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081|评论: 0

[川剧活动] 三花川剧团尹双:人生如戏,全凭演技

[复制链接]

2024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3-7-12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花川剧团尹双:人生如戏,全凭演技[color=rgba(0, 0, 0, 0.3)][backcolor=rgba(0, 0, 0, 0.05)]
[color=rgba(0, 0, 0, 0.9)]
传千年之经艺,燃万古之明灯。非遗传承,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式传承,有着厚重博大的的文化根基与革故鼎新的文化活力。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为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Hello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带来的是关于传承的故事。有请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三花川剧团的尹双。
川剧文化11:01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尹双,是三花川剧团最年轻的川剧演员。我从12岁就开始正式学川剧了。我们家里面一向都是很民主的。你想做什么,我们都不拦着你只要不是违法乱纪的事情,你想做什么做什么。尊重个人意愿。加上我心智又比同龄人成熟很多,所以后面我就决定不读书了,还是直接回归川剧。其实我比你们想象的接触川剧的时间还要早。我在我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跟着我妈在台上演出了。

640
■ 尹双 图/来自网络

我们一家都是川剧演员,我妈是原来群众川剧团的。是成都市群众川剧团,后面剧团解散了,然后她就在我们所谓的火把剧团当中演出。然后也是近几年才退休了。我的父亲的话,他也是从小跟我一样的,在剧团里面长大。然后慢慢地学了戏,现在也还在外面跑剧团。我的外公是改革开放之前出了名的“尖钩子。”就是各个川剧团都有可能看到他的身影那种。反正每个川剧团他都要呆。它也是出了名的小花脸。也算是耳濡目染吧。


小试牛刀

那您什么时候开始正式接触川剧的呢?

关于正式学川剧这件事,其实说来也巧,那年学校里面放寒假。我到我妈的剧院里面去玩儿。在广汉那边。刚好他们那边缺人又想着我,小时候也在舞台上面跑过兵啊之类的。就让我去演了一个小娃娃。然后我妈就在舞台下面说了一句,他说这个娃娃在舞台上还挺有灵性的。之后就开玩笑地跟我说了一句:“要不然我们就不读书了,我们学戏怎么样?”我就想也对哈,反正读书也没啥意思。然后我就跟我妈说我不想读了就学戏吧。我妈本来是开玩笑的,谁知道我认真了。后面劝我也没把我劝住,直接就把我送到学校里面去学戏了,在绵阳艺校。结果一待就待了四年。这四年真把我折磨惨了。

640
■ 尹双 图/来自网络


中途换“行”

那您是一直扮武生的角儿吗?

刚开始归行的时候,因为个子矮就给我归的武丑。谁知道最后两年的时候个子长起来了,不适合武丑了。又把我改成武生。虽然两个都属于武行,但区别还是很大,武丑基本是属于短打,武生就不一样了,一般是靠甲、袍带,也有短打武生,但是两者的动作、手法完全不一样的,包括做工和脸上的表情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武丑的话有些时候可以遮半边脸,露出奸笑的表情都可以。但是武生就不一样了,武生就是一脸正气的那种。这两个角色的转变真的把我整安逸了。我们老师气得马鞭都打断过,因为我演惯了武丑戏,给人的感觉就不像武生,贼眉贼眼的。武丑大多数以贼为主,都是小动作,但是武生都是大动作。所以动作做小了给人的感觉不像武生,老师就会责骂。一次不听、两次不听,三次老师就直接上手了。我们老师很会打人,他不会打骨头这些地方,就往肉多的地方打,我心里面除了委屈还是委屈连哭都不敢哭。一哭老师打得更狠,只能忍着。

