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刘江永:政治对经贸关系以及国际关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从俄乌冲突以来,我们看到国际关系当中有一个现象,当安全与政治方面的矛盾上升以后,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会受到严重的冲击,目前中韩关系也是如此。
本来中韩的经贸合作、产业合作、甚至包括人文交流科技合作都发展得非常顺畅,特别是去年中韩两国建交30周年,应该说今年是面向未来30年的一个新的起点,但是遗憾的是由于尹锡悦执政以后,采取了向日本妥协、向美国靠拢,在地缘战略方面重新塑造美日韩这样一个针对朝鲜,甚至是针对中国的战略三角,使得中韩两国的关系受到严重影响。
中韩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因此可能受到严重冲击,当然它有一定的滞后性,也可能在今年末反应更加突出,造成政冷经冷的局面,我想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对于韩国来说,尹锡悦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韩国民众以及韩国产业界、经济界的利益。我们也看到尹锡悦在国内的支持率已经降到了34.5%,不支持率达62.6%,应该说对他未来的执政前途还是有影响的。
对中国来说,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但是目前的国际经贸关系,明显受到了国际政治因素或者说泛安全化的这样一些负面因素干扰,我认为目前的状况在整个历史长河当中,它是一个过程,不可能永远是这样。
那么韩国尤其如此,它国内的政治极化非常严重,所以我认为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中韩关系必然面临挑战。但是中韩两国是近邻,有非常深厚的促进两国互利共赢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困难总是可以度过的。
美韩总统
直新闻:尹锡悦访美时,与拜登共同发表《华盛顿宣言》,提到要实现美国核潜艇在韩国的部署,相关内容遭到各方批评。您怎么看尹锡悦这次访美对地区局势的影响?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刘江永: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很显然这次发表的美韩之间的联合声明也好,或者是尹锡悦在美国的一番政治秀也好,都令包括韩国国内以及东北亚地区许多国家担忧,我想这种担忧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对未来的影响,我想从中国或者说从朝鲜方面来看,是会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
我认为这次尹锡悦美国之行,实际上是在战略上完全站在了美国一方,并且针对俄罗斯、朝鲜和中国采取了可以说是相当不友善,甚至是带有敌意的一种政策倾向。这既会加剧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也会使得韩国站在和中国对抗的第一线,使得韩国的安全环境以及它未来选择的空间,都会面临着新的不确定因素。
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朝鲜半岛无核化的严重倒退,其中也包括这次美国的核潜艇向韩国方向进行部署,这一点我认为会严重刺激朝鲜的神经。朝鲜本来就面临着严重的安全方面的担忧,那么此举我想会令朝鲜今后有可能采取更加强硬的政策。那么2018年以前每年出现的朝鲜半岛以及东北亚地区的痉挛性紧张,今后我想难免还会发生。在2018年以后,文在寅执政期间,我们也看到半岛局势得到一定缓解,应该说来之不易。但是现在出现了逆流,可以说对整个东北亚的局势以及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都带来新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