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廉无名 大巧无术”----记十七叔祖徐味冰
十七世叔祖徐公味冰,在汉阳柏泉三甲张氏家族里,是个屹立在重重迷雾中历史上的大人物。他先教书育人、自弃笔从戎,砥砺前行,铸就成一名用于担当,冲锋在前,无私奉献,隐姓埋名的英雄。说他“真廉无名,大巧无术”一点也不过分。他所披着神秘外衣,是与特殊的工作及身份所决定。天降大任如斯也的高尚情怀,无愧柏泉三甲张氏家族先祖们的教诲。
他在各个历史时期,扮演着不同角色,不管系鸾飞凤翥仕途;还是艰难险阻工作,凭借渊博的学识,聪明的才智,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工作)。一生正气两袖清风的他,虽身居高位,涉及高层秘密较多,还是独当一面的人物,由于勤奋,涉世较深,所到之处均有令名。就是这样一位人物,金盆洗手之时,还退得干净、漂亮、洒脱。他晚年寓居上海,潜心写作,传世之作有《铁窗小语》《库仑杂存》等(目前只找到这部1929年刊行《库仑杂存》《铁窗小语》等,据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竟是位写爱情小说作家,擅长描述细腻的爱情 ,及花花蝴蝶之类......
就是这位让人猜不透、摸不着的大人物,曾二次冒险进入库仑,在为祖国统一,民族复兴作贡献。他的进取拼搏,凸现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在接受外援物资运输途中,他独当一面,披荆斩棘不畏艰险,带领部下多次出入艰难险阻,并能出色地完成政府(国家)颁布的任务,他是位,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
经堂弟张韬多年海内外寻觅,及其姑妈多次零星的回忆,终于将诸多零散杂乱无章,似无关联的碎片,逐一拼衔起来,这才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让人“步入”徐公味冰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了解,尘封多年一段鲜为人知的人和事;通过文史资料和所撰书籍,使读者亲其境,而且还能聆听其教诲,还可读懂这位技术官员(官僚阶层)中的那种流离颠沛的工作和生活,及诸多难于想象的无奈。从时间轴的时事上,了解到,具有鲲鹏之志的徐公味冰,颠沛流离近似坎坷的一生 。他具有张家人不屈不饶的性格;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他那,不畏艰险用于担当,砥砺前行的高尚品质。
堂弟特地用办公软件XLSX,准确描绘出味冰公那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在时间轴的引导下,有效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让各个时段所发生的时事,清晰地再现出来,并将是非进行了剥离。使这位“真廉无名,大巧无术”不畏五斗米折腰的汉子,不被尘封在岁月所流逝。让当年提倡:“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精神,永远绽放在神州大地上!
徐公味冰早年就读于京师法政学堂,两年预科,三年本科,毕业后的他,于1914年在京沪两地办报,投身于新闻媒体间。就在办报期间,发生一桩彻底改变命运,影响其一生的重大事件,他在给好友张维的心中写道:“鸿鼎老兄道鉴:荏苒华年,倐焉四十。值县弧之日,作抱膝之吟。远隔家山,又丁时乱。余怀渺渺,写此聊当引殇,即希吟坛斧藻,并惠和章。” 并赋诗《四十初度书怀六首》中的第五首感叹道:
(五)
生涯自笑太劳形,竹管芒鞋两不停①。
瀛海荒山人避地②,穹庐戈壁夜披星③。
分明家在身常寄,宛转穷途事屡经④。
东望崆峒祝玄鹤,愿将仙寿奉椿庭⑤。
