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燕啟周(1910—1995年)、燕兴(1911—1998年):渠县涌兴人,1926年,16岁的燕啟周与15岁的弟弟燕兴翻山越岭来到达城,在吕家花园(人民公园)山坡下搭建起一个窝棚安身,以贩卖蔬菜谋生。
有天,燕兴的眼睛长了一个针眼,疼痛流泪。身旁一位卖豆芽的大婶见状,抓一把豆芽给燕兴说:“用绿豆芽和鲜蒲公英一起捣烂,敷在患处,可以治疗。”燕兴试用后,针眼竟然好转,肿粒消失,燕氏两兄弟遂对豆芽产生了兴趣。卖豆芽的大婶家姓高,儿子高文安与燕啟周同岁,燕氏两兄弟在高家学习豆芽制作技艺。绿豆需用水浸泡,水源要充足,同时水质也很重要。燕氏两兄弟由此想到菜地的水井,正是制作豆芽的好地方,于是自成一家,与高文安各承租这个菜畦地,开始生产豆芽。
菜地外原有一口水井,附近居民都来打水吃用,特别是洪水季节,排队拥挤,时有斗殴发生。燕、高两家在菜地内另打了一口水井,用大木桶作为豆芽生产工具。燕、高两家因豆芽的形态和口感,为达城人赞誉,燕氏豆芽、高家豆芽声名鹊起。不久,又有几户人家来此地生产豆芽。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为抗战需要,汉渝公路修建。达县段已经通车,州河通川桥尚未竣工,滩头街码头设人力车渡,有木质趸船一艘,载运汽车过河。当局要在滩头街码头修一条支路至汉渝公路,要穿行豆芽作坊燕家场地,燕氏两兄弟表态支持,并不要青苗补偿费。达城人叫这条支路为二马路。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燕、高等几家豆芽作坊公私合营,更名达县豆芽厂,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设有9个灶烧热水,用于气温低时泡发豆芽。
那时,豆芽属计划供应,凭票购买。达城有10多个蔬菜店门市,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城内10多个蔬菜店的人到豆芽厂领取豆芽。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豆芽厂、豆腐厂、酱园厂并称达县三大副食品工厂。特别是豆芽厂那几根烟囱,蔚为壮观。
改革开放后,发展商品经济,城乡实现自来水化,豆芽生产个体户兴起。豆芽厂那几根烟囱因影响环保,于1986年停止生产,厂房出售给地区五金站修建办公大楼和商场。
燕啟周生有8个子女,燕兴生有5个子女,已有三代后人,两家四世同堂近百人。燕啟周于1995年去世,享年85岁。每年祭日,燕家儿女会在家中燕啟周老人遗像前摆放一大盘豆芽,仿佛银色的鲜花。
刘光浩家,拍摄1955年春节
邮差刘光浩(1916—1988年):渠县涌兴乡人,读过几年私塾。1940年,夏末秋初,生长在水塘边的灯草成熟,刘全家人出动,割下枝茎,晒干后剥取出里面白色的髓心,然后将其扎成一把一把的小捆,打算挑去100多里远的达县城贩卖。
灯草在古代直至民国期间,多用作油灯的点火绳。用时浸入油中,一头稍出外,用以点火,另一头在油中,俗称灯芯,灯草全称灯芯草。
1940年秋,22岁的刘光浩鸡叫就起床,趁着月光,挑一担灯草走乡间小路,翻越铁山,到达县城时已是子夜。刘将扁担放置于城门通道地下,在扁担上和衣而睡。天麻麻亮,城门通道内外不少小摊小贩摆摊贩卖,刘光浩叫喊着“卖灯草哟”。三天后,灯草全部卖完,打算回家。这时,涌兴的表弟为逃避“抓壮丁”来到达县城,找到刘光浩说:“你们家二丁抽一,你属壮丁之列,你父亲叫你暂时不要回家。”
当时,四川省政府制发统一兵员征集办法共21条,实行“三丁抽一,五丁抽二”,按抽签号依次征集入伍。
刘为谋生,挑水贩卖做挑水夫。那时,达县城有顺口溜:“来到达县城,高低路不平。面对州河水,住家愁吃水。”说的是达城人取水州河,需用劳力担水,那些离河远者,或家无劳力者,要请人挑水,千百年来形成了一个特殊行业——挑水夫。挑水夫用木桶担水,虽是吃力活,但也有技巧,水不溢洒地面,无论远近,木桶水满。洪水季节,挑水夫便挑井水贩卖,因为挑水人多,争抢现象时有发生。
刘身材高大,体格强壮,行走如风,不多言多语,每天用木桶担水在大北街十字路口贩卖。有一天,一位邮差(邮递员的旧称)家属找到他,因老公卧病在床,要请刘光浩临时替代老公去宣汉递送邮件。刘慨然应允,一个星期后,邮差去世,刘由临时转为固定,任步班邮差。
