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68|评论: 0

[短篇小说] 《抗倭英雄别传》小说连载第一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27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序

    《抗倭英雄别传》写的是明代中后期,德庆侯廖永忠的后裔、年幼的廖亮、廖桐兄妹被倭寇血洗家乡,成为孤儿,逃难路上被慧明寺收留,练成文武双全之才,进京考试路上,加入边防军抗倭,英勇善战,足智多谋,收伏白虎兄妹、常氏三雄,在三浒关、棕榈城大败倭寇,并组成水军,深入海岛,先后收复了七星岛、蟠龙岛、卧虎岛、仙人岛。情节曲折,高潮选起。此书优于同类作品之处在于,克敌多凭智慧;服人常以仁心。且语言精准,既有古典小说之凝练,又有现代小说之通俗。既有激烈的战斗,又有丰富的知识。对于中小学生益智立德提高语文能力都有裨益。




《抗倭英雄别传》


                                                   第一章 倭寇血洗泰和村  兄妹逃难慧明寺

    大明嘉靖二十六年,福建海边的泰和村,十二岁的廖亮字征远,和他的妹妹九岁的廖桐一大早就奉父母之命,提着鱼筐,拿着竹网到海边捞海贝海螺。两兄妹都长得健壮精悍,剑眉星眼,粗手大脚。他们都穿着短衣长裤,打着赤脚。这天,春阳高照,金色的沙滩,苍茫的大海,盘旋的海鸥,高大的椰子树,春风轻轻地吹着,海浪有节奏地拍打着沙滩,发出啪嗒啪嗒的混响。
    他们把鱼筐放稳在沙滩上,高卷着毛兰布裤腿,站在浅水里,弯着腰向深些的水里伸下网去,顺着沙面用力一刮,提出水面,网里面就有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贝壳和海螺。这片海里,以扇贝、海螺、牡蛎居多。他们把战利品倒进鱼筐里,又下到水里,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捞了半个时辰,筐篼已经装满了,两兄妹又提着布口袋,到旁边的一片巨大的礁石上去采集海苔。
    这一片礁石离岸边只有两百来米,两姊妹住在海边,早已是游泳高手,他们提着小袋,卷着裤腿,淌水上了礁石。这片礁石有一幢楼房那么大,临水的青石,长满了如头发丝一般的海苔,散发着海腥味,两姊妹匍匐在礁石上,像蜥蜴一般,面向大海,手采海苔。海苔这东西,细滑而长得牢,采了好一会儿,小口袋都还没有装满。
    他们正站在礁石上伸伸腰,歇一口气,辽阔无边、海天一色的景象,对他们来说,虽然司空见惯,仍然觉得心旷神怡。突然见西边的海面上,涌出几十只大大小小的战船,船头上旗帜招展。妹妹廖桐大惊道:“是倭寇!”哥哥看了看贼船的距离,说:“不到一里路远,来不及了,到下面去,趴在礁石上!别动,别吱声!”两兄妹又像蜥蜴一样,匍匐着梭到礁石上的隐蔽处,偷偷观看着。两兄妹都心急如焚,又无计可施,担心着父母和乡亲们要遭大难。
    他们看见倭寇的船队一靠近海岸,匪徒们就争先恐后跳上岸,估计有五六百人,他们有的手提倭刀,这种刀,又长又重;有的手握鱼叉,有的挺着抬枪,有的抬着炮,有的拿着杆棒,都一色的头戴斗笠,身披苇蓑,或赤着脚,或足穿鱼皮草鞋,如风一般向鱼村卷去。还留有十几个人守船,倭寇的船距离这片礁石不过二三十丈。一会儿,村里枪炮声乱响,烟焰冲天。
    廖亮知道,泰和村有渔民两百多户,民兵八十余人,一个月前,有三十多个倭寇来村里抢掠,被民兵杀死十余人,其余的逃之夭夭了。现在他们是来报一箭之仇的,村里的民兵哪里抵挡得了这如狼似虎的五六百倭寇!两兄妹看得咬牙切齿、毕竟小小年纪,没有这个力量,也没有这个胆量,只得心比麻还乱,一动不动地伏着,噙着泪,咬着牙。隔了一个时辰,才见倭寇抬着几十具死尸、伤员,牵着猪牛、抬着箱笼什物、赶着被拴着手连成串的妇女,闹闹嚷嚷地上船而去。