“瀛海荒山人避地”和注解,是在向世人讲述: 1915年12月7日袁世凯一意孤行悍然称帝,新闻媒体骂声一片,生为湖北汉阳人心底耿直,外加一向他文笔犀利,看到这类悖逆祖制,大逆不道之事,自然要仗义执言。他将袁世凯登基的之事,酣畅淋漓地桶了个底朝天;这下可桶破了天大的炉子,袁世凯(政府)发檄文通缉,捉拿这位在京、沪两地的办报年轻人。汉阳柏泉垸子湾的他,原本姓张号芝龄(讳啓香),出于求生之本能,只有改名换姓,这才躲过一劫!此称谓自己:汉阳张子徐味冰,此姓氏伴随了他的一生还涉及到次子徐世材(另文述),其长子姓张名世楫。
1917年至1918年一度在家乡汉阳教书,据说是某小学的校长,而且干得很好。在这年,他结识了年龄相仿的冯玉祥(冯长徐8岁)。是年(1918年)2月,护法运动中冯受命段祺瑞(政府)命令率部南下攻打孙中山、陆荣廷的护法军,冯玉祥在湖北武穴通电主和,被免职留任。6月,率部攻占湖南常德后,才被撤销处分。同年6月14日,陆建章因不听号令,被他的长官——收复外蒙古的徐树铮枪毙,为此,在冯心中埋下复仇的祸根。11月,段祺瑞为了安抚冯玉祥,任命他为湘西镇守使。
1925年春,冯迫于奉、皖两系军阀的压力,冯玉祥赴张家口就任西北边防督办,所部改称西北边防军(简称西北军),8月任甘肃军务督办,仍兼西北边防督办。在此期间,他接受共产党人和苏联专家帮助,建立各种军事学校。是年,徐公味冰受冯玉祥召唤,弃笔从戎在其麾下任职,开始长达二十二年的军旅生活。不久随军进入西北甘肃兰州。1926年边防督办署成立包、宁汽车路局徐公味冰代理总办。下设包头、五原、磴口、宁夏各汽车站,配有该局的汽车,设备。从4月份起办理军运。
1926年7月徐公味冰奉冯玉祥、张之江之命赴库仑(乌兰巴托),即:第一次赴库仑。在所著的《库仑杂存》中[余之赴蒙任务中写道:“西北边防督办张公之江,国民军总司令冯公玉祥,檄味冰赴蒙办理要公,凡一切来往文电,原书本皆汇存,以非本书范围,故概从删略......”看来徐公是位极其严谨之人,书中探查不到当年他赴库仑信息,只有查阅相关资料了。
1911年12月28日哲布尊丹巴,在沙俄的怂恿支持下登基为帝,外蒙首次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不久这闹剧性的“独立”因俄罗斯十月革命而夭折。1919年,北洋政府派徐树铮率领中国东北边防军第一师军进入蒙古,外蒙王公被迫取消自治。这年11月17日,外蒙古正式上书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呈请废除中俄“蒙”一切条约、协定,回到中华民国怀抱!
1921年6月,苏俄红军借战事进入外蒙与白俄匪军作战,7月攻占库伦,消灭白俄罗斯反对势力,顺手把中国的军政机构赶出了库伦。7月11日,外蒙再一次宣布独立。
1923年,蒋介石被孙中山先生派到苏俄去访问,其头衔是“孙逸仙军事代表团”团长。蒋想在库仑建立一所军官学校,训练一支国民党的军队,然后以库伦为基地向北平进攻(当时北平是北洋军阀总统曹锟的首都)。苏俄当时的军事委员会的主席托洛茨基跟蒋公中正说:“你们想从蒙古打北京不行,你们国民党的脚步绝对不允许踏进蒙古的土地”。同年11月5日,苏俄与外蒙签订《俄蒙友好条约》:“俄国劳农政府承认蒙古政府为唯一合法蒙古政府”。下面按时间轴,将与徐公味冰有直接关系的时事,和历史记录转载如下:
1927年4月6日上年去苏联经外蒙古接运军用物资,身为国民军联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议的徐公味冰,回到阿拉善旗,看到当地官员与国民军地方官员政见不合,分歧不小,争执还相当激烈。徐担心此事影响这批事关国运的外援物质及运输,忙去函,向阿拉善旗官员进行解释。
1928年11月11日国民政府军政部成立(前生,军事委员会军政厅,掌管全国海陆空行政事宜),该部隶属国民政府行政院。冯玉祥任部长、张群任政务次长、鹿钟麟任常务次长。5月因蒋、冯关系紧张,鹿仲麟接替冯部长位置。
1929年徐味冰任国民革命军联军甘肃司令部中将参事,代理甘教厅厅长、军政部会计处军事计政设计委员会委员。
1933年湖北保安经费管理委员会,耿伯均任主任,郑呈翰、徐味冰任各专区分经理处主任(据说由卢铸梭推荐)。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冯玉祥继任第3、第6战区司令。1937年10月设立军政部武昌办事处。1938年冬,又在桂林设立分处,明文规定,军政部会计处新增设的分处,一律由会计长指挥。军政委员会计政室于1938年6月归并于会计处。对外挂牌曰“军政部会计处军事计政设委员会”,内分岁计科。
