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鼠为鸭,你们比赵高还狠呐!
[color=var(--weui-FG-2)] 作者:在下虬髯客
今天要写的这个事,既恶心又好笑。
前几天,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位同学去食堂打饭,一口大米饭咬下去,被吓掉了半条命。 诸位,你们看看这个东西像什么?
修长的牙齿,楸黑的面容、仙气飘飘的胡须……无论从各个角度来看,这不就是老鼠的头吗? 吃饭吃到老鼠头,真是上辈子修来的造化。
食堂却说:这不是老鼠头,这是鸭脖。
学校也出面证实,说这就是正经的鸭脖。 学生气疯了,拍了视频发到网上,事件迅速发酵,然后,南昌市场监管局介入了调查。 他们经过仔细比对,反复确认——您猜怎么着? 这玩意就是鸭脖!!
我平时也是一个重度的鸭脖爱好者,但吃了大半辈子了,就没见过这么鼠里鼠气的鸭脖子。 对这种结果,老百姓自然不买账。网友们纷纷留言: 古有指鹿为马,今有指鼠为鸭。
不过说到指鹿为马,好歹都是哺乳动物,大家都有四条腿,外形看上去还都是那么回事……
可老鼠跟鸭子,根本就不是一个科的物种啊,这都能指到一块去? 涨姿势了。
赵高得反思,自己想象力贫瘠了。你看南昌以一己之力,为中华又创造出一个新物种来:
嗯……我叫它什么名字好呢?有了,南昌鸭嘴鼠!尼玛,这下子又能领先国外好几百年了。面对全网的嘲讽,你以为校方和当局就认输了吗?不,他们要反击!不就是雇水军、控舆论吗,这都是传统保留项目了。
在一个群名为“2022级新媒体中心……”的微信群中,“何主任”不但手把手指定了“回应文案”,还细心地提示:
大家评论的时候,可以加上自己的表情包,更加真实。
你瞅瞅,人家不愧是专业的。
说干就干,雷厉风行,评论区瞬间被攻陷。
跟“何主任”一模一样的文案,时间密集,整齐划一,IP地址还都是江西的……果然还是官方效率高啊。
有个词叫“蝴蝶效应“,说是一只蝴蝶扇动翅膀,经过一系列连锁反应,就能引发一场飓风。
看今天南昌这一出接一出的,又是辟谣又是鉴定又是控舆论,我觉得一个独具特色的新名词要诞生了:鸭脖效应。一个“鸭脖”,真是让老百姓看尽了洋相。
有个做餐饮的大哥,很气愤地留言说,这绝对不是什么鸭脖子,没想到连这么真实的东西也要扭曲。
我觉得这位大哥大可不必生气,万一这是校方和市场监管局合起来给我们老百姓开的一个玩笑呢? 嗯,一定是这样的。
早[color=rgba(0, 0, 0, 0.9)]至于有人说“塔西佗陷阱”什么的……还陷个屁的阱啊,早特么塌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