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四面环山,难以通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达城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脉,悬崖峭壁,山高水险,以前交通十分困难。解放前,进出达城境内有水路和陆路。
解放前达城交通运输简况
达城水路:旧时达城,州河航运一直是达城人出行和物资运输的主要途径,以州河、巴河、渠江三条主干流为水路运输网。据达州市志记载,汉唐时期,达州境内有木船搞水运,船多用质地坚韧的柏木制作,被称为“柏木船”。大型运输木船一般要配备后驾长1人、前驾长1人和桡工(纤夫)若干人;小型木船多是夫妻二人及家人,女为后驾长,男及家人为桡工(纤夫)。木船在州河逆水上行时,因激流险滩多,无论有风无风,都需纤夫拉船。纤夫有两类:一类指那些专以纤绳帮人拉船为业的人;另一类指桡工,在船只下行时负责扳桡,上行时负责拉纤。过激流险滩时,单靠本船船工无法拉船过滩,需增加临时纤夫:一是与其他船的纤夫合作拉船,称为“换棕”;二是附近的农民,他们常年帮人拉船,被称为“跑滩匠”,拉滩结束后结账走人。那时,木船顺流到达目的地后,若无货物回运,船主就将木船贩卖,船工搭乘其他船或“起旱”(步行)回家,重新购船营生。达城州河的船夫行船经三汇、重庆,过三峡至湖北宜昌、沙市等地,不知要闯多少激流险滩,时常船翻人没不能回归。时有歌谣:“达县到合川,二百三十三,那个四九滩,行船大半天;金滩丈八滩,人称阎王滩,稍不留神打烂船,丢下妻儿无人管……”
达城陆路:进出川的物品多由背夫、挑夫长途贩运。时有歌谣:“山高险路多,出门就爬坡,挑起无法歇,背起无处搁,三步两打杵,肩挑与背驮。”山里野兽多,还隐藏着土匪,背夫、挑夫要成群结队才不致于被野兽或土匪袭击。有时,在险恶的大山里负重行走时,背夫、挑夫脚滑掉下山崖的情况时有发生。
古出川之道有多条,达州境内古蜀道称荔枝道,秦汉时期为著名的间道(偏僻的小路)。民间有“一条黄龙(黄表纸)出川去,一条白龙(棉花)入川来”的说法。即达县外输的主要是黄表纸、桐油、生漆、木耳、皮革、猪鬃、青麻、茶叶、药材等山货,输入的主要是棉花、盐巴、布匹等日常生活用品。民国初期,长江航运兴盛,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设立海关,成为四川第三大城市,有“成渝万”之称。背夫、挑夫翻山越岭常去万县码头贩运货物。抗日战争时期,长江三峡航道被封锁,原依赖长江航运入川的货物,改为陆路由背夫、挑夫贩运。
达城境内短途运输有抬轿、滑竿等,1929年后出现人力车、架子车等。
1941年,为抗日战争需要,达县城横跨州河的通川桥建成,汉渝公路全线贯通,始有汽车通行,主要是用于军用物资运输。碎石路面,凹凸不平,汽车行驶颠簸不堪。达县成为转运物资的场所,政府将小东门外柴市街口至中山公园(今人民公园)大门口被日寇飞机炸得坑坑洼洼的秋水潭、绫子机房一带填平夯实,建成达城最早的停车场,最初只是停放军车和货车。后来,这里被达城人叫做“老车坝”。
汽车开初在达城奔跑时,人们对这种不吃草料而且跑得快的铁东西很是惊奇,纷纷聚集围观。汽车发动时,发动机轰隆的声音将那些看热闹的人吓得作鸟兽散。
为看汽车,西门上有几个小伙伴相约去老车坝,有个叫李成志的细娃儿不到四岁,被看汽车的人群冲散,同去的小伙伴急得哇哇直哭。大人寻找时,小成志正站在公园门口左顾右盼,见父亲到来,破涕而笑,指着行驶的汽车说:“汽车、汽车!”后来令人意味深长的是,李成志的父亲李有义,由此关注并喜欢上了汽车,并成为汽车运输经营者。
解放前达城汽车运输发展简况
1941年通川桥建成通车后,达城民营汽车开始出现,先后有:通川汽车公司,后来改组为“汉渝汽车运输公司”;达通汽车运输公司;复权汽车公司;另有劳伦、绥运、昌华、渝鄂、天城、郑家等汽车运输公司。
这几家公司顶峰时期合计汽车有近20辆,既有货运,也有客运。1948年,物价暴涨,私商竞争激烈,各公司相互杀价拉客,一时间客货运输秩序混乱。最后各公司出面相互协商,一致同意恢复最初定价。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有人经营重庆经大竹至达县的汽车运输线路。有个驾驶员姓任,与达城任家照相馆认了本家,常住任家,还不时给任家带来礼品:“洋火”(火柴)、“洋碱”(肥皂)、“洋伞”、罐头等。任家照相馆也不时回赠予他达县土特产。
达城木炭汽车发展简况
木炭汽车就是用木炭代替汽油作燃料的汽车,也叫煤气车。把木炭放进汽车特制的煤气炉内,使之在适当的温度下变成煤气,从而用来作为发动引擎的原动力,每跑20公里左右后,需掏出炉灰再把木炭放进去,用同样原理去运行。