1940年在重庆对外易货委员会,徐公奉命视察。要想了解当年以货易货的外援事宜:中国以矿产(主要稀有金属等)、农副产品等出口,换取苏联武器的支援。得翻阅当年的相关资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苏联对华军事援助述略》:售华飞机1562架,另一说来自从1938年5月至39年10 月在中国任工程兵高级顾问的A•卡利亚金(嘉梁钦),他认为援华飞机数为1235架。但是时任首席军事顾问切列帕诺夫(即赵列潘诺夫,A.I.Cherepanov,从北伐时期就担任驻华顾问)则给出了885架这一数据。鉴于切列帕诺夫在华的地位与权限要高于卡利亚金,故切列帕诺夫的885架数可信。从航空员角度分析,一般认为苏联志愿航空队有3600余人来华,其中有约1100名航空员。因为苏德战争的爆发,苏联立即撤走了全部航空队。
根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行政院档案,中苏间,前两笔共计1亿美元的贷款,到1939年9月1日已全部用完 。而第三次易货借款自1939年9月1日至41年末,实际动用7317万5810.4美元。 后因,苏德战争爆发,第三笔贷款的使用便中断了, 因此可知实际动用的苏联贷款数目,共计1亿7317万5810.4美元。运输路线均经外蒙入境。
1940年戴笠、杜月笙邀请全国青帮、红帮头子、山主、舵把子齐聚重庆交通大楼商榷相关事宜,除了杜月笙,帮会方面还有四川韦作民、田得胜,上海向潜、杨虎,武汉杨庆山,浙江张子廉,河北张树声......国民党方面除戴笠外,还有一位关键人物,军统徐亮(徐味冰)也正式露面。这次聚会名义上国民政府与大佬商榷工作,实则是在帮会中安插军统的眼线。
出任了维持会会长的张啸林,1940年被军统特务刺杀。黄金荣一直留在上海,日本人多次请他出任上海市政府要职,均被黄金荣想方设法拒绝了。1937年8月日军侵入上海滩,戴笠和杜月笙商量要成立一支1万人的武装游击队,以配合正规军的战斗。并负起“肃谍反间”的任务。戴笠清楚地认识到以杜月笙的社会影响力,完全可以拉起一支万人队伍,但当时政府财政吃紧,前线战事处处要钱,政府已没有多余的钱来装备这支队伍了。戴笠把自己的顾虑告诉了杜月笙,没想到杜听后哈哈大笑:“人之爱国,谁不如我。好在我除了爱国之心,还有点钱。”随即杜出钱购买了5000支手枪、5000支步枪,同时动员社会各界人员入伍。10月,这1万人的武装游击队就投入了实战当中,在上海南市和苏州河两岸配合正规军与日军作战,尽管战斗力差,但大多数队员异常英勇顽强,为抗战做出了牺牲。据事后统计:这支武装游击队战死的就有1500人以上,受伤500余人。杜月笙闻讯悲痛不已,对自己的属下说,他不是心痛自己出的钱,而是心痛这么多热血青年捐躯沙场。人算不如天算! 唐·杜牧他在《赤壁》吟诵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深宫锁二乔。徐公味冰在《四十初度书怀六首》中也感叹道:
(一)
裙履蹁跹几许时,镜中霜雪鬓成丝。
每多忧国思亲泪,敢举延年献寿卮⑥。
牢骥曾遭同皂耻,亡羊莫待补牢迟。
书生结习深难拔,慷慨高吟又有诗。
(二)
革命狂潮热不禁,无端宦海听浮沉。
万千路债偿行脚⑧,四十官年有退心⑨。
安石苍生增仰望,嗣宗白眼费搜寻。
怪来爨下枯桐泣,衰世论才泪满襟⑩。
注:(诗注解):
1.余昔年在京沪办报,昨岁复主陇报而频年奔走,可谓极手足之劳。
2.谓昔年得罪袁皇帝致遭通缉,变姓名乃免。
3.《库游杂存》余所著也。记行役情形甚悉。
4.生平奔走党国,经历危险者屡。
5.老父年已八旬,余奔走党国十余载,未克归省。
6.赋诗字数非敢言称觞也。
7.夏间曾著《铁窗小语》,未附书感数率。
8.予少时留学放洋,壮时奔走当国,厉各行省殆遍。十四年奉冯公召来西北后,又两度探险赴库仑。
9.古称四十而强壮,予当此时,名心独淡,或亦环境所致。
10.余爱才若命几于成癖,虽以此得咎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