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川剧组织“三花剧院“”[color=rgba(0, 0, 0, 0.9)] [color=var(--weui-LINK)][url=]慎独 一个人的思考[/url]
[color=rgba(0, 0, 0, 0.9)] “小龙爷” 在三花剧院这样一个平均年龄70+的剧场里,有这样一个年青人,每天也准时出现在剧院里。不见他上台演戏,也不见他端茶倒水,与剧院里的演员和观众都非常熟络,一副好整以暇的样子。端午这天,剧院重演《白蛇传》,几乎所有演员都上阵了,连经常请假的年轻演员、平时过来帮忙的顶场演员也为这场演出特意腾出了时间。这天,平时在台下翘着二郎腿吞云吐雾的他出现在了舞台上,换妆后的他也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多了一股认真劲儿。 他是老板二花的徒弟,成都周边人,今年30岁,自称“小龙爷”。父母都是农民出身,因为从小痴迷川剧,十岁起就开始自学演员在台上表演的动作、台步、台风。16岁初中毕业后就独自出来闯荡,17岁时拜二花为师,凭着一腔热血,他边打工赚钱,边学川剧。当他从饭馆里的传菜员晋升为大堂经理时,他毅然辞去了这份稳定而高薪的工作,离开服务行业,开始靠变脸、茶艺、滚灯、木偶戏等技艺谋生。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临时替补演员变成了四川省川剧院的正式演员,并多次随队到美国、泰国等多个国家演出。 别看他平时悠哉悠哉的,门下却已出过八九十个徒弟,最小的徒弟八岁,最近还招收了一个在美国工作的成都市杂技团徒弟,因为时差问题,每天晚上通过视频进行变脸教学。来三花剧院属于“义务”劳动,没有工资,主要靠接婚宴、寿宴、宝宝宴等商演活动赚钱,最高的时候一个月能赚到两三万,但近年来受到疫情的影响,异地和出国商演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收入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平时除了从事川剧相关的行业,他还喜欢打麻将,一个人的时候也会去公园喝碗盖碗茶。生活仿佛也随着嘴里吐出的青烟,杯子里飘动的茶叶,耳边萦绕的戏曲声一道慢了下来,颇有大隐隐于世的江湖气息。 三代传承 如果让你猜三花剧院演员中谁的年龄最大,你不一定猜得出来,但要猜年龄最小的,你准不会猜错。因为他不仅身高最高,而且和其他演员的年龄差距最大,年仅28岁,在一众“妈妈辈”的演员中,他确实显得独树一帜,而他的妈妈也是三花剧院的川剧演员。他们家连续三代从事川剧表演艺术,妈妈7岁开始学习川剧,至今已有40多年戏龄。而他从小收到母亲的艺术熏陶,也走上了川剧表演这条艺术道路。他们是母子,是同事,也是莫逆之交。和搭档排练遇到拿不定的细节时,只需原地高喊一声:“妈——”,母亲就带着其多年深厚的经验前来解惑,在一遍遍动作比划后又继续投入到排练中去。 观众 婆婆今年87岁,是三花剧院的忠实戏迷,每天花半个小时乘坐13路公交来到三花剧院听戏。曲终人散,她正与演员握手告别。 他是一名身穿工作服的清洁工,台下听戏时他神态放松并且大方地面对我们的镜头,却在快门按下那一刻稍显局促地反应道:“我刚刚没戴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