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9年至今的中国大学一直积压失业,该考虑培养就业能力了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因普及把知识融于实践中去教成学生身上应用能力的素质教育,有八九成的人为知识应用人才,能把八九成的事情做得有一定的知识、科技含量;最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因仅约一成人在素质教育读书、九成人当文盲,相当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约有一成知识应用人才,能把一成工作做得有一定的知识科技含量。 中国1999年开始高校扩招,把从只少数人直接读书成管理人才的精英教育,一下子变成全民读书都先从基础劳动做起、再只从出类拔萃者中提拔管理人才的全民教育。但全民至今仍为精英教育思想,结果导致:都读书,都不做基础劳动,必然全民失业。 当今中国教育已让全民普遍连文盲都不如,还不如封建初期的春秋战国。当今中国,约九成工作,是文盲都能做,两三天就学会,两三个月就熟练了就再也提高不了才相当于文盲人才,说明我国约九成劳力人口为连文盲人才都不如。因此,社会用人单位往往直接对大学生就业设置工作经验的文盲门坎:说明中国大学等于零,说明中国教育等于零。因为,中国一直在搞只知识不实践的应试教育,违反教育法第五条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直接原因是中国教师普遍不合格。当今中国大学教师中,百分之一为老板型导师,有应用能力,为知识人才;一成在社会上兼职实务工作,不带学生去实习自己的工作,近文盲人才;其余都离开教育就无能社会工作,为书呆子。这样的大学教出的学生理所当然大学毕业就失业,考研缓三年失业,考博缓六年失业。为掩饰大学书呆子本性,就把大学生被就业,让考研、科研助理等都被就业,不管学生、家长是否认为就业了。 国家做法,是积压失业,短期还行。但已经积压二十多年,直接造成当今中国年轻人支撑不起自己、支撑不起国家。 从长远看,应根本解决大学生的社会就业能力才行。四句话保证成绩学历文凭含金量十足:一把每门中小学课程的每单元各教成一项能说出道理的实际生活能力,二把每门本科生课程各教成一门有理论指导的社会工作能力,三把每门研究生课程各教成一门社会实务问题研究能力,四把每项科研成果及时转化成社会现实创新力。三根法保证学以致用:课堂教学,只用一次课约半小时,把根本知识融入根本实践,教成学生的根本应用能力;课后,指导学生自主完成一个实践的几种不同情况或几个不同实践,形成实际应用能力。 忠言逆耳负情商:杨贵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