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839|评论: 1

[热点事件] 职业乞丐为何屡禁不止?建议政府采取相关举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7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成都文殊院回应给职业乞丐挂牌”的短视频登上抖音热搜,引发热议。在抖音中关于“文殊院职业乞讨”的相关短视频中,评论区的网友为“是否应该同情职业乞讨”这一问题争论得热火朝天。
image.png    image.png

有的网友觉得他们是残疾人,无依无靠,只能乞讨,我们应该有善心,不必如此苛刻;大部分网友则认为他们靠乞讨博取同情、贩卖善良,这样会让社会的人更加冷漠。

职业乞讨者,大多有以下几个特点:
1.表面看起来非常可怜,大多是残疾人、老年人;
2.他们会每天都到固定的地点坐在那里进行乞讨,比如文殊院或者某个街道;
3.他们乞讨的时间大多是早上9点到下午5点;
4.到下午“下班”时间,他们也会像上班族一样,坐公交或者“私家车辆”回家。

尽管保安会在职业乞讨者周围坐着提醒游客不要上当,不要受骗,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会对这群职业乞讨者施以援手。如同部分网民所言,“我知道他们是职业乞讨者,他们这样也不容易,肯定是走投无路了,赚不到钱才来乞讨,我觉得还是应该帮助他们一下”。

但是,他们真的是没能力赚钱吗?亦或是不愿意去做其他的工作,只是想坐在这里通过博取人们的同情而不劳而获?

如果他们这种情况只发生过一次两次,这件事也不必讨论。因为大家的善意可以帮助他们渡过人生中的艰难时刻,无论是展现社会善意的“水滴筹”,还是通过“低保户”帮扶到户的政府保障,这些对帮助困难群体,维持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将“乞讨”当做职业的人,这种行为的合理性则有待商榷。
我们想一想,对于“职业乞讨”这件事,为何警察和新闻媒体让大家保持警惕,不要被骗,而不是鼓励大家捐款、奉献爱心呢?

因为职业乞讨者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赚钱而做这件事的,并不是“迫不得已”。文殊院的这些职业乞讨者早已在这里乞讨多年,文殊院内的工作人员以及成都市相关救助机构就曾经询问过他们是否需要帮助,他们的回答是自己不需要帮助,只是想在这里找个地方乞讨。此外,很多成都那附近的本地人都说,部分职业乞讨者在成都有车有房,根本不穷。

如果某些职业乞讨者确实需要帮助,他们可以寻求相关政府单位的救助。但是如果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价值,获得稳定收入,仍要选择职业乞讨,这只能说明其别有用心。

如果职业乞讨能获得较高的收入,人们的同情心和善意也总是被随意消耗,你觉得这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失业者和低收入者就更倾向于成为乞讨者,而不是努力找工作、提升自我,慢慢地你总能看见有两、三个人坐在在街头巷尾的地上乞讨,路过的人们却也不再愿意施舍自己的善良,对乞讨者也变得愈发冷漠。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一些举措,比如深入查访这些职业乞讨者的真实生活情况,一对一地解决思想问题、就业问题,对于“月入千万,车接车送”的职业乞讨者坚决采取强硬态度和举措,联系他们的家人协助工作推进,确保对这些长期的职业乞讨者的相关情况彻底了解,采用合情合理合法的方法帮助他们走出“职业乞讨”的困境,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者,使人们认清欺骗者的本质,切莫让真正善良的人成为冷漠的旁观者,需要帮助的人被社会忽视!

只有职业乞讨的乱象从根源上得以解决,社会才会进步。对旅游者而言,政府对这些职业乞讨者进行背景调查,有利于人们认清其真实的面目,再决定自己是否要施舍善意。对于景区而言,肃清职业乞讨者造成的景区乱象,一方面能恢复良好的景区秩序,另一方面则可以提升游客沉浸式旅游的体验感。对社会而言,理清乱象才能保持好社会的公序良俗,让善良的人保持善良,罪恶的人得到惩罚。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3-4-20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不捐就行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