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育人,文化润城
4月23日
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
2023年“书香龙泉驿·全民阅读”
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暨“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
在东安书院(大运会主媒体中心)举行
本次活动以“书香龙泉驿悦读迎大运”为主题,呈现出一场丰富的读书盛宴,龙泉驿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伟,龙泉驿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雍峰出席活动。
共赴读书盛宴
名家与读者同台分享
本次活动邀请四川大学教授、诗人、作家向以鲜分享了学术专著《盛世的侧影:杜甫评传》。该书入选2022年3月腾讯“华文好书榜”前三甲,获2023年韬奋基金“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书评大赛特等奖,还被《散文》《美文》两期刊作为重点选题连载。成都市作协副主席、诗人、小说家魏平分享了长诗《劳动万岁——为129名中国工匠造像》。作为第一部讴歌当代工匠的长诗,其关注的129位全国工匠中,龙泉驿区就占了30多位,该书入选四川省作协年度重点研究项目,被深圳文联评为“全国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读者代表们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生活方式和写给来参加大运会的世界各地大学生运动员的一封书信。
随后,还举行了“驿书坊”授牌仪式、“地方文献图书馆”开馆仪式、“金牌讲书人”和“书香文明家庭”颁奖仪式等活动。
活动现场,新华文轩、驿书房、天机云锦书城、席殊书屋等举办现场书展,展出的上万本图书让市民畅游在书海,引导市民群众与书为伴侣、与阅读为友,享受阅读的快乐。
全民悦读迎大运
建设15分钟阅读圈
当前,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进入倒计时100天,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进入最后攻坚阶段,更需要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厚植城市书香气质,推动城市文明更有品性。
活动现场,龙泉驿区“地方文献图书馆”在热烈的掌声中宣布正式开馆,作为四川省第一家地方文献图书馆,该馆现有在馆馆藏2316册,其中地方文献图书646册,首批收录雍也、傅全章、刘晓双、凸凹、肖平等18位本土作家的作品,涵盖了文学、文化、科学、教育、艺术、历史、地理等多种主题文献,多角度展示了本土文化艺术创作成果,为龙泉驿区文学爱好者汲取营养、交流学习创造了条件,成为集中展示龙泉驿区特色文献的窗口,通过大运会举办,向全世界推介龙泉驿。
截至目前,龙泉驿区已建成以区图书馆为主干、4个直属分馆、10个街镇图书分馆、123个村社图书室、50个“驿书坊”馆外阅读服务点为枝叶的总分馆体系,图书馆又以“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图书馆+部队”“图书馆+书店”“图书馆+民宿”“图书馆+景区”等服务模式共建成50个“驿书坊”馆外阅读服务点,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全面实现了区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全覆盖和城乡阅读公平、服务均等化,初步构建了市民家门口的15分钟阅读圈。
文化强区建设
打造“书香龙泉驿”
五千年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读书的优良传统。龙泉驿区拥有3000多年文明史,区内阅读资源禀赋独具一格,巴金文学院、沫若艺术院坐落于此,阿来书院、草圣书院落地建设,无数文人墨客在此挥毫泼墨,华语青年作家奖和华语青年作家写作营也在龙泉驿落地生根,城市书香气质更加浓郁,书香品质成为龙泉驿区这座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区的靓丽底色。
今年,龙泉驿区结合区域文化发展实际,提出打造“书香龙泉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塑造书香城市、全面推动书香化人、全面促进书香兴业,进一步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培育城市文明风尚、涵养城市独特人文气质,推动区域文化繁荣兴盛,加快建设文化强区,让“书香龙泉驿”成为龙泉驿对内宣传、对外展示的新名片、新触角、新话题。
“我们将拓宽市民阅读场所,构建书香精品街景,建设市民家门口的15分钟阅读圈;优化阅读场景,举办经典诵读、大众讲座、读书交流,提升阅读智慧服务水平;加强宣传引导,选树各类阅读先进典型,推动全民阅读蔚然成风。”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龙泉驿正在实施读书“七进”活动,大力推进全民阅读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同时举办100场“线上+线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验感强的系列读书活动,形成全民主题阅读新声势,打造“书香龙泉驿”品牌阅读新亮点,让“书香龙泉驿”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贡献龙泉驿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