中国邮政有古代邮驿和近代邮政两个历史阶段,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裁驿归邮,各县先后置邮政局。1904年,达县始设二等邮局,租正南街一民房营业,隶属于一等甲级局万县领导。1923年东川、西川两个邮区成立,属东川邮政管理局重庆管辖。1927年,达县邮政局迁至中心街傅家院,1934年与电报局合设,租郑家祠堂(达县教育学院对面)办公至新中国成立。
刘光浩任步班邮差,开初几年,主要往返于达城与宣汉,无论吹风下雨、打霜落雪,每天要走30公里山地崎岖小路递送公文和邮件。文件资料放入竹篾编织的小箱子内,叫背箧,背负而行。邮件用挑担,前面挂着一个小灯笼,写着邮字,用于夜晚行走。下雨天,鞋底系上铁钉掌,不容易打滑。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从达县走路到宣汉,要途经不少荒山野岭,有野兽出没,也有“棒老二”拦路抢劫。一个夜晚,刘听到野兽的咆哮声,匆忙中,敲门逃入一个农民住房内。听农民说,前几天,有一个妇女被野兽吃掉,说是老虎,也有可能是金钱豹。达县到宣汉的邮差有两人,相互对接,在往返途中相遇。那个邮差姓张,返回达县的行程中忽遇“棒老二”,搏斗后不幸身亡。刘去宣汉的路上看见张倒在血泊中,背箧文件及邮件散落在地。此后,刘找来一根坚实的木棒作挑担打杵,更多是用于防身。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接管邮政,刘光浩成为达县地区邮电局邮递员。1954年,步班邮路改为马班邮路,1958年有公路的改为汽车邮路,后又增加铁路邮路、航空邮路。刘光浩工作严谨认真,少事故发生,颇受领导喜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刘被任命为农村邮政指导员,主要负责达县地区乡镇邮政工作。刘深入没有公路的乡镇,开启建设邮政所,达县地区大多数山区留下了他跋山涉水的足迹。那时,没有公路的乡镇,邮件送达仍靠步行,后是骑自行车、摩托车。
刘家无房,一直租房居住,改革开放后,邮电局修建家属宿舍,刘分得公房一套。刘生养5个子女,两男三女。1988年,72岁的刘光浩卧病在床,自知不久于人世,望着床边泣不成声的儿女说:“我死后,请将骨灰盒埋葬在山那边的老家,我离家50年,生前没给父母尽孝道,我要好好地陪伴父亲母亲。”
前排坐者是杂货铺王守经的母亲孔宪惠,前面小孩子是王守经大儿子王正忠。后排右一李道珍,右二王守经,右三王守经弟王守仁,怀抱中的婴儿为王正林。(摄于1948年底)
杂货王守经(1917—1989年):渠县涌兴人,小时候读过村塾,1941年,为逃避“抓壮丁”翻越铁山来到达县城,投靠在南门上开杂货铺的表哥李永寿,学做生意。
1945年,王守经托人带信回老家,嘱妻李道珍(1916—1960年)来达县城,租永丰街门市开办夫妻店经营杂货生意。李道珍守店卖货,王在外采购,或去万源、宣汉采购茶叶,或去渠县贩卖红橘。王记杂货铺因诚实经营、童叟无欺,获得了较好口碑。王个头中等,寸头,目光威严,身体壮实,为人正直,常有助人之举。在达县城谋生的山那边人,若有纠纷事,常找王在茶馆调解。达县城有不少袍哥大爷,敬重王守经豪爽义气,处世公道,叫王守经“王大哥”,凡有王大哥调解之事,不会插手过问。
1949年,王守经参加达县临时治安委员会,迎接解放军进驻达县。解放军入城后,王守经被任命为西城三段治安组长,宣传党的政策,协调解决治安纠纷。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开展大规模的识字扫盲运动,“速成识字法”在全国范围广泛推行。王守经积极参加,动员街道文盲参加识字教育,其妻李道珍背着小孩参加夜课识字班,成为最先能书写家信的人,被评为“扫盲优秀者”。
1950年6月,达县成立“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简称“各代会”,王守经当选人民代表,并连续当选第一届到第五届,一直到1966年“文革”终止。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王守经积极带头捐款,并组织动员永丰街商民捐助钱物。
1956年国家推行公私合营,王守经担任新成立的达县盐糖干菜副食总店经理。后来,糖果店、干菜(咸菜)店从总店划出,分别成立糖酒公司、酱园厂,剩下的副食店划归蔬菜公司管理,王仍任达县副食店经理,一直到退休。王守经工作兢兢业业,不整人不害人,深受职工敬重,都夸:“王经理是一个大好人!”
王守经生养5个子女,均成家立业。1989年,王守经去世,自发前来吊唁的群众络绎不绝,天下着雨,有人说:“天老爷也在为好人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