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如今在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正在进行着。
引入产业增添活力 贵州省锦屏县铜鼓镇火冲村,村民说:“以前养鹅规模小而散,臭气重还不卫生”,每每回忆起从前的体验,总是让他们眉头紧锁。而现在,根据产业基础和禀赋资源,红冲村结合市场需求,引进了羽毛球生产企业,将当地鹅产业强势推进了。如今有了技术支持,产品也有了稳定销路,村民们经济状况得到有效提升,生活条件也愈发富足。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企业也需要发挥领头作用,合理运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合作模式,吸引更多村民参与振兴其中。火冲村正是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实现了鹅产业逐步走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由“小而三”转向了“统一运作”,实现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模式,成功从“小养殖”走向“大市场”,效益显著提升。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培育并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劲动能,产业兴、农民富、农村美的发展趋势必将愈发旺盛。
组团发展共同致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于农村。而面对产业发展进度乏力、人口持续外流等问题,许多地方村村联合组团发展的意愿也愈发强烈。
浙江在不破坏既有的建制格局基础上,通过党建联建统筹农村发展,逐渐实现资源优化组合、思路共谋共享,努力破解农村公共服务不强、治理成本高等问题。以慈溪市为例,全市270多个行政村形成了81个片区,共落地发展项目200余个,不仅有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带动了农村就业率、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全力推动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倍差持续缩小。
对于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组织振兴是重要保障。党建联建激发组织活力,片区组团提升治理效能,能够有效统筹乡村发展,实现乡村资源的最优配置。立足自身禀赋,继续完善优化以强带弱、互补分工的发展模式,党建引领乡村片区组团发展的优势将愈发显现。
藏粮于技增加效益 近年来,每逢田里新增推广新技术,最开心的当属是村民们。因为能够通过新技术让自家农产品实现产量高、质量优的变化,这也让村民们使用农机农技的劲头更足了。
曾经,农村里时常会出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便是村民们时常担心冬天有寒潮、来年基本没产量,靠天气季节吃饭是常态。而现在,农村大棚里用上了稀土补光灯,不仅提高了蔬菜产量,还有效缩短了成熟期,能够让农产品实现错峰上市,经济效益大大提升。考虑到赣南地区山多林多田块分散这情况,大型机械难以得到效率最大化使用,村里还尝试用无人机播种水稻,农民作业变得更轻松,粮食生产也更有保障了。
重视农业现代化问题,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2%,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2%。发展农业科技,推广农业装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一定能更好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质增效,助力农业现代化早日实现。
信息来源:国家乡村振兴局 图片素材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