私塾,先生是晚清秀才。杨文亮13岁时,秀才告诉其父亲:“当前情势做生意为大,小儿可去达城学做生意”。
杨父收拾细软携带小亮翻越铁山来到达城。父子二人上街观察,看何种生意可学着做。几天下来,不知所以,来到南门上,左顾右盼。一算命先生手摇铜铃,叫喊杨父:“客官,莫非有难事?我可以为你化解”。
杨父将想学做生意之事告诉了算命先生。南门上靠近南门码头,人流如织,有不少来达城做生意的人。算命虽是哄骗,但算命先生也颇多见识,故弄玄虚,掐指一算,说:“太上老君已告诉我,你们学做生意的诀窍,若要告知,请拿钱来!”杨父如数付给,算命先生猛地将惊堂木往桌上一拍,指着南门码头说:“去重庆也!”
1915年,杨氏父子由南门码头乘木船,经州河、渠江、嘉陵江到达重庆,见大街小巷的缝纫店有不少工人在使用缝纫机。那时,达城也有缝纫店,但均为手工缝制。杨父决定让小亮拜师学做裁缝,学缝纫机制衣。
缝纫机于1790年英国首先出现,始为手摇。1859年,美国胜家公司发明了脚踏式缝纫机。1869年,李鸿章出访英国,特带回一台缝纫机送给慈禧太后。1988年,缝纫机进入上海,被叫作“铁车”“洋机”“针车”等。二十世纪初,重庆的缝纫店普遍使用缝纫机。
小亮在缝纫店做学徒,三年为期,没有工资,老板管饭,每个月只发点剃头、洗澡的零花钱,少得可怜。天麻麻亮,小亮就起床,给师父倒夜壶,生火烧水,打扫店内外卫生,做早饭。自己在灶边吃点锅巴稀饭后,马上去挑水,将水缸装满后,接着就是洗碗、劈柴、带小孩,忙得不可开交。一年后,随着新徒弟到来,小亮升格为师兄,少了诸般劳务,开始学缝纫机制衣,一年后手拿剪刀学做裁缝,三年期满,给师傅帮忙一年,最后成为该店有薪水的缝纫师。1922年,22岁的杨文亮携带一台缝纫机(达城最早的缝纫机之一)来到达城,在上后街租门面经营缝纫生意,后发展为多台缝纫机。
杨文亮中等个头,皮肤黝黑,性情敦厚,诚实无欺,缝纫店生意日渐兴旺。1926年,杨文亮同陈祥山、罗廷学、潘文贵、汪旭初、庞相侯、伍玉廷等同行,承包加工川陕边防督办署军用被服。
1943年,达县知名商人李海渠,邀约杨文亮、彭剑秋等人合伙创办弧光电灯公司,在凤凰头设厂发电,开启达城用电照明,在正街、后街、衙门口等主要街道安装了15瓦的路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前,达城人用菜油、桐油或煤油照明,交通要道的街口用灯杆撑着铁皮三角灯,每晚由更夫点灯用于夜间照明,很多商铺门前挂着灯笼,上面写着商号的名字。
不久,李海渠、杨文亮等人再度集资合伙创办明月江小河嘴龙王潭水电站,修电站的洋石灰(水泥)、钢材等来自重庆,发电机则派专人去上海购买。1947年,龙王滩水电站建成,架设6千伏线路5公里至达城。
1947年,杨文亮因病逝世。家中失去了主心骨,缝纫店生意需要技术,杨妻又不懂行,就变卖缝纫机,改为百货店。杨家生养了两个儿子,老大杨载华接手百货店生意。1956年,公私合营,杨载华与另外七家百货店联合成立“八方联营社”,时为达城最大的百货公司,杨载华出任经理。老二杨载鑫1963年达高中毕业,参工小河嘴水电站,现已年近80岁,每天与小河嘴水电站的退休工人相聚在滨河路茶馆喝茶,颐养天年。
丝烟商文汉章(1906—1952年):广安悦来场人,青少年时期学过裁缝,后从广安经渠县翻越铁山来到达城,投靠早先来达城做生意的二哥,学起了做生意。1936年后,文汉章在二哥的帮助下,租铺面做起丝烟生意,取名“民生烟庄”。他小时候读了几年私塾,能写会算,经营得法,丝烟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1945年,在布市街购旧房,重新修建木结构新房,既是作坊与铺面,也是住家,另在南门上永丰街租门面一间(现知味苑位置),零售丝烟兼营副食品等。柜台上摆放一座黑生漆木头狮子,“狮”与丝烟的“丝”谐音。
丝烟原材料主要为晒烟,达县叫叶子烟、土烟。《达州志》载:明万历年间,烟草传入达州,农户种烟多属自产自吸。1914年后,有贩运商开始收购土烟,运销至万县。1916年后,出现了“烟帮”,将烟叶运销至合川、重庆等地。1936年后,出现了“烟行”,经营土烟与土烟丝在市场上销售。
丝烟制作:将晒干的烟叶切成不同粗细的烟丝,用于烟斗、烟袋或手工自卷燃吸。制作烟丝需两种工具——“烟榨”和“刨刀”。烟榨为一大木头器械,将烟叶剔除烟梗后,重叠放入烟榨器械内,利用杠杆原理将烟叶榨紧;再用刨刀由上而下均匀着力,刨削成细如毛发的烟丝,要求不断丝。刨刀造型如木工刨,比木工刨宽且短,大而笨重。刨切烟丝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一般年轻小伙需学徒三年才能成师。
