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84|评论: 0

第二波 8000万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23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人新冠“二阳”了?多地网友晒抗原,张文宏发声!
u=4248141210,1346933157&fm=3012&app=3012&autime=1680493990&size=b200,200

北晚在线

2023-04-23 08:46北京晚报官网官方帐号

关注




近日,在社交媒体上不少人晒出阳性的抗原,声称“二阳”了。


3b87e950352ac65c76f816d45d3cbd1d91138af6.jpeg@f_auto

30adcbef76094b369f81bf9a010273d58c109d94.jpeg@f_auto

a5c27d1ed21b0ef4936636ad7f0a5ed683cb3e95.jpeg@f_auto

掐指一算,距离去年年底的疫情高峰马上5个月了。不少人担心下一波疫情高峰是否已在路上?感染过了,如今还需要疫苗接种吗?


4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数据已显示共监测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328例,其中15例XBB.1.16。这也是我国首次监测到XBB.1.16。针对近期社会关注的新冠病毒XBB.1.16相关问题,


4月21日,国家疾控局表示:


我国本土病例中,XBB.1.16仍维持极低水平,未形成传播优势。


张文宏:建议脆弱人群再次接种新冠疫苗


“预防新冠二次感染,现在该打什么疫苗?”


4月20日下午,在由上海市免疫学会与Frontiers期刊中国区共同承办的“感染免疫高峰论坛(2023年度)”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董晨教授向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提问。


张文宏回答:“我在这里呼吁,建议脆弱人群在6个月以后(再次接种),但是二价苗和一价苗都可以。中国的二价苗慢慢出来,也可以打二价苗,它对奥密克戎(Omicron)的效果稍微好一点,但这个数据也只是临床试验中的数据。”


在这次论坛上,张文宏做了题为《新冠二次感染》的演讲。他介绍,数据显示,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一般规模不大,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变异有效突破了人体为对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会形成感染高峰。他表示,应对新冠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


f603918fa0ec08faee2d9fcff020326154fbda80.jpeg@f_auto

张文宏 资料图 新华社供图


新冠的变化


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台湾、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均出现了两波新冠疫情。


张文宏解释,二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根据监测数据,目前中国很多新冠感染者的情况都是后者。


董晨院士在张文宏演讲后提问:为何不同国家,二次感染的峰值有高有低?


张文宏引用美国传染病专家福奇的话称,“新冠病毒会找到每一个人。当群体免疫的屏障建立起来后,新冠病毒会去寻找尚未建立起免疫屏障的人。所以第一波感染控制较好的国家,第二波感染的峰值就会比较高。”


“目前,中国存在的几个新冠变异株主要是BA.5、BF.7、XBB。XBB在美国流行的毒株中占90%,在中国香港占50%,接下来在中国大陆的占比也会逐渐上升。它会把有效的中和抗体的保护时间缩短,从6个月缩短至4-5个月。但中和抗体仍然具有保护作用,在感染后6个月时,中和抗体的保护率仍然有50%。”张文宏说。


对于新冠病毒未来的趋势,董晨院士抛出另一个问题:


新冠病毒是否会流感化?


张文宏表示,流感每年都会出现很多亚型,会基因重组,变异株更多,波动性更大;而新冠病毒的亚型是取代式的,后一种取代前一种,不会基因重组。如果不发生特殊情况,它会越来越像已有的冠状病毒,一直会存在,但存在感没那么强。它最终是否会流感化,还取决于它后期变异的特征。


面对二次感染


仍然需要关注重点人群


张文宏提醒,国际和国内的数据均显示,在第一波新冠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感染来临时感染的风险较高。而对于二次感染,大约60岁及以上的人和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风险较高。


此外,仍需进行抗病毒小分子药物的储备。同时一个很重要的举措是建立起可以在48小时内及早治疗的模式,市民可以就近到社区卫生中心测抗体或抗原,给予相应的药物。


“我相信,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而且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我们一定可以跑到下一波疫情的前面。”张文宏说。


中疾控:新发现275例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其中“大角星”报告42例


4月22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对比4月15日中疾控公布数据,4月14日至4月20日,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275例,新监测到12种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


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20日,全国共报送32993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涵盖117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及其亚分支(构成比64.3%)和BF.7及其亚分支(构成比33.0%)等。


其中,BA.5.2及其亚分支包括DY.2(19.2%)、DY.4(11.6%)、BA.5.2.48(11.3%)、DY.1(8.6%)、DY.3(5.6%)和BA.5.2.49(3.5%)等;


BF.7及其亚分支包括BF.7.14(22.4%)、BF.7.14.1(3.7%)、BF.7.14.5(3.0%)、BF.7.14.4(2.4%)、BF.7.14.3(0.4%)和BF.7.14.2(0.3%)等。


共监测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603例,其中12个分支(注:下面框中标蓝)系首次监测到。


4例BQ.1、4例BQ.1.1、


19例BQ.1.1.13、1例BQ.1.1.17、


1例BQ.1.1.18、1例BQ.1.1.35、


1例BQ.1.1.38、1例BQ.1.1.46、


1例BQ.1.1.53、2例BQ.1.1.66、


1例BQ.1.1.69、8例BQ.1.2、


1例BQ.1.23、2例BQ.1.8、


2例CH.1.1、3例CH.1.1.1、


1例CH.1.1.11、1例DT.2、


1例EA.1、2例EG.1、


3例EL.1、7例EM.1、


1例EU.1.1、2例FB.1、


3例FE.1、1例XBB、


4例XBB.1、2例XBB.1.11.1、


1例XBB.1.12、4例XBB.1.15、


42例XBB.1.16、5例XBB.1.16.1、


16例XBB.1.17.1、37例XBB.1.19.1、


2例XBB.1.22、22例XBB.1.22.1、


1例XBB.1.23、5例XBB.1.24、


1例XBB.1.4、109例XBB.1.5、


2例XBB.1.5.11、9例XBB.1.5.12、


2例XBB.1.5.15、7例XBB.1.5.23、


35例XBB.1.5.24、1例XBB.1.5.28、


1例XBB.1.5.32、1例XBB.1.5.36、


1例XBB.1.5.5、2例XBB.1.5.7、


2例XBB.1.9、163例XBB.1.9.1、


35例XBB.1.9.2、1例XBB.1.9.3、


1例XBB.1.9.5、11例XBB.2.3、


1例XBB.2.3.2、1例XBB.2.4和2例XBB.3。


值得关注的是,其中监测到42例XBB.1.16。此前,上周(4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共监测到15例XBB.1.16(系我国首次监测到),本周已增加到42例。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