    廖亮、廖桐兄妹俩虽然心都跳到嗓子眼外了,也只能等到倭寇远去了,才敢下礁登岸。他们已经顾不得拿鱼筐了,只提着海苔拼命往家里跑。还没有到村边,一股焦臭气,就迎面扑来。到了村边,见村子已经成为一片废墟,满眼是残垣断壁,梁柱还冒着烟焰,到处横七竖八地躺着乡亲们的遗体,空气里弥漫着呛人的气味。他们向自己家的方向奔去,门已经成了灰,房子也成了灰,只见院子里全是血,倒着三具尸体,他们埋头仔细一看,是父亲、母亲和三岁的小妹妹,都满身血肉模糊。
    廖亮父亲的嘴里还含着一只耳朵。母亲手握的菜刀旁,还有一只断手。他们如疯如狂地喊着爸爸、妈妈、小妹,可他们都和木头一样,没有任何回声和反应了。他们两兄妹哭得昏天黑地,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白发苍苍的廖胜大爷,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过来说:“别哭了,村里只有十六个赶墟去了的人还活着。你们这么小,留在村里也没有办法活下去,我的儿孙也全都死光了,就和你们到湖广你叔叔那里去讨生活吧。”廖亮说:“我还有叔叔吗?”“你爹妈没有给你们讲过?”“没有。”
“你们也不知道你们家的身世?”“没听说过。”
    大爷望望天,沉默良久,才坐在满是烟灰的阶沿上小声说:“你们的先祖廖永忠,他保主洪武,英勇善战,战功显赫,被封为德庆侯,谁知太祖皇帝晚年大杀功臣,德庆侯也未能幸免。廖永忠的小儿子、孙子怕被株连,保护着老祖母逃到海边来,在这边荒之地安了家。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你的三叔现在在湖广当了千总。”两兄妹听得目瞪口呆。
        廖亮问:“大爷,你怎么知道这些?”大爷说:“我的祖先是德庆侯的管家,他九十岁才逝世,我家的地窖里,还保存着德庆侯亲手书写的家谱。海边,倭寇常来烧杀,不能住了,我陪你们去湖广找你的三叔。”廖亮问:“到湖广有好远?我两姊妹身无分文。”大爷说:“几千里哩,你们不要担心,我有办法,等我们把乡亲们的尸首安埋好后就走。”
         十六个大人,两个小孩忙了五天,才把乡亲们草草埋了。廖胜大爷从自己房子的床下,挖出了一罐银子,有五百两,里面还有德庆侯亲笔写开篇的家谱。廖胜说:“我们到这里后,怕被倭寇抢劫,就把多余的银子埋在床下的地洞里了。”
        廖亮虽只12岁,由于父母的教育,又天资聪颖,早已经熟读《百家姓》、《千字文》和《四书》了,他便接过家谱认真看起来。
        这是一本用针线手工订成的簿册,有一寸厚,封面上书“廖氏宗谱”四个大字,第一页是廖永忠亲笔书写的,后来由后辈人的长房亲笔增写,从中可知,廖永安、廖永忠兄弟,祖居巢湖为水寇,后随太祖朱元璋征战,累立殊功。永安战死,永忠勇武过人,经常冒死冲阵,又善于计谋安抚,太祖曾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条幅送廖永忠。后廖永忠又和汤和、傅友德共同平定四川。太祖亲制《平蜀文》,赞其功勋:“傅一廖二”。永忠还曾于洪武六年,率舟师大破倭寇,毁其老巢。
         洪武八年三月,廖永忠因被人诬告“超越职位,穿有龙凤花纹的黄色衣服”而被杀害。年仅53岁。永忠子廖权袭德庆侯,死后,其子廖镛未获承袭侯位。建文帝时,廖镛守卫殿廷。永乐皇帝赶走文帝,令名臣方孝儒草诏,方孝儒不肯从逆被处死。方教儒是廖永忠之孙廖镛、廖铭兄弟的师傅。两弟兄大义凛然,冒着生命危险去给方孝儒收尸安葬,事后,两弟兄都被永乐皇帝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
         廖镛的幼弟廖钺与其叔廖升,怕被株连,只得远走边荒,后人便四散民间。其中一支,居住海边。廖亮看罢,泪流满面。廖胜说:“贤侄,知道了我们廖家的来龙去脉,就要为祖上争光。”廖亮擦干眼泪说:“我要读书,我要练武,我要杀尽倭寇!”
