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392|评论: 4

[转帖] 全国农村彩礼比较:云贵川渝是清流,鲁豫皖陕甘宁晋赣老父亲担子最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21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要点:

  1云贵川渝西南一带农村,可谓全国婚姻市场上的一股清流,年轻人自由恋爱普遍,婚恋仪式灵活,婚姻成本弹性空间大,零彩礼也不在少数,关键靠适婚青年男女情投意合,根本在于基于适婚人口结构均衡背景下子代主导的全国性婚姻市场。

  2山西晋南农村一位老父亲62岁,家中三个儿子,老二还没成家,老父亲目前仍然在本地做建筑小工,每天300元日结,有活就一天也不敢停下来。每年收入3万左右。儿子要结婚,婚姻负担压死人,根本就不敢停下来。

  3从各地调研观察来看,当前农民家庭面临子代婚配危机时,往往通过跨区域引进外来媳妇或在本地婚姻市场上找二婚、甚至多婚女性来解决人生任务危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3-7-21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两篇分析了农村为何有男青年娶不到媳妇以及高价彩礼产生的原因,这篇我们继续讨论不同地区农村对待婚姻负担的态度。

  一、面对婚姻,不同农村态度不一样

  当前,云贵川渝西南一带农村,可谓全国婚姻市场上的一股清流,年轻人自由恋爱普遍,婚恋仪式灵活,婚姻成本弹性空间大,零彩礼也不在少数,关键靠适婚青年男女情投意合,根本在于子代主导的全国性婚姻市场。

  为什么呢?

  一是当地社会文化氛围自由宽松,代际责任有限,多认为结婚首先是子女自身的人生大事,给予了子女充分的自主择偶空间,父代介入有限。在父代介入有限的情况下,当地自由恋爱普遍,婚恋模式转型彻底,既然是子代主导,婚姻仪式往往比较灵活简约,婚姻成本比较低,关键是年轻人婚前情投意合、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因此,高额彩礼,较少发生在云贵川渝地区农村。

  相比之下,高额彩礼常见于鲁豫皖、陕甘宁、江西等广大传统农区。起点在于传统男孩偏好和女性外流所导致的适婚人口结构失衡。在适婚人口结构失衡的大背景下,不论是当地婚姻缔结路径是自由恋爱,还是相亲介绍,基于代际责任的驱动,父代均具有较强的介入意愿和社会文化基础,父代主导的本地婚姻市场比较突出。

  既然是父代主导,即使是通过自由恋爱认识,往往也需要按照父代主导的地方性婚姻仪式流程、标准要求来。既然是父代主导,往往演变成基于家庭支付能力的本地婚姻市场竞争。这种情况下,家庭条件较差的贫弱家庭,往往处于本地婚姻市场上的绝对洼地,其中的适婚男性几乎不可能在本地婚姻市场上找到合适对象,进而多沦为大龄未婚男性,甚至直接被打上“光棍”的标签。

  在父代主导、基于家庭支付能力的本地婚姻市场竞争中,适婚人口结构越失衡,彩礼等婚姻成本上涨越快,家庭经济条件越差、男方兄弟越多,女性要价往往也越高。更值得关注的是,不论是基于女方要价,还是男方婚备竞争,不少家庭都有可能参与推动的婚姻成本抬升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因此,鲁豫皖、陕甘宁等传统农区农民家庭中的中年父母,子代婚姻负担往往最为沉重。这一沉重的局面,始于父代人生任务驱动下的代际责任,分别影响了基于生育偏好的适婚人口结构和基于家庭支付能力的婚姻市场竞争,持续抬升当地家庭婚姻成本,并最终由父代默默承受,不是地方也多在婚前约定好婚姻借债“父债子不还”。
1000

  给大家分享一个调研案例:

  坐标晋南农村,当地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其中一位农民家庭非常具有典型性:今年老父亲62岁,家中三个儿子,老二还没成家,目前仍然在本地做建筑小工,每天300元日结,有活就一天也不敢停下来。每年收入3万左右。每年开支:自己一个人,每月100元电费,100元手机费,外加500元烟钱,其他不算,一个月一个人净开支700元,每年8000多元开支,外加人情往来、家里日常开支,一年到头剩不了几个钱。目前还有儿子要结婚,婚姻成本压死人,根本就不敢停下来。

  为什么不敢停下来呢?当地目前结婚彩礼16.8万、18.8万,外加进城买房的首付和小汽车成本,外加三金四银等其他仪式性成本,一个儿子结婚成本在70万以上。当地有“一个儿子100万,两个儿子怎么办”或“两个儿子哭一场”的说法。日益上涨的婚姻成本,成为当前当地农民家庭面临的沉重家庭负担。

  怎么办呢?接近晚年的中年人不得不外出务工或在本地打零工,或者艰难地为儿子结婚积攒结婚资本,或者努力偿还儿子结婚落下的饥荒(外债)。面对沉重的婚姻负担,当地中年人负债现象比较突出,60多岁仍在打工的大龄中年人非常普遍。

  中年人打工,留守在村的老年父母养老需求往往难以兼顾,养老,还是养小,成为不少农民家庭中年父母的普遍道德困境。为了下一代,中年父母外出打工,家庭养老功能进一步弱化,老人养老、尤其是高龄失能老人如何得到妥善照料,成为摆在当前农村地区农民家庭的普遍难题。

 楼主| 发表于 2023-7-21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娶不到媳妇怎么办?外来媳妇和再婚市场

  从各地调研观察来看,当前农民家庭面临子代婚配危机时,往往通过跨区域引进外来媳妇或在本地婚姻市场上找二婚、甚至多婚女性来解决人生任务危机。

  但众所周知,在本地婚姻市场竞争中失败的适婚男性及其家庭,外来媳妇的到来,很可能很快就“跑”掉,并不长久,更何况还有很多骗婚的案例时常发生;再婚市场上的女性,在山西、陕西一带农村,要价成本几乎等同于初婚成本,对当地农民家庭仍然是沉重负担,关键是很难解决绝大多数适婚农民家庭普遍的婚恋困境。

  基于此,笔者认为,当前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农民家庭面临的真正婚恋难题是——农民家庭婚姻负担沉重与大龄未婚男性“剩男”风险并存。而这一问题,恐怕很难通过中央出台移风易俗的相关文件来得以解决,甚至谈不上缓解。

  为什么呢?因为当地适婚人口结构失衡的形势已成定局,依托于深厚婚恋传统的当地父代主导的本地婚姻市场竞争格局难以逆转,贫弱家庭中的适婚男性选择空间极其逼仄,尤其是在婚恋模式向自由恋爱转型的当下,在本地婚姻市场上遭遇难题,到全国婚姻市场上去也很难解决这一普遍困境。

  因此,如何关照并引导这一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积极追求基于个体价值追求的现代美好生活,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发表于 2023-7-21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不少家庭是给与不给、给多给少都自由。

发表于 2023-7-21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这边是不重li礼金。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