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发出后得到本地新媒体同行的广泛支持,大家纷纷转发、一些正义的网友对此也在评论区评论,力挺,帮助这位讨要保险费的女士。
舆论迅速发酵,涉事某保险公司迅即对此作出正面回应,表示调查解决,本地某银监会也高度重视,派员进行调查,并留下了联系电话表示“请联系”(解决)。
可是,接下来的情景让我始料未及。这位女士在后来与保险公司经过多次“谈判”、沟通后,双方就达成了“某种协议”。但我认为,此事由于网友的关注度很高,我就要求涉事双方向公众公布“协议”内容和处理结果。但却受到该女士的微信信息,称“这个事继续下去也没有不要了”(截图):
那一瞬间,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悲凉,原来,在我们广安本地也有犹如某地疫情期间出现的“敲锣女”啊!该女士要求删文的行为遭到我的严词拒绝。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女士竟然无耻到在我的帖子后面跟帖:“我是发帖人,昨天反映保险的事情,是个误会,已经得到相关部门妥善处理,不要再评论了”:
“误会?笑掉大牙!”。有网友直接怼了过去:“怎么处理的?得公布结果才对得起麻辣社区和广大网友的大力支持”。
谢歌说事岂是一个人随随便便就可以糊弄的人?
为此,我发出一篇题为“揭露某保险公司骗局”,当事人称'误会‘,网友愤慨:原来双方都在耍流氓”的评论文章:
真是想不到,在她拿到赔付之后,竟然硬生生地把这个事儿给“反转”了,就像指鼠为鸭一般,把黑说成了白。
哎,这可真是,可惜了网友们的一腔热血啊!其实,像这种事这些年我都碰上好几回了,自然也就不当回事!可是我们不明白的是,当初你如此撕心裂肺的呐喊到底为了啥?而且我根本就不认识她,而是通过一位好朋友苦口婆心介绍过来的,而此时,她哪里还记得住当初是怎样对我哀求的呢?
后来,在遭到广大网友批评后,这位女士竟然羞恼成怒,竟然无耻到恩将仇报,昧着良心公然又继续跟帖:“请以谢歌为首的媒体人,此事已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妥善处理,不要再用我的材料,打着正义的幌子说事,你们对我的攻击,我保留对你们的谴责”。
该女士哭哭啼啼请求我帮助讨要“保费”,可是在与涉事单位达成“协议”后就瞬间可以变天了!经过她们双方的“沟通”之后,然后就开始对网友称“误会”了?当初,你需要媒体呼吁时,可以呼天抢地,结果对必须要对外公布你们之间达成的相关“协议”结果却有头无尾,反而称“误会”了一场。如此不厚道的行为这不是在把网友们往“坑”里带么?
还有,涉及到的这家广安的某保险公司呢?当初那么“狠”,如今,舆论曝光之后就私下和谐,我们就想问一问了:是不是以后所有的纠纷都可以私底下和谐而不对外“公布结果”?还有,来找我提供帮助的某女士,你可知道,当初,连我在内,有多少热心的网友给予你鼓励?
一般来说,本地论坛上的投诉帖文,涉事单位和部门都会对此进行正面回应的,这是成功的处置网络舆情、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的必要手段,涉及到舆论关注度较高的事件应当公布调查处理结果才对。可如此行为不都是在赤裸裸耍流氓么?
对于这件事,其实,网友们更关注后续,需要涉事双方能够有一个说法,必须要公布协商结果的,就算是你们私底下达成了某种“协议”也是要公之于众、要“见天”的。可是,就被这样一个“误会”给反转了,网友们的热情与爱心被消费。
其实,我们之所以关注这件事,是觉得这个世界上应当有公平正义,不管是网友或者是市民百姓都不能因此而“受欺负”,希望彼此之间能够有办法协商解决。君不见,论坛上大量的网友们开动脑筋出谋划策,帮助这位投保人用合法的渠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是,却造成了今天如此尴尬的局面,你这不是在把好人当枪使么?
涉事双方都在耍流氓!
既然,发出“揭露广安某保险骗局”帖子的当事人称此事件系“误会”,那意思就是说,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是我们网友在造谣了?其实,说得难听一点,涉事双方都在耍流氓!
有人说,正义的坚守经常会感觉很累、很无奈!
的确如此,这些年,在本地论坛上,我谢歌说事帮助了无数遭遇不公的网友,但到最后的结果是,善心被消费,热情被按在地上随意碾压。过去,我每每遇到一些网友在微信群里发布“水滴筹”募捐,本人深表同情,过去都用微薄的收入给予微薄的捐赠。可是,如今,上当多了,有时,有想捐款的意愿却又害怕上当受骗。于是,每遇到这种情况我都需要对方提供曾经帮助过身边的人、有无关注过民生问题的证据截图,可是,对方却提供不出来,你说,我是捐还是不捐款呢?不捐款心里过意不去,捐款了害怕善心被无良商人所消费,更被违法乱纪之人所欺骗。
其实,我们所有的人都想要的仅仅只是一份公平正义,而不是看重那么一点点儿利益。可是,在这个不怎么诚信的社会,有太多心术不正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达到个人目的而选择了不择手段,忘了希望被关注和歇斯底里发出的呼救的初心,令人鄙视。
那么,打这以后的我们还会去留意身边的不幸、不公和苦难么?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谢歌一向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性格不会变,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关注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不会因为这件事而违背心中建立已久的初心。
无论是怎样的结局,我想说,这次广安某保险公司的形象都已经大打了折扣,其中也包括这位曾经遭遇到不公而诉诸网络求助的投保人。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3年了,每每回忆起,都会感觉到胸口特别的伤痛。
本文前面提到的那个李敬言的遭遇也是如此,他也可能和谢歌一样,只不过是又多了一个抱薪的苦命人罢了!打开某写手的公众号,看到一位写手对此说:他(李同学)的视频画面,集锦了学校的点点滴滴:教学大楼、林荫小道、白云漫天……满满的都是不舍。背景音乐是《起风了》,苍凉的音乐响起,不甘的声音萦绕:
从前初识这世间,
万般流连;
看着天边似在眼前,
也甘愿赴汤蹈火去走它一遍!
李敬言事件的真相,可能永远成谜底。
这位名叫“锵锵一言堂”的写手进一步评论说: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一次次悲哀的发现:为众人抱薪者,几乎都冻死在了路上,连硬邦邦的尸身都没人敢收殓。
只管自己得到了利益而不把这些案例讲出来,给人以警示,这是谁的丑陋?倘若,后来的受害者们,再遇此类情况,比如在大街上遇到倒地的老人,谁敢去扶?谁会去为“抱薪者”们发出呼吁?现实中的某些带血的教训令我不敢想象。
做人,其实是很重要的!往后的日子,仍然希望“你们”皆能脚踏实地的重塑外在形象。要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并不仅仅都是利益,有些东西,可是钱也买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