        廖胜给了乡亲们三百两银子,让他们找地方安家,自己带了两百两,便和廖亮兄妹取路向湖广进发。
        这祖孙三人备了些干粮,老的老,小的小,免不了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五天,才走出去两百余里。
        一天,他们路过苏州,见六街三市,人烟辐辏,商铺密布,货物云屯;亭台楼阁,典雅华美,雕梁画栋,精巧工细。他们走进一家小饭店,要了一个菜,一个汤,三碗饭,埋头吃起来。
         这时,走进来一位老者,一位少女。少女大约有十四五岁。少女对着三人作了一个揖,老者说:“三位官人,行行好,听一曲吧。我们被倭寇烧了村子,只得出来卖唱讨生活。”廖胜摸出三钱银子,说:“不必唱了,我们也是被倭寇杀光了村子的人。”
         少女说:“虽是天涯沧落人,无功哪能受赏赐”,于是少女接过琵琶,边弹边唱,那曲里唱道:“天地无私春常暖,日月普照风有情。边民生死无人管,小女以琴发心声。梦中父母音容渺,要想见面盼来生。山高路远家何在,悲歌一曲泪纵横。”歌声凄婉,琴声哀苦,廖胜三人,听得悲泪盈眶。廖胜又摸出一两银子说:“去吧,我们都一样,还要赶路。”
         出门上路后,廖亮说:“看来倭寇为害甚烈,受害的人不少。”廖胜说,倭寇危害朝鲜中国已经有一千多年了,谁知这几十年越来越猖獗,开初只是些日本浪人,不过用倭刀渔叉,在海边骚扰;后来有了军人,有了战舰,有了枪炮,敢于占领城市了。”
        廖亮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把倭寇消灭干净!”
       这天,走到中午,眼前出现了一座高山,林木丛杂,山势巍峨,雾锁云封,飞瀑高悬,山道隐隐。廖胜大爷说:“这么高的山,恐有强人出没,大家都不要说话。”
        他们朝山上走了不到十里路,从大树上飞下两个人来,一高一矮,一身短打扮,黑衣黑裤;手握明晃晃的大砍刀,横在路中。矮的大吼道:“树不是我栽,路不是我开。老爷先占着,要命拿钱来!”
          廖胜吓得连忙作揖,说:“好汉行行好!好汉行行好!我们都是遭了难的,被倭寇杀光了家人,烧了房子……”
          身高的那位大吼道:“少说废话!谁还有家!赶快给钱,免得挂花!”这人提着大刀抢过来,麻利地解下廖胜缠在腰上的钱口袋。“哟,运气好,钱不少!”      
          廖亮一拱手,朗声说道:“两位叔叔少礼了,我们要到湖广去投亲戚。你们不能全拿走!”
          两位强人把廖亮端详了一下,说:“看你们老的老,小的小,给你们留一半吧。”说着两个强人倒出银子,揣在身上,然后把口袋“嗒”的一声扔在地下,便狼奔狗窜地隐进了林子里。
         廖亮慌忙拾起袋子,交给廖胜爷爷。廖胜用手捏了捏,说:“这强盗还有点良心,还有一半。”廖桐说:“要是全拿走了,怎么办?”
         廖胜说:“这个世道,出门上路,就只有听天由命了。他们没有全拿走,没有劈我们一刀,就算我们的菩萨供得高了。”三个人受了这番惊恐,只得快迈双腿赶路。
         又走了三天,这天,已经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了,满眼都是层层叠叠的山峦,淡雾朦胧,不见人家。三个人只得硬着头皮往前赶路。走了一阵,忽然听见了肃穆的钟声,似从天外飘来,听起来,是那样地沉雄,又那样地悠扬。他们抬头一看,重山峻岭中,似有青烟缭绕。
         廖胜说:“山上有庙子,今晚就有办法了,去求长老开开恩。”他们又喘吁吁地向山上爬去。廖桐说:“我实在走不动了。”廖亮说:“来,我背你。”廖亮背起妹妹走了一段路,廖桐说:“我又自己走。”廖胜说:“我是没有力气背人了。来,坐下,我们吃点干粮,就会有气力。”
       面前正有一颗巨大的黄桷树,大家都坐在粗大的树根上,廖胜取出装在钱口袋里的炒花生,每人两把,吃完,三个人又继续走走,停停,背背,差不多走到半夜,才到了一座古刹门口。在月光下,只见“慧明寺”三个大字,红墙黑门,殿宇连绵,高树云屯,好大的一座庙子。
         廖胜向前轻轻地敲门。敲了三下,又停住手听一听,里面什么反应也没有。廖亮走上前去说:“我来敲!”于是举起拳头,“咚咚咚咚”,擂鼓似地敲起来。
        一会儿,只听门里问:“是哪位施主?寅夜扣我山门何事?”
         廖胜说:“师父,大发慈悲!我们祖孙三人,老的七十有五,小的只有八岁,错过了宿头,想在宝刹,借宿一晚,求一碗斋饭,明天一并拜纳房资饭金。”停了片刻——那僧人可能是从门缝里看了看——才开了门。进门就有长明灯,三人见老僧,道貌岸然,骨胳清奇,廖胜说:“感谢长老。”
       长老双手合什,口念“阿弥陀佛”,在前引路。先领着三人去炒了冷饭吃,又穿过三个院子,老僧说:“这里就是客房,请三位施主将就一夜吧。”老人进屋,用火石打火点燃了香油灯,三人谢过。等老僧去后,才进僧舍,见只有一间大床,找水来洗了洗,三人就和衣而卧。
       天将晓时,三人都被雨淋醒了,起床一看,床头漏雨,雨脚如麻。廖桐大惊道:“揣在我身上的《廖氏宗谱》,也淋湿了。”廖胜说:“赶快取出,放在不漏雨的地方晾起!”廖桐马上从怀中取出,摊开,放在床对面的桌子上。
         这时,晨钟响了,缓慢悠长,听起来,是那样地柔和、清爽、给人万念俱消的感觉。钟声响过不多时,就传来了诵经声,只半个时辰,又变成了练拳脚的击打声。
         到天大亮时,老僧来请吃早斋。他看见桌子上摊开的《廖氏宗谱》,随便翻了翻,吃惊地问道:“德庆侯,是你们的先祖?”廖亮答道:“回长老,是我的六世祖。”长老说:“真是苍天有眼,我是你们的叔祖,已经88岁,你们去哪里?”