丝烟可加香料,多用水烟袋抽吸,又叫水烟杆。那时,吸水烟流行,有男有女,相互手持水烟杆,边摆龙门阵边抽吸,或用手将烟嘴擦净,递给无水烟杆的人品尝。吸时先在烟锅中装上丝烟,点燃后吸一口气,壶中水发出“咕咕”的响声,烟从水过,过滤烟气,其味醇和。有的人在水中加甘草、薄荷,有点甜味,清热解毒。
解放前夕,文汉章参加达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欢迎解放军入城,并送正在读高中的18岁大儿子文毓峰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随部队抗美援朝,1953年荣获三等功臣。消息传来,达县人民政府授予奖牌,组织学生、居民、秧歌队载歌载舞在南门上丝烟铺门口举行庆功仪式。遗憾的是,任达县永久粮库主任的文汉章于1952年去世,没有见到如此光荣热烈的场面。
文汉章有6个子女,4男2女。老大文毓峰前年90岁逝世,其他5个子女都退休健在,他们年轻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老式照相机
任亁初
1939年,通川桥修建前的州河两岸。(任乾初摄)
1941年2月建成的通川桥。(任乾初摄)
照相师任乾初(1907—1987年):渠县涌兴人。其父任选清(1879—1935年)年轻时随“山那边人”浪潮到达城做小生意。又先后到重庆、杭州、上海等地拜师学习摄影技术,1907年,返回达城,购东门城墙上冉家大院(与现中心医院门诊部相邻),开办达城第一家照相馆,取名汇川通照相馆,拥有两台蒙着红布木质三角架座式照相机,拍照时师傅要钻到红布里面,照相使用玻璃底片。
汇川通照相馆生意火爆,吸引了不少青年拜师学艺,达城后来开了不少照相馆,其老板或摄影者多出自于汇川通门下。任选清长子任乾初中学毕业随父学习照相,1930年,任选清因年事已高,把相馆交给任乾初打理。任乾初后安排三弟任中和、五弟任吉正分别在人民公园、大北街开办分馆,三家相馆连锁经营,相得益彰,以质量取胜,解放前一直是达城照相业的创新者和领跑者。
任乾初思想进步,与张爱萍、魏传统、张元昌等进步青年成为朋友。张爱萍等人常以赏文、观画、摄影为名,在汇川通相馆召开秘密会议。一次,反动当局得到密报,派出军警,荷枪实弹突临汇川通相馆。任乾初临危不惧,将进步青年掩护至后门安全撤离。任乾初还掩护过革命者王维舟到万县。在这些共产党人的影响下,其二弟任吉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担任红四方面军书记员,其四弟任元良参加解放军,在解放舟山群岛的战斗中荣立三等功。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飞机多次狂轰滥炸达城,任乾初和三弟任中和一起冒着生命危险扛起座式相机,抢拍帝主宫、省达中、中山公园(人民公园)、老车坝等地被炸的镜头,留下日寇轰炸达城的罪证。
1949年12月,任乾初被推选为达县临时治安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到亭子与解放军洽谈和平解放事宜。12月15日,任乾初带路,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通川桥进入达县城。
1956年,汇川通、红星、时代、绍成4个私营相馆组成合作照相组,后有9个私营相馆加入组成了两个门市,即通川相馆一、二门市。1958年改为公私合营,后增设公园相馆和滨江相馆。1966年转为国营,当时有“通川”“汇川通”“青年”“滨江”4个门市。改革开放后,达城不少私营相馆开办,公家照相馆为适应市场竞争,于1981年组成三个门市分别核算,取名为工农兵相馆、真容相馆、通川相馆。1982年,增设通川照相器材门市,经营照相机、各类胶卷、影印相纸、摄影药水等。
任乾初之妻曾贤如,享88岁高寿,生养8个子女,均成家立业,养育后代子孙,成庞大的任氏家族。
而今,达州摄影业方兴未艾,先后有60多人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摄影家,在中国摄影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任家相馆奠定的摄影基础功不可没。
本文达州晚报发表,网络发表另补充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