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唐代,作为入川的重要陆道交通线之一,米仓道的地位仅次于金牛道,西经苍溪可以沿南方丝绸之路经阆中、南部、三台、中江沿线抵成都,此乃米仓道西线,而光禄坂就是阆中至成都古驿道的一个重要节点。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唐宝庆元年(762),在去阆中看望老友房琯时,感叹道路艰辛,写下了传唱千古的《光禄坂行》。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成都到阆中,道路的艰苦惊险,也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怀念之情。 
   杜甫的一生,颠沛流离忧国忧民,他把人民的痛苦放自己切身的痛苦之上 ,鉴于杜甫的人格魅力,后世很多名人采用杜甫的诗歌,创作了不少艺术作品。 
    清末民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朴学大师、民族主义革命者章太炎(章炳龄),就写下了行书作品《光禄坂行》。 
   现代画家,中国国画院画师,浙江画院院长陆俨少(1909年-1993年),提取《光禄坂行》诗中,山行落日下绝壁,西望千山万山赤 ,创作了国画作品。 
   盐亭本土画家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艺术院副研究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刘立喜老师,也创作了关于光禄坂作品。 
   光禄坂,作为古驿道的一个重要节点  见证了过去人们南来北往的艰苦历程,反映了过去交通的曲折蜿蜒、坎坷艰辛,让人不禁吟哦感慨、题诗留墨。 
   历史上名人留下的作品: 
《光禄坂行》 
 唐 杜甫 
山行落日下绝壁, 
西望千山万山赤。 
树枝有鸟乱鸣时, 
暝色无人独归客。 
马惊不忧深谷坠, 
草动只怕长弓射。 
安得更似开元中, 
道路即今多拥隔。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崇宁元年闰六月廿五日道祖再按盐亭经光禄坂》 
 作者 薛绍彭。 
光禄坂高盐亭东,潼江直下如弯弓。 
山长水远快望眼,少陵过后名不空。 
当时江山意不在,草动怕贼悲途穷。 
客行益远心益泰,即今何羡开元中。 
薛绍彭,字道祖,号翠微居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宋代著名书法家。与米芾齐名,人称“米薛”。 
 
盐亭登高山庙 
 宋 :(程公许) 
晓驰光禄坂,暑憩盐亭县。 
嵯峨山叠云,窈窕溪横练。 
长怜少陵叟,浪走天涯遍。 
耿然忧国心,甘作忍饥面。 
世难今略平,军行余后殿。 
凭高慨往哲,欲去有馀恋。 
程公许(hǔ),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洲。南宋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市叙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