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在清代大文人、大才子李调元的故里,自幼耳濡目染知晓不少李调元关于川戏、关于巧对对联奇闻趣事。李调元被誉为“川剧川菜之父”。
“川剧之父”李调元故里的罗江被公认为川戏戏窝子之一。
乾隆50年李调元辞官回到罗江醒园隐居,办起戏班,“自敲檀板课歌僮”。将江西“弋阳腔”移入川戏高腔曲牌。将广东、江浙一带的“昆曲”声腔移入川剧,自此才有了“昆、高、胡、弹、灯”川剧五种声腔。李调元著有川戏剧本如弹戏《花田错》、《春秋配》、《芙奴传》、《苦节传》等数十部剧本。李调元辞官还乡后,除在罗江“万卷楼”编写《涵海》还亲自带川戏班到川西坝绵竹、成都、汉州、绵阳演出交流,受到各地老百姓赞誉。
民国年间罗江民间川剧玩友甚众。李调元后裔,罗江官员李仲甫联络罗江的四大旺族“何、毛、杜、高”办起川剧玩友科社,但凡节庆、堂会,或慢敲檀板摇头晃脑清唱,或大锣大鼓吹弹“摆围鼓”,唱堂会或粉墨登台演出,盛况空前,遍及罗江城四街三巷。当时罗江县城及周边乡场的“城皇庙”、“火神宫”、“会馆”,均有高大戏台供川剧演出。
建国后1950年“罗江同乐川剧团”批准正式开班。“同乐川剧团”行当齐全堪称兵强马壮。生角杨明礼、张有奎,小生黄正育,旦角琼艳芳(刘志英),颜琼芳(颜三妹),何育玉、武生李承健、刘光伯(奶娃子)、花脸吴花脸等。间或还有著名生角刘月三、尹华宣,名旦沈先凤、名丑曾显德来同乐剧团搭戏。剧团除在县城演出外,还去周边县、市及乡镇演出,农忙季节还帮农户栽秧、割麦子,受到民众欢迎。 1959年罗江并入德阳县,川剧团也并入德阳川剧团。1971年在川剧不景气大气候下,改制撤团,部份演员转行或融入川戏玩友行列。
1956年前后,为庆祝合作化高潮,私营工商业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罗江及各乡镇工商联纷纷成立“川剧俱乐部”,罗江及周边乡镇配合政府时政任务,用川剧文艺登台宣传演出、彩妆游行起到“公私合营全民走合作化道路”的轰动效应。
七、八岁的我,在“俱乐部”看戏,也曾手舞脚蹈,学着胡乱唱几句,想来可笑,例如把“恨杨广斩忠良”唱成“太阳光照中原”。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次在乡坝头本是随团看戏,因唱《八阵图》主演因病未来,我自告奋勇上台演陆逊,虽然漏洞百出、黄腔顶板、打斗乱场,落得吼倒彩的掌声,也感高兴。
古镇罗江是川剧之父李调元故里,川剧氛围浓厚,四街三巷摆围鼓唱堂会是罗江传统,而今,川剧戏迷玩友渴望有一个“戏窝子”,这个窝窝,就是川剧协会吧!
到了80年代初,改革开放,文艺复兴,1989年初,罗江玩友杨华山、周福绵、唐久成牵头成立罗江川剧协会,德阳市文化局批复行文“罗江川剧协会”正式挂牌成立,有会员30余名。1989年4月罗江镇政府为川剧协会无偿提供“五星台”场地,供协会演出使用。川剧协会会员把协会当成自己的家,捐款、捐物租场地修剧场。捐款补贴演员往返车马费、生活补贴费,协会会员为川剧俨然一家亲。
协会“金凤凰川剧演出团”张孝碧热爱川剧入痴入迷,自己省吃检用,坚持在德阳、罗江、中江周边川剧惠民演出,坚持川剧下乡为农村行走不便的人演出,近11年用自己经商赚的钱请演员,发工资补贴,累计演出自垫资金50余万元。
2021年德阳市罗江区政府为支持传承非物资遗产,扶持川剧协会,将潺亭水城古戏台划给川剧协会作为活动场地,从此,川剧协会有了存放乐器、服装道具及演出活动的固定场所。
德阳市政府与罗江区政府为“擦亮调元故里”名片,连续三届在罗江举办“川剧川菜文化周”。期间协会和我通过各渠道收集齐了李调元弹戏四大本(《春秋配》、《梅绛亵》、《花田错》、《苦节传》)等剧本,在“川剧川菜文化周”期间组织协会整理、排练、演出了李调元戏剧及大幕《花田错》。罗江川剧协会的演出活动与“川剧文化周”活动中,罗江区川剧协会受到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报导。
德阳市罗江区川剧协会成立至今已36周年,目前有会员90余人,演出了很多优秀传统历史剧、部份新编现代戏,向民众灌输新时代新风尚,传统戏宣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哲理,融入和谐、诚信、善良、感恩、敬老扶弱高台教化效果作用。我作为协会秘书长做文字工作,为了丰富川剧协会演出节目资料,时值“新冠疫情”期,先后创作了很多快板、金钱板及川剧唱词、小剧本,如川剧唱词《众志成城战瘟疫》。现代川剧高腔剧本《非常宴席》,发表于德阳市及当地文联刊物上。川剧协会排练演出后,受到戏迷及民众赞扬。
2020年农村“扶贫攻坚”期,罗江区委宣传部、文联立项,由我创作了川剧高腔小戏《扶贫路上》,并发表于四川省文旅厅和剧目工作室主办的《戏剧家》杂志上(2021年第一期)。川剧协会公演后,受到民众赞扬。
为庆祝宣传党的二十大,编写了金钱板、快板演出。其中川剧高腔《党的二十大传喜讯》视频节目上传优酷网,川剧论坛、麻辣社区等网点击率近万次。
近年来,罗江区川剧协会受到政府、宣传部支持安排在罗江东大桥廊桥“每周有戏”,川剧堂会、围鼓座唱与外地游客、爱好者互动。不定期在潺亭水城古戏台举办川剧惠民公演。组织参与三国古战场白马关庞统祠迎春庙会,大型川剧祭祀活动演出。
出身于川剧之家的会员黄梅,担纲“川剧进校园”教学活动,已连续坚持五年与调元镇小学结对,进校园教唱川剧基本知识和功法。目前小演员己能登台演出,初见成效。
川剧资深玩友黄光旭在论坛“洛带年会”网友会上唱《盗红霄》反串旦角独特的唱腔艺术,受到众网友经久不息的掌声。年青戏迷网友谭芳在川剧论坛年会上汇报演唱受到热烈掌声鼓励欢迎。资深老玩友姚必楷对川剧胡琴西皮、二簧唱腔戏有独特的唱腔艺术,经常与戏迷爱好者交流传承。
协会秘书长、网友“高家庄主”代表罗江川剧协会10多年来已在“四川新闻网.中国川剧论坛”上发贴一万余贴,多次连续获得优秀网友特殊贡献奖和证书。
为传承、宣传川剧,多年来在本地及外地摄录川剧视频,制作川剧视频2000余个,并上传至“优酷网”、“腾讯网”、“票圈”“西瓜视频”等十余个网站,以永久保存川剧视频。
罗江川剧协会还经常组织戏迷玩友外出参加川剧论坛年会活动。如到绵阳、遂宁、成都、温江、郫都市县区等地观摩川剧及川剧青年演员比赛演出活动,受到各地戏迷网友欢迎,加深了戏迷友情。
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