1931年,汤仲明制成中国第一辆自制木炭代燃汽车。1935年,汤仲明在沪开设制造煤气发生炉的专业工厂,各地民营汽车运输企业陆续购置煤气发生炉,改装代燃汽车。
那时,中国石油资源尚未开发,汽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西南大后方汽油匮乏,公路上,除军用汽车外,大多数民用汽车改烧木炭。木炭汽车在汉渝公路行驶很慢,公路少养护人员和设施,公路状况极差,“晴天一把刀,下雨一包糟”,汽车沿途抛锚,时开时停。达县到重庆最快需一天半,有时需三五天才能到达,“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日行六七十,八九靠人推”。乘客到站下车时,满身都是木炭灰和公路泥尘灰。达城民营汽车公司生意惨淡,临解放时相继散伙倒闭,只剩木炭汽车4辆。
达城木炭汽车主要燃烧青冈树木炭,火力大,耐持久。木炭汽车比烧汽油的汽车要费事得多,发车前要提前点炉,需四五十分钟。行驶中要添料、捅炉,司机每天的工作相当辛苦。在汽油匮乏、交通困难的年代,木炭汽车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承担了繁重的运输任务。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达城没有国营汽车运输单位,陆上运输绝大部分靠重庆临时长途汽车支援,达县境内的短途运输则由牛马车交通工具担负。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中国甩掉“贫油”的帽子,木炭汽车逐渐淡出视野。
木炭汽车经营者李有义(1916—1968年):营山县农村人,幼年入私塾,16岁时随“山那边人”浪潮到达城杂货铺做学徒,学徒期满成为伙计,后在南门上租店,夫妻二人经营杂货。1942年,李有义将杂货铺交由妻子打理,独自去重庆学习汽车驾驶技术。1947年,达城劳伦汽车运输公司成立,属私人集资合营,股东有高云岩、王春波、姚子恢、王俊南等人,有汽车2辆。公司聘请李有义为驾驶员。不久,劳伦汽车公司股东散伙,李有义变卖家产,购得一辆汽车,成立绥运汽车公司,独资经营,地址在东街若瑟医院隔壁,李有义任经理兼驾驶员。
朱渝生今年86岁,是李有义的儿子李成志的小伙伴,常去李家玩。他说:李父开木炭汽车后回家,脸上总有被木炭污染的痕迹,身上的衣服也脏兮兮的。小伙伴想学开汽车,李父说:“没有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和过硬的技术,休想开好木炭车。司机不仅要开车,还要掏炉灰和推车,车子出故障、半路抛锚是常事,司机要爬到车底抢修,弄得满身油污,精疲力尽。”李父在家常与小伙伴做开汽车的游戏:双手做紧握方向盘状,目光注视前方,训练如何左转弯或右转弯。朱渝生深深记得李父和蔼可亲的面容——中等个、短发、大耳。朱渝生长大成人后,在汽车运输公司工作,与汽车结缘,也许是小时候受李有义的影响吧。
临解放前,达城只剩烧木炭汽车4辆,其中就有李有义的一辆。1950年,达城由于少机动运输工具,牛马车行业一时兴旺,达城组成“兽力车运输联营社”和“运输商业同业公会”,李有义为主任委员(后由高德继任),吴毓耕为副主任委员,有组织地担负起达县境内的短途运输任务。
李有义的儿子李成志(1938—2003年):小学时期,因为父亲开木炭汽车,有同学便给他取了个外号叫“木炭车”。1957年,李成志从达高中毕业,1958年任达县城关镇民办中学教师,1959年达县举办第一届运动会,获跳远冠军、100米短跑冠军、团体冠军、400米接力赛冠军。1961年民中停办,李成志先任蔬菜合作店会计,后任经理。1979年以40岁的年龄考入四川电大,毕业后兼职达县地区经济贸易学校教师。李成志国字脸,中等个,分头式发型,目光笃定,说话风趣幽默。小时候,爱呼唤小伙伴去他家玩耍。长大后,喜欢结交朋友,不分贵贱,侠肝义胆,善不欺,恶不怕,豪爽大方,多有助人义举。有一次,一个大个头青年将李成志的小个头朋友欺负,李成志邀约几个朋友说理,大个头赔礼道歉。后来,大个头与小个头也成为朋友。有朋友向他借钱,他会慷慨解囊。李好酒、好客,生活紧张要票证那些年,到李家“打秋风”的朋友不断,总会有酒有肉。李成志2003年因病去世,悼念的花圈多达一百多个。逝世之前,李成志手捧相片镜框,望着父亲与木炭汽车合影的老照片,用手抹去镜片上的灰尘,潸然泪下。
2018年,李成志80岁冥寿,儿孙们聚集到李成志的墓地,送上洁白的鲜花,深切悼念。
结束语:在高速公路、高速火车、飞机航运的今天,木炭汽车虽已成为历史,但记录了早期汽车行业艰辛创业的历程,体现了中国人不畏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也承载了那个年代的特殊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