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879|评论: 0

论道“心”主张,成都举办家庭教育“家校社”三方圆桌会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5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片 1.png
学术引领,共话融通,家、校、社携手构建孩子成长“同心圆”。
为落实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精神,平等对话广聚智慧,探索学校积极主导、家长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育人机制,5月30日,由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指导,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携手成都广播传媒中心举办《论道教育“心”主张——2023成都市家庭教育“家、校、社”三方共话圆桌会议》,邀请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国心理学会理事、情绪与健康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冯廷勇和校长、名师、家长一起开展主题讨论。本次活动在成都市龙泉驿区西川汇锦都学校举行。

图片 2.png


成都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谭莹在致辞中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有机衔接、协同配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谭莹表示,儿童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而他们的发展与成长受到学校、家庭、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要做到家校社协同育人,其中“育人”是核心、“协同”是关键、“机制”是保障。
据悉,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将家庭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纳入综合督导评估内容,纳入师资培训和教师考核工作。依托开放大学成立成都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推进家庭教育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课程体系化、校本特色化。以家庭教育指导为重点,连续8年举办班主任技能大赛,切实增强3万余名班主任家校共育能力。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三级家委会和家长学校覆盖率达到100%。
龙泉驿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李果在致辞中表示,《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家庭履行主体责任、社会有效支持服务”的职责,如何化解实践中学校、家庭和社会间的“不信任”“不认同”难题,此番在这里举行“家、校、社”三方共话圆桌会议,目的就是要请专家、校长、名师、家长就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通过平等对话,众筹问题、共享办法,明确三者的职责边界,强化价值认同,奠定相互信任的情感基础,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共同担负起培养孩子健康成才的重任。
据了解,龙泉驿区依托社区教育中心,紧紧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主题,按照“整合资源,专业服务,家校社协同,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广泛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培训活动和学习型团队创建,着力打造“尚学龙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品牌,推动家庭教育培训专业化、社会化和规范化发展,为全市家庭教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副主任崔化军致辞,他说,本次圆桌会议以家庭教育“家、校、社”为主题,扣住了教育发展的关键,“育人”是核心、“协同”是关键、“机制”是保障。“近年来,我们推出了大量聚焦家庭教育、教育方法、家长成长的优质内容。其中,成都市教育局和成都广播传播中心联合打造的‘熊猫智慧家长’家庭教育系列内容成为网络传播的爆款产品和成都市家庭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推动成都教育良性生态发展。”
成都市龙泉驿区西川汇锦都学校初中部校长赵飞说道:“我们真诚地希望,以我们不懈的努力和探索,能为龙泉驿区乃至全市的教育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有幸与各位领导、专家一起论道教育‘心’主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助力。相信本次活动,会让我们对教育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能更好地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向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向发展。”
会议上,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冯廷勇教授以《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塑造:做幸福的进取者》为题做专家报告,侧重从心理学的视角,围绕青春期的心理特征、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征、健康心理塑造的方法与技巧等问题,解读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冯廷勇教授提醒家长们,孩子内心的隐秘角落,需要投入更多关注。他说,青少年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冯廷勇教授向家长们抛出了一个问题:95%以上的家长都期望自己孩子的成绩是中等或中等以上。请问这个期望合理吗?希望家长们能理性看待自己对孩子的学业期待。
冯教授说,作为父母、老师,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情绪。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温度计。在谈到孩子健康心理塑造的方法和技巧时,冯教授为家长支招,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与归属感,学会悦纳自己,科学使用表扬与批评,寻求专业人士和机构的帮助和支持,找到与孩子之间的相处之道。
后疫情时代,ChatGPT的横空出现让人们仿佛看到了教育格局的拐点已来,教育如何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教育节目《熊猫家长会》制片人、成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理事闫芳邀请冯廷勇教授,与四位校长、两位名师和家长一起,分别围绕“新时代下,未来需要怎样的‘心’教育”“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两个主题进行圆桌会议对话。

图片 3.png

围绕“新时代下,未来需要怎样的‘心’教育”主题,四位校长和冯教授进行多角度探讨。
成都市龙泉驿区西川汇锦都学校初中部校长赵飞认为家庭方面,尊重、沟通、了解、共情,这四个技巧就是处理好亲子关系的金钥匙。育人不等于育分,没有着眼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是一场空。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五小学执行校长马红春关注到小学高段孩子就逐步进入青春的前期,她提醒家长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要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包容;少比较,多关注。
龙泉驿区光华东山学校执行校长杨春用三个关键词来谈未来学校教育需要怎样的心理支持,分别是:移情,培育丰富自己的认知;亲情,为孩子成长搭建健康成长系统;共情,孕育积极的心理体质,合理表达自己的情感。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校长卢永宏从管理者角度来说,理解孩子、感受成长,学校可以通过外在环境和内在资源两个方面去发力。
围绕“让孩子‘心’欣向荣,我们能做什么”这一主题,家长和名师、专家一起三方共话。
现场一位爸爸提出:忙于生计的家长,自顾不暇,如何能更好地关注孩子?另外一位妈妈则困扰于:青春期情感、精神需要得到满足,网络电子产品如何管理?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尤其是寄宿家庭如何和孩子沟通?
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成都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彭英,龙泉驿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成都市心理中心组成员兰小云两位名师代表和冯廷勇教授与家长共同对话,通过现实生动的案例来解读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并支招如何呵护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彭英老师以妈妈的身份,用自己孩子的例子来回应了家长关于“孩子沉迷网络”的问题。她提醒家长,需要用不过激的办法与孩子沟通,一定要知道青春期的孩子会在一定程度上防备家长,孩子已经想好对策,家长和老师不要太在意,可以暗中关注。讲策略、讲方法、讲艺术。
龙泉驿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成都市心理中心组成员兰小云则认为,少一些与孩子沟通中的说教,切勿关注孩子的生活太少,只剩下学习的话题,和孩子的沟通要抓大放小。
活动现场,与会嘉宾、家长、学生们通过视觉点心(感官体验)、知心会答(知识普及)、手作快乐(艺术疗愈)等六个心理互动体验活动来感受生活中家庭教育中的关系呈现。

4 图片 4.png

学生们通过诗朗诵发出真实呼声:“爸妈,我知道您爱我,但是您不尊重我、不懂我”,引起现场家长和嘉宾的共鸣。
专家们畅所欲言,妙语连珠,家长们也深受启发。大家形成共识,学校、社会、家庭需要协调一致、力量均衡,形成稳定的教育“铁三角”,产生1+1+1>3的效应,让孩子们在变化中,能更好、更健康地成长成才。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