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网传中国人民大学一硕士毕业生在校期间盗取全校学生照片等个人信息,分门别类制作成“颜值排行榜”,有关消息随后登上网络热搜。
据网络爆料,涉事男子马某疑似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2019级研究生,目前已经毕业,而他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利用专业技术盗取全校学生个人信息,包括照片、姓名、学号、籍贯、生日等,并搭建了给全校学生颜值打分的网站,供人任意查看。
爆料网友称,该网站存在时间已有3年之久,过去仅在马某的小圈子内流传,当中泄露了人大2014届至2020届本科、硕士和博士生的全部资料,估计波及超过5万名学生。另据媒体报道,马某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还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目前就职于腾讯北京微信团队搜索算法相关部门。
7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发布情况通报称:“学校已关注到我校部分学生讯息被非法获取的情况,对此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联系警方,目前正积极配合警方等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学校强烈谴责侵犯个人隐私、危害信息安全的行为。”
有关消息经网络传播后引发众多网友的震惊和愤怒,“为了满足自己内心扭曲的窥私欲,窃取他人个人信息,已涉嫌违法犯罪。”“一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居然运用自己所学的技术知识去作恶,让人三观碎裂。”“今天敢泄露个人信息,明天就敢泄露其他信息”。
声讨的同时,也有一些网友对高校网络安全感到忧虑,“高校网络中存有大量学生的核心个人信息,为何这么容易就被一个学生攻破和窃取?”
有媒体发表评论文章称,这一事件,不但戳中了个人信息被严重泄露的社会痛点,更是对高校信息安全管理鸣响了警钟。部分高校在信息保护工作上一直比较松懈,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显然落后于网络时代的要求,也跟不上社会的法治需求。因此,所涉高校除了抓紧时间调查核实事件真相,更应紧急开展网络安全监测和检查,在监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排除网络安全隐患,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