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北京地铁里的站名就是用汉语和英文表示,2021年又把里面的英文元素换成拼音。最近,有网友发现,又从拼音改成了英文。
日前,很多成都市民发现,当年“退耕还林”政府斥巨资兴建的“环城绿道”,现在居然拔了绿化植物,种上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把市民整得懵圈了。
相关部门立即回应:市民反映的“拆绿还耕”现象确实存在,但均属于按照政策要求推动复耕,不存在违规之处。
但有网友表示,成都环城生态公园100公里串联起121个公园,“花了341亿,这得收多少大米才能回本?作为农盲,我还是上网学习了一下,一亩水稻的利润在770元算是比较高的,在不算地租的情况下,10万亩地一年能赚7700万,这要442.8年才能收回公园成本。这没有算复耕的费用,拆迁,养田培肥,引水等等。仅仅就是在正常的稻田上种水稻。就算双季种植,也是同样利润也要2214年。”
虽然网友不满,但“退林还耕”也有道理,这一举措旨在确保粮食安全。可是,20年前“退耕还林”,如今“退林还耕”,没完没了的折腾,治国施政如“翻烧饼”,倒霉的都是老百姓,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成都20年后“退林还耕”这容易,无非是继续投资,但山东省20年前的神预测,那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原来,最近有人翻出了2003年4月2日,山东《齐鲁晚报》头版头条文章:《我省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战略目标/2022年实现人口零增长》。
文章称:我省是全国第二人口大省……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在未来的20年里,我省将实施“三步走"战略,逐步达到人口零增长。具体是:到2005年末,全省总人口控制在9300万以内;到2010年,全省总人口控制在9600万以内;到2022年前后,实现全省人口零增长……
果然,2023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布数据: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山东太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