640
■ 尹双 图/来自网络

后面从学校里出来了之后就一直在江湖上面混。在绵阳江油这些地方逢年过节的时候就跟着他们跑庙会,平时呢就在剧场里面驻场演出。一直到一零年真的我不想在外面待了我就回了成都。回到成都之后先是到那个蜀风雅韵,琴台路那一家,每天去演一场。那个时候还没有回归川剧团。在那儿起码演了两三年。后来,因为我干妈也是开梅花川剧团的,我干妈又让我去帮她。我想着反正我下午没事儿,在她那儿干了一段时间。再后来,就来三花川剧团了。至于其他的演出呢,基本上就是为了生活嘛,在宽窄巷子锦里这些地方。有一些滚灯变脸之类的。挣一点商业钱。


创新发展

原来大家都是忙碌的打工人啊,现在都讲求创新,那作为年轻一代的传承人,你会在戏曲里增添一些新元素吗?

当然,作为年轻一代的传承人,我有些时候喜欢在舞台上加一些比较现代的东西。就是改编一些台词或者什么的。比如有一个叫打亲家的戏,佘太君的父亲听到自己的孩子死了就晕倒了,别人要把他叫醒,当中的原台词是“你这么 早喊我干嘛,你等我多晕一会儿嘛。”我们就改成了“喊啥子喊,我 才刚刚倒下去,心脏都还没有恢复过来,你要是把爷爷吓到了,吃速 效救心丸都救不回来了。”他们偶尔有一些戏可以接受。但有一些他们就接受不了。下来之后就会说我。这些有点儿代沟都是很正常的。还有就是有些时候也会因为对戏的理解不同,闹些矛盾。现在还有些戏呢,分为老本子和新本子。老本子可能就和我们现在唱的新本子不一样。可能个别的台词或者什么的不一样,然后大家就会去争论。可能我觉得我改的很合适,但其他人又觉得我改的地方没对,那大家就对几次台词,多尝试一下就好了。改台词一般都是在口水话的地方,可能时不时我突然想到什么,在舞台上直接就即兴改了,大家全被我逗笑了。其实不止我们会创新,就像我也喜欢看京剧。京剧有一个麒麟剧社。他们有一些就是改编过的。比如说,那盘丝洞里面。唐僧的那一版台词就是儿歌改的。这样的话大家又听得懂,然后又符合剧情。最近很火的“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就被他们加在戏里面了,很有意思。自古就有一句老话不破不立。破而后立。这些东西肯定都是会有改变的。如果是完全不改变的话,那肯定是不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的。只能说你要看怎么样去改变他,改变肯定是要有的,但是不能说是一次性就全部给改了。那我还不如直接上台演小品。只能慢慢来。

即使是这样,也有很多年轻观众表示自己听不太懂。虽然我们唱的也是四川话。但是在舞台上还是有很多台词是属于文言文的。所以说不一定听得懂,特别是唱起来的时候。唱腔里面的一些词也有可能是文言文。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不太容易接受。当然我也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我们的川剧,了解川剧。我们尽量把川剧的传统文化艺术。展现给更多的年轻人去看。让他们喜欢上川剧。

640
■ 尹双 图/来自网络

现在短视频这么火爆,你有考虑过在这些社交媒体上宣传一下川剧吗?

我平时偶尔想起了也会发一点视频片段在社交媒体上。有的时候是化妆的过程,有的时候是变装的视频。我身边朋友都是做这一行的,他们有些从艺校出来之后在省川剧院,有的在市川剧院。还有的在绵阳川剧团。有的时候也能看到他们的动态。是不是觉得我身边朋友都是这一行的,平时聚在一起还要唱戏?哈哈,其实不是哦,我们工作和生活会完全分开。我们除了演出的时候该玩的也玩。该玩的密室桌游也玩。女孩子该逛街的逛街,我们男孩子可能也会聚餐唱歌,蹦迪之类的。我们还是玩的比较年轻化的。


所以说,川剧也真的没有大家想象的距离那么遥远。请大家稳住心,把心静下来。去好好的体验一下川剧的魅力。其中的酸甜苦辣咸。人生百事。看一台戏可以看尽一个人的一生。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