         廖胜三人立即拜倒在地。长老立即扶起。廖胜,把被倭寇攻破村子的情况给长老说了。长老说:“那湖广不用去了。你们的叔叔已经在平叛中战死了。你们就留在这里吧。”
         廖亮说:“感谢叔祖,亡父亡母,生前一再告诫,要想为国家效力,必须熟读经书、兵书,参加考试,能有一官半职,才能有用武之地。我还必须学得敌万人的武艺,才好消灭倭寇,为父母乡亲报仇!”
         长老说:“孺子可教!慧明寺,德庆侯曾舍万金修缮,这里现在文有方长老,武有傅长老,他们都是文能安帮,武能制敌的国手,可惜被奸臣陷害,只得削发为僧。他们的满腹经世济民、克敌制胜的学问武艺,正愁没有后继者。”
          廖亮说:“秉告叔祖,我们姊妹都不落发为僧,我们要学好本领,为国效力,杀尽倭寇,保境安民,为父母乡亲报血海深仇。”
         长老说:“贤孙此言极是,没有进身之路,不能得到官职,没有官职就没有权力,没有权力就不可能指挥众人,就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领,按寺庙规矩,不落发为僧,就只能作耕种庙产的佃农,种菜种粮,边耕边读边学艺。”
         廖亮、廖桐都喜出望外,从此就留在寺里,边和廖胜为寺里种菜蔬瓜果粮食,边拜师学艺。
         寺里的方长老,正是方孝儒的后人,当年方孝儒虽被朱棣诛了十族,但孝儒之弟有一子,年仅八岁,上学去了,未被抓走,由恩师养大,满腹诗书和济世方略,傅长老是颍国公、太子太师傅友德之后,傅友德曾和廖永忠一同平蜀,明太祖录其大功,后廖永忠和傅友德都先后被莫须有的罪名诛杀。虽未被灭族,后人大都看穿了伴君之险,有的便遁入空门,以求自保。这位傅长老,是傅友德的五世孙,精通兵法,十八般武艺,件件皆能。他们见廖亮、廖桐兄妹,眉清目秀,神清气朗,不仅是名将之后,且对方家有恩,与傅家有谊,都把自己的所学所能,一一教与。
         廖亮兄妹,在慧明寺,如旱苗得雨,在名师教管下,夜以继日,精进不止,如小松小柏,吸天地之正气,得日月之精华,日升月沉,寒来暑往,梅花十度开,盘桃十载红,渐成参天之木。
         光阴如梭去,十年弹指过,廖亮已经身高七尺有余,臂有千钧之力,面若中秋之月,目若拂晓之星。廖桐却长得亭亭玉立,面若九夏芙蓉,目似千年珍珠。当时,叔祖廖长老和大爷廖胜已经归天,闻得今年大考,便拜别方、傅二位师父,上京考试。
         方长老此时已过古稀之岁,傅长老已经到耄耋之年。他们把两兄妹领到廖长老和廖胜坟前,拜祭之后,方长老说:“为官之道,重在保民。孟子主张‘保民而王’,就是说,要让人民有衣穿饭吃,要保卫人民不受侵害,我们大明,就要不受倭寇侵扰。你给人民好处,人民,包括你的部下,就会为你出死力,还怕不能够建功立业?”
        傅长老说:“高徒要奔前程,我也送几句话。为将之道,首先在爱兵如子,敬民如父,严刑峻法、赏罚分明,又重情重理,让部下心服口服。兵书,要采用众家之长,关键是知己知彼,计谋在先,常备不懈,智胜强于勇胜。敌情万变,方略万变,不可拘泥。狡兔有三窟,定计也要三顾,万不可死心眼,以为必然如此,须知敌人也不是蠢物,要多留几手,多看几步。统千军万马,在号令旗鼓、在各司其职。如何管官,如何管兵,都要过细。”
        方长老说:“廖桐一路,最好女扮男妆,会少许多麻烦。”
        廖亮两兄妹跪拜受教,三叩其头说:“谨记恩师教导,彻底消灭倭寇,竭力为师争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