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79|评论: 0

[原创] 丁冬应为叮咚——一下至六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27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明
    我出书《长河浪花——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指瑕网文选(再版)》(非正式出版)了,这是指瑕一事的回顾,总结,它可算是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发展史的长河中的一朵小浪花。现拟上传其中若干篇,本文是上传的第五篇——《丁冬应为叮咚》。

丁冬应为叮咚——一下至六上

别字15-13)
    本文所议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使用拟声词“丁冬”、“丁当”、“冬”之瑕,从一年级下册到六年级上册,共155、6、7一课文中只算差错处数1——差错个数1

    例1.冰雪融化  泉水丁冬(2001—2015学年一年级下册1页)
    例2.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2002—2016学年二年级下册3页)
    例3.……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丁——冬——丁——冬……(2006—2018学年六年级上册6页)

浅析
    教材中“丁冬”似错用了,“丁当”与“冬”如


    一、“丁冬”与“叮咚”


    (一)“丁冬”是辞书认定的非推荐词形。
    2001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提出使用推荐词形的要求。
    虽然“丁冬”并非《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认定之非推荐词形,但却是辞书认定的非推荐词形,这代表语文学界的共识。作为教材,应顺潮流而非逆潮流
    辞书以自己认定的推荐词形立目并做注解,注解后有些加“写作某”或“同某”等。非推荐词形如果出条,不做注解而只注同推荐词(例句略)。换言之,辞书以厚此薄彼的方式呈现它认定的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厚,注解;薄,不做注解。

    1.2011年版《汉语大词典》——
    1.1 【叮咚】象声词。形容金属、玉石等撞击的声音。(第三30页)
    1.2 【丁冬】象声词。(第一143页)
    1.3 【丁象声词。(第一卷144页)

    2.2014年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2.1 【叮咚】拟声。模拟金属、玉石等碰撞或水滴落的声音。(310页)
    2.2 【丁冬】现在一般写作“叮咚”。(310页)

    3.201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
    3.1 【叮咚】拟声。形容玉石、金属等撞击或水滴落下的声音。(304页)
    3.2 【丁冬】同“叮咚”。(304页)

    4.2020年版《辞海》——
    【丁亦作“丁冬”。今多作“叮咚”。拟声。(900页)

    5.2002年版《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
    叮咚——丁冬、丁东
    拟声。形容玉石、金属器物等撞击或泉水等的声音。
    词频统计:叮咚18,其他为0。
    三者为全等异形词。拟声词形体多异,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叮咚”为推荐词形。(126页)

    《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是异形词的专著,主编是李行健先生《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的主要起草人
    (类似差错还有84—11)。

    例4.溪水唱起了歌儿——丁冬,丁冬,……(二上166页)
    例5.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二下19页)
    例6.丁冬,丁冬,欢快的泉水弹着琴下山去。(二下21页)
    7.丁冬,丁冬……(二下21页)
    例8.……丁丁冬冬响成一片。(二下33页)
    例9.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四上19页)    例10.追寻你,延河丁冬的流水,……(四上160页)
    例11.……泉里就发出丁丁冬冬的响声,……(五上17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范例。

    写溪水,“碧清的水流撞在岩石上,发出铃铛摇动般的脆响。叮咚叮咚……大自然乐器奏出的音乐,在幽静的山谷里回旋飘荡。”(2017学年三年级下册16页)

    同一版本的教材中,“丁冬”与“叮咚”不可共存。应使用“叮咚”而非“丁冬”。
    (拟声词特点之一。
    拟声词多以“口”字作偏旁——“口”为发声器官——叮咚就是丁冬加上“口”字旁。
    如人教版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55页起:

    嗡嗡嗡嗡说话;哗啦哗啦翻课本;门吱扭响了;吧嗒吧嗒抽着;门哐啷响了;咕咚咕咚有人跑;窗户纸哗啦哗啦响;唔哩哇啦地叫;咔啦一声枪栓响;子弹向他头上嗖嗖地飞来;嘟嘟囔囔地说;嗖地抽出刀来;唧唧咕咕说了;嗡嗡地叫;嗷嗷地叫;呜呜地哭了;哗哗地向下流去。

    二、丁当与叮当,冬与咚

    (一)“丁当”应为“叮当”。
    1.教材之“丁当”、“丁丁当当”312—14)。
  
    例12.每天放学回家,牛顿就钻进屋子丁丁当当地忙个不停。(三上135页)
    例13.这时,人们丁丁当当地敲响了铁碗铜盆,……(六下86页)
    例14.沉重的铁镣,撞击得丁当作响,……(六下158页)

    2.辞书之“丁当”与“叮当”(例句略)。

    2.1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310页——
    【丁当】现在一般写作“叮当”。
    【叮当】拟声。模拟金属、瓷器、玉石等碰撞的声音。

    2.2 《现代汉语词典》304页——
    【丁当】同“叮当”。
    【叮当】拟声。形容金属、瓷器、玉饰等撞击的声音。也作丁当、玎珰。

    2.3 《辞海》904页——
    【玎珰】今多作“叮当”。拟声。

    2.4 《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126页——
    叮当——丁当、玎珰    词频统计:叮当125,丁当29,玎珰0。    三者为全等异形词。“玎珰”是古汉语词形,现已不用。“叮当”通用性强,宜作为推荐词形。

    (二)“冬”应为“咚”115)。
    1.教材之“冬”。

    例15.……象牙掘土的冬冬声越来越稀,长鼻抛土的节奏也越来越慢。(六上125页)
   
    2.辞书之“冬”与“咚”(例句略)

    2.1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317页起——
    【冬2】同“咚”。现在一般写作“咚”。
    【咚】拟声。模拟重物落下或击鼓、敲门等的声音。

    2.2 《现代汉语词典》311页起——
    【冬2】同“咚”。
    【咚】拟声。形容敲鼓或敲门等的声音。

    2.3 《辞海》933页起——
    【冬2】亦作“咚”。拟声。
    【咚】拟声。形容敲门、打鼓、重物落地等的声音。  

    笔者于2008学年起对非推荐词形“丁冬”等提出质疑。

    三、订正之例

    原文,人教版2015学年一年级下册《识字一》,1页:

    冰雪融化  泉水丁冬

    订正,部编版2016学年一年级下册同文——“丁冬”改为“叮咚”:

    冰雪融化  泉水叮咚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