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者有其田,天赋人权。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发达的基本标志。
现在看来,耕地的贡献率较低。对农民而言。但谁都离不了的最后一道保障线。如果有一天,没法务工。那就靠“一亩三分地”安身立命之本。
中国的历史,就是农民对耕地需求的历史。
翻开历史的记录:每位农民在前几十年对国家的贡献,就是“爱国粮”。无偿的爱国粮,换来国家的长足发展。现在看来他们的贡献不大,在当时那个时代,那是农民的全部。
看见谷满仓,肚里饿得慌。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可那时,农民获得的什么?过来人都知道,不好写出来。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老一辈农民的精神。
种粮的那一代,渐渐远去。新生的一代不愿种粮,不会种粮。
80年代初的承包地那种种粮的热情再也不会出现, 全家总动员的劳动,一年到头,还有青黄不接之时。
承包地,农民的最后一道保障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