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京地铁,人人有座。”网友钟兰安图
“今日北京地铁,人人有座。”有网友晒出了早高峰时段的地铁照片,人流量明显比往常少了许多,许多人都接到了居家办公的通知。
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北上,自7月29日开始,京津冀地区的降雨已经下了三天两夜并且还将持续。截至30日下午,河北局地降雨量已达特大暴雨量级。7月31日,中央气象台维持最高级别暴雨红色预警。
7月29日20点开始,北京市门头沟区连续遭遇强降雨。截至目前,全区平均降雨320.8毫米,有11站点超过400毫米,有2个站点超过500毫米,最大妙峰山高山玫瑰园站580.9毫米。
京津冀各地全力应对此轮极端强降雨。7月29日,北京市发布防汛红色(一级)预警响应,提醒广大市民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岗位不安排到岗,并关闭景区。此外,河北、天津也都采取了关闭所有景区等措施。
局地过程累计降雨量已近1000毫米
京津冀地区的此轮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7月29日以来河北中南部和东部、北京大部、天津山西中东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及半岛北部等地出现了大到暴雨。北京中南部、河北中南部和东北部、河南北部、山西东部、山东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大暴雨。
河北中南部、北京西南部、河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特大暴雨,过程累计降雨量250至998.1毫米,大部地区最大小时雨强20至50毫米,局地超过80毫米。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介绍说,由于京津冀地区处于“杜苏芮”残余环流北侧和东北侧,而在华北的东部有一个副热带高压,西部也有高压脊东移。两边的高压打通,在华北北部形成一个高压坝,这使得“杜苏芮”环流继续北上的速度减缓,在华北到黄淮一带持续时间增长,增加累积雨量。
另一方面,由于“杜苏芮”本身携带了大量的水汽,而它的东侧为副热带高压,二者之间存在强的气压梯度会导致京津冀地区的东风和东南风显著增强,而此时正好在西太平洋上有一个台风“卡努”,强的东南风会将远距离“卡努”附近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北平原上来,所以水汽条件非常充沛。此外,携带水汽的东风和东南风受京津冀西边的太行山脉的阻挡,水汽也会集中在山前。
“也就是说,长时间持续充沛的水汽输送,加上地形的增幅,从而造成了此次京津冀地区极端的降水。”方翀说。
据气象部门统计,从7月29日20时至30日14时,北京地区全市平均降雨量62.9毫米,城区平均70.7毫米,均已达到暴雨量级;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房山三流水,为194.6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出现在顺义北石槽,30日6时至7时降雨量41.7毫米。从降雨量来看,截至目前这轮降雨已经超过今年7月20日至22日的主汛期首场暴雨。
多地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
暴雨持续了三天两夜,北京城区河道内的水位持续上涨,部分地段出现积水。
北京市气象台2023年7月31日10时00分发布分区域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7月31日10时至8月1日08时,门头沟、延庆、昌平、房山、海淀、丰台、石景山、怀柔、密云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150毫米),个别点特大暴雨(250毫米)。预计,平谷、顺义、朝阳、东城、西城、大兴、通州有暴雨(70-120毫米),局地大暴雨(150毫米),降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7月30日09时,北京市丰台区气象局工作人员刘海悦、宋甫、吴必坚等人赴丰台区体育中心自动气象站巡检气象监测设备,确保各项数据正常刘海悦摄
此前在7月29日17时30分,北京市防汛指挥部已启动全市防汛红色(一级)预警响应,发布9条应对全市防汛红色(一级)预警措施,包括:企事业单位,除保障城市运行、民生服务等外,非必要不要求员工到岗上班;广大市民非必要不外出。遇有积水路段,请勿涉水行车;不要在低洼路段和区域停放车辆。半地下室居住人员要密切关注降雨内涝风险,及时避险,遇有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110或119;学校停止全部线下教学活动和野外教学活动,培训机构停止全部线下培训活动,妥善安置、安全转移相应滞留人员等。
7月30日,根据河北省气象台最新发布的天气预报和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结合河北省降雨实况,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决定于8时升级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响应至Ⅰ级。目前,石家庄、邢台、邯郸已经出现100毫米以上的降雨,个别站点已超400毫米,且强降雨天气还将持续,暴雨灾害风险极高,灾害防御形势严峻。相关地区和单位要进一步加强灾害防御工作,全力以赴做好暴雨天气的防范应对。
此外,7月30日,天津市防办也对外发布消息,按照《天津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天津市防办经综合会商研判,决定于7月30日0时30分将市防洪Ⅳ级应急响应升级为市防洪Ⅲ级应急响应。