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对学校、教师还是对学生、家长,分数都是“根”,在每次考试老师都会公布学生成绩之前,甚至列出排名,但为了保护隐私和自尊,减少比较,避免歧视,缓解考试压力,避免极端情况,教育部多次发布文件,明确禁止公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
然而,这些规定并不能阻止每个人对成绩和排名的坚持。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到了这个问题。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强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不应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布,但家长应该了解学生的成绩和班级情况。
这句话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讨论,认为邓传淮主任的说法有点矛盾。既然学生的成绩和排名不能公布,家长怎么能知道学生的成绩和班级的情况呢?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吗?即使老师私下告诉家长和学生的成绩和班级情况,如果孩子的成绩太差,也不是鸡飞狗跳?这不是脱下裤子放屁吗?谁负责发生了什么事?
也有网友对此反应很淡定,调侃老师的“菜单”终于转正了。
原来,在教育局发布的文件中,教师不得公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只能评估学生的成绩后,家长看到孩子的期中和期末成绩单不再有具体的分数,而是“ABCD许多家长不愿意私下问老师孩子的考试成绩。老师受不了家长的软硬泡沫,创造性地将各科成绩比作蔬菜价格,然后告诉家长,既不违反上述政策精神,又能满足家长对孩子成绩的渴望。
例如,“菜单”、“芋头”代表汉语、“熟食”代表数学、“樱桃”代表英语、“蒸蛋”代表政治、“梨”代表历史、“黑鸡”代表物理、“红薯”代表地理、“生菜”代表生物,以下数字代表考试成绩,每个“菜单”代表学生的考试成绩,家长知道发生了什么。
除了报“菜单”,还有老师用表情暗示成绩,比如用“鱼”代表语文,“啤酒”代表9开头,“鸡蛋”代表“0”。这样,语文考了90分。
此外,“树”代表数学,“鹰”代表英语。。。这种“暗语”表达方式考验了家长急转弯的基本功,具有明显的优势,方便教师与少数关心孩子成绩的家长打交道。
不得不说,为了知道孩子的考试成绩,为了告诉家长学生的分数而不违反政策,家长和老师都很努力。
对许多父母来说,不公布孩子的成绩和排名,剥夺父母的知情权,是掩耳盗铃,欺骗自己。如果一个孩子甚至不敢面对自己的成就,他将来会有什么希望呢?如果父母甚至没有能力引导孩子正确地面对他们的成就,他们也是不合格的父母。
然而,一些家长认为,公布孩子的成绩和排名会侵犯孩子的隐私,打击孩子的自尊和热情,因此他们强烈反对学校和教师公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同时,他们也反对根据成绩分班排座。在这些家长的不懈努力下,教育部不得不出台政策,规定学生的成绩和排名不得公布,甚至许多学校也不能根据成绩分班排座,以避免事故,连试卷都不让学生带回家。
归根结底,与其说宣布成绩和排名侵犯了孩子的隐私,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和热情,不如说是父母的比较,客观分数是孩子学习更客观、真实的反映,只了解孩子的考试成绩,了解孩子的错误,了解孩子的学习,也帮助孩子纠正,从而提高学习水平。这是学校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的主要原因。
然而,当一些父母处理孩子的成绩和排名时,他们不考虑如何帮助孩子改善和改善,而是指责、虐待甚至惩罚孩子,给孩子造成额外的压力,这是打击孩子自尊和热情的真正原因。
因此,不公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只是治疗症状而不是根本原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的问题,更不能避免学生参加高中入学考试、高考残酷竞争,只有我们改变思想,正确对待成绩和排名,让成绩和排名回到原意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