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205|评论: 13

[原创] 诸葛亮应该是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17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桔柏古渡回来,专门绕道临清门,前往敬侯祠。这是费祎的墓祠。没错,就是诸葛亮前出师表中提到的“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       说到诸葛亮,想起武侯祠里那幅著名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我不认为这是赞美诸葛亮的,恰恰相反,这对联是指责诸葛亮好战必亡,治蜀宽严皆误的。
对于诸葛亮,民间也罢史家也罢,赞美他的居多。而我除了少年时候读他的《前后出师表》有些许感动,长大后随着阅历增长,特别是读完《三国志》,对诸葛亮的好感消失殆尽。今天你再读《前后出师表》,就会发现,通篇都是在指责后主刘禅。而且连选人用人都要插手安排,实在是只手遮天。这也就罢了。他还不顾蜀汉国力,不自量力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和他的继承者姜维一起,耗尽了蜀汉最后的一点国力,提前被灭亡。扪心自问,在国力如此孱弱的时候,应该如何做?恐怕任何人都会依据秦岭守汉中,依据剑门关、葭萌关、牛头山上天雄关、嘉陵江的桔柏古渡、涪江江油关防守,对内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对外联合东吴共抗曹魏。这样发展下去,人口经济双增长,即使不能战胜曹魏,至少可以偏安四川盆地自保,不至于二世而亡。然而,以诸葛亮的智慧,怎么可能不懂这个道理?
​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不愿意专注于发展国力,因为,发展经济,意味着诸葛亮的权力会大大削弱,很有可能失去只手遮天的地位。说到底,保持战争状态,最有利于诸葛亮长期执政。
​      所以,我认为,诸葛亮是蜀汉灭亡的最大推手,甚至可能是罪魁祸首。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3-5-17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照例自顶
发表于 2023-5-17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哗众取宠。没有诸葛亮,有蜀汉的存在吗?

发表于 2023-5-17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诸葛亮五次北伐,第一次与第五次算全面规模,其他三次规模不大的。
蜀国与魏国的领土,人口等因素。魏国才最喜欢修养一段时间,蜀国人口基数,面积与魏国不是一个级别的,魏国人口是蜀国的4.7倍。
三国时期蜀国的南中地区还属于大王级别的,不造反就阿弥陀了。
用北伐拖住魏国,魏国还有东吴这个敌国。事实上魏国很少主动进攻蜀吴两国,主要想修养一段时间后,一举灭蜀吴,综合国力决定的。
诸葛亮的北伐个人觉得正确的。至于教育刘禅,不是正确的,毕竟乐不思蜀的人物,未必喊他真的掌握蜀国,蜀国早就跨了。。

至于那个攻心联,前部分说的诸葛亮南征孟获,攻心为上,后面说的是答法正书的内容,大致战时时期,法律严格的意思。蜀国内部还有东州集团,本土集团,才是刘备的荆州集团,法律严格应该的。
楼主理解成赵藩批评诸葛亮的了。当然,你一家之言也可以说的。。

发表于 2023-5-17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时期的人口非常重要的,蜀国全国才94万人。
曹魏当时估计守不了汉中,就把汉中人口在丢失前大量迁走。。
汉中当时是益州的,张鲁时期直接叫东川,西川就不说了三。张鲁与刘璋还结了梁子,才有刘璋让刘备入川。。。

发表于 2023-5-17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张鲁逐步变成一方军阀,就是黄巾起义,董卓进洛阳后,中原大乱,很多人口躲避战乱,进入汉中地区发达的。汉中那是相对富裕,安宁的。。。

就搞了个五斗米教,吃饭不要钱。没有县官统治,一律喊祭酒。马超归张鲁时期就是:督讲祭酒。。
马超混成神棍了。。。马督讲祭酒

发表于 2023-5-17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置义米肉,县於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雄据巴、汉垂三十年。
                   三国志·张鲁传




原来战争时期可以这样玩。。

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


远离战争,珍爱和平真正含义,三国时期就看出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23-5-26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处来去处去 发表于 2023-5-17 14:21
楼主哗众取宠。没有诸葛亮,有蜀汉的存在吗?

你如果说,没有刘备,蜀汉会存在吗,我将统一。说没有诸葛亮,蜀汉就不存在,这是态夸张了

 楼主| 发表于 2023-5-26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牛谐吉 发表于 2023-5-17 23:14
诸葛亮五次北伐,第一次与第五次算全面规模,其他三次规模不大的。
蜀国与魏国的领土,人口等因素。魏国才 ...

如果是说上联是针对南征孟获,“从古知兵非好战”,那么,岂不是与多次北伐自相矛盾?个人看法,无论赵藩是不是批评,我认为现在看来,是队诸葛亮所做所谓的批评。还有,学生时代读出师表,热血沸腾。现在你再读,这哪里是臣下对君王的奏章,完全是教育和安排。将心比己,刘禅的憋屈可想而知。还有,为什么不着重休养生息?偏要穷兵黩武?我认为原因就是诸葛亮怕发展经济导致本土官员发展壮大,导致最后大权旁落。让蜀国一直处于战争状态,自己可以一手遮天。至于蜀汉的灭亡,他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楼主| 发表于 2023-5-26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牛谐吉 发表于 2023-5-17 23:40
(又置义米肉,县於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不置长吏,皆以 ...

赞同。可惜很多人不明白,还把蛇兄弟夺其屋当成神圣伟大的事业。

 楼主| 发表于 2023-5-26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杀兄弟夺其屋
发表于 2023-5-26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树幽花 发表于 2023-5-26 08:42
你如果说,没有刘备,蜀汉会存在吗,我将统一。说没有诸葛亮,蜀汉就不存在,这是态夸张了

按照古代的习俗,父亲死亡,子女是要给父亲服丧三年的,刘禅选择在三年后改元,一方面是给予诸葛亮君王般的重视,将建兴视作属于诸葛亮的年号;二来是刘禅将自己视作儿子,从心底为诸葛亮守丧。可见刘禅拜诸葛亮为相父,也确确实实是将诸葛亮当作父亲来看待。
因此,纵然诸葛亮的《出师表》不像是臣子对君王说话,但诸葛亮对刘禅,确实就像是父亲照顾儿子一样无微不至;虽然诸葛亮权利很大,但无论是诸葛亮生前还是死后,刘禅都从没有怨恨过诸葛亮,而且处处维护诸葛亮,给了诸葛亮莫大的荣誉。

 楼主| 发表于 2023-5-26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处来去处去 发表于 2023-5-26 10:33
按照古代的习俗,父亲死亡,子女是要给父亲服丧三年的,刘禅选择在三年后改元,一方面是给予诸葛亮君王般 ...

刘禅不敢不服丧三年。因为军权掌握在诸葛亮选择的继承人手上。相权大于君权,在集权专制时代是不正常的。从前后出师表可以看出,诸葛亮都一手遮天。首先就是选人用人。其他就更不用说了。

发表于 2023-5-26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蜀汉是别人“赋予”的,偏安西蜀的刘姓汉室自诩是正统大汉。

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是为了铲除奸佞匡扶大汉,只不过有点“不自量力”。

后世习惯用成败得失来评判人和事,没有消灭曹魏,诸葛亮北伐也就难以被肯定。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