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1日的沙尘暴从蒙古国一直吹到了长江一线。这么威力巨大的沙尘暴,其实是与华北一带的气温升高有关系。也和全球变暖有直接联系。这次下黄沙虽然没有到达四川盆地,但是强冷空气几乎都会越过秦岭到达四川。四川盆地越来越多受到北极地区冷空气的影响,有朝大陆性季风气候转变的趋势。
这几年已经注意到一个现象,在华北山西、内蒙南部以及河北一带,每当从北边来的寒潮或者是冷空气过,气温下降幅度非常大,一般下降到零下十几度,甚至20度。但是当寒潮一过,第2天第3天的气温会上升非常快,一天的温升能达到13、4度。一个气温变化的周期,气温变化幅度达到了三十几度,非常的剧烈。 冷空气的来源地,我们以前常常是说的西伯利亚来的寒流,而这些年的寒流来源地已经是北极地区了,其最低温度也比西伯利亚更低。北极地区的寒流南下东亚,会有其他路径的暖空气补充。换言之,这些暖空气进入北极,会使北极地区的气温上升,而之前的西伯利亚已经明显的气温上升了,已经产生不了更多冷空气了。不知道北极地区的强冷空气还能维持多少年?这些年地球正在大量的消耗,北极地区的冷能,当消耗的差不多了,那么地球的气温变暖,也就成了不可逆的。
对于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一带来说,我们以前都知道这个地区是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在常年会频繁地造访四川盆地,含有大量水汽的西南暖流会带来大量的降水,这也就是四川盆地雨水丰富的主要原因,当这股暖湿气流到达长江中下游一带,也会给此地带来大量的降水。但是这一切这几年似乎都在改变,尤其是2022年,四川盆地将近两个月没有降雨,每天都是艳阳高照。这种气候其实和华北一带的辐射加强,地面吸热过快有必然的关系。当华北一带的气温升高后,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引来北极地区的冷空气,冷空气也常常越过秦岭是四川盆地气温剧烈降低,这在以前是不多见的。
当冷空气越过秦岭到达四川盆地,再往南运动的时候,四川盆地一带,就会形成艳阳高照。空气中含水量降低,冷空气到来只带来降温,并不带来明显的降水。这也是从去年夏季到今年春季以来的100多天,四川盆地降水稀少的原因。明显有一种感觉,四川地区的天气正由海洋性气候变成大陆性气候。华北一带就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一般是比较干燥少雨的,如果四川盆地由温润变成干燥,那么将给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不利的影响。
很少去长江中下游一带常住,对其气候特点的变化没有直观感受,但是从新闻报道中得知,像去年的湖南和江西尤其是江西,整个夏季的降雨也是非常的少,这个气候的影响,也对江西带来了不利影响,看来长江中下游一带也有由海洋性气候变成大陆性气候的趋势。
这几天川渝地区的气候特点就是冷空气一来气温降幅非常大,但是少于冷空气一过就是艳阳高照,气温回升非常快,今天的气温已经达到了30度。热的已经和初夏一样了,这种在以前是很少见的。海洋性气候的特点还有,一天内气温变化不大,就是昼夜温差小。而这几天,昼夜温差都比较大。 以前四川盆地大部分是由阴霾的天气为主,这种艳阳高照的天气是很少见的。有的人认为这是由于减少了污染,改善了大气环境才出现的类似APECK蓝。但这其实是气候明显改变带来的。
如果这样的气候特点一直延续,预计今年的夏季将会是一个十分炎热而且少雨的夏季,在四川盆地不少市县现在播种,插秧都成了问题。当然四川盆地气候从海洋性气候变为大陆性气候的趋势